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来源: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1-07 17:14 【字体: 】 浏览量:-



  2024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百千万工程”和“营商环境年”建设,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奋力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党的领导和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及涉企“三乱两多”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获评五星所1个、四星所2个、三星所6个。阳江市市场监管局荣获“2023年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先进集体”“阳江市水上安全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市系统1人通过“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公示。



  (二)实施“营商优化工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建设阳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台,可实现覆盖15个业务部门的46个服务事项“证照联办”。在全市餐饮服务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环节试行告知承诺制,办证时间从法定时限20日压减至1日内。在阳东区、阳西县试点开展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直营店“守信快批”主题审批服务工作,将企业证后核查次数从3次减至1次。出台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落实“个转企”奖补措施,开展第三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1-11月,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40512户,同比增长5.46%,其中新登记企业12187户,同比增长26.08%;新增“个转企”328户,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14户。


  (三)实施“监管增效工程”,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创新“信用+监管”模式,实现全市5万多户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1-10月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96686条;1-11月,完成信用修复经营主体7587户,同比增长24.79%,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营主体6161户,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712户、虚假登记经营主体2029户。建立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三书一函”等制度,预防和纠正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全市审查增量政策措施文件20份,抽查督促4份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按程序修订或废止。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1-11月全市办结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2宗,罚款170.425万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阳江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1-11月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23宗,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27宗。印发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通用版),督促企业合规守法经营。1-11月全市系统办结案件1478宗,罚没1104.06万元。

  (四)实施“赋能提质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开展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培训推广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完成广东省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我市五金刀剪产业链入选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1-11月全市新增103位首席质量官。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2项、市级地方标准1项,2家企业获省市场监管局“标准领军企业”牌匾。修订《阳江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2个,1-10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212件,同比增长39.47%,全市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9.99亿元,同比增长634.74%。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布局实现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建成1个省级、3个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和7个商标品牌指导站。阳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3个,2家企业获得“粤创赛”地理标志组银奖,1家企业获得商标组金奖和最具投资价值奖。

  (五)实施“安全守护工程”,市场安全稳定态势持续向好。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校园食品安全等系列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全市3926名包保干部对34825家企业分层分级开展督导。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监管风险分级完成率99.89%。全市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在阳西县试点开展我市校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查”线上执法直播活动12期,网络点击量合计超74.3万人次。建成9个特殊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站点和1个省级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化妆品强企提质三年行动、医疗器械严管提质三年行动,推行医疗器械经营分级监管。2023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获省药监局通报表扬。加强锅炉、电梯、城镇燃气、大型游乐设施、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治理,对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消防器材、燃气用具等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查,1-11月,抽查特种设备2521台(套),发现、消除安全隐患909项;抽查工业产品221款,查办产品质量案件102宗。

  (六)实施“消费保障工程”,市民群众消费信心有效提振。开展2024年放心消费行动,在阳西县沙扒镇启用电子秤智能计量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商品价格监测监管,扎实开展民生涉企价费专项治理、粮食市场秩序、“缺斤短两”、打击使用作弊加油机、“特供酒”清源打链、市场监管领域旅游经营环境、“铁拳行动”等专项整治和行动。1-11月,查处涉民生领域案件1389宗,监测网络经营主体1453户次,查处涉网类案件44宗;快检食用农产品153954批次,合格率98.55%,处理快检不合格产品1683.72公斤;开展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3987台(件),免收计量检定费1154.09万元;全市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314家;办理消费投诉举报23607件,按时办结率超过99.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0.13万元。

  二、2024年工作亮点

  (一)阳江市实施“一照通行”改革,跑出企业开办“加速度”。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上线运行阳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台,实现覆盖15个业务部门的46个服务事项“证照联办”。

  (二)阳西县建立智能计量监管平台,打造“诚信沙扒”旅游新名片。阳西县沙扒镇将诚信计量理念融入集贸市场、旅游市场日常监管中,通过建立智能计量监管平台,以科技手段解决“鬼秤”问题。

  (三)阳江市市场监管局创新AI智慧监管,为校园食品安全筑牢“智能”防线。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全覆盖、全过程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充分拓展“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场景,采用AI智能巡查监管方式,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后厨摄像头的视频监控信息进行24小时在线采集分析,开通纪委、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和家委会实时查看学校食堂视频数据图像权限,可全方位监测并推送违规行为信息给监管人员及管理者,实现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远程监管、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信息化管理,确保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解决了传统“明厨亮灶”监管无闭环的痛点,为校园餐安全筑牢“智能”防线。

  (四)阳江市连续两年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了2023年地级以上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结果,我市再次荣获“优秀”等级。

  (五)阳江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做好撤销虚假登记,净化市场环境。针对去年我市部分经办人涉嫌利用网上登记智能审批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机制,在全市辖区内大量办理虚假营业执照,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情况,阳江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行动,大力推进虚假登记经营主体核查清理工作,并将其作为提升年报率有力抓手,对2029户利用虚假地址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主体进行撤销,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助力经营主体提质工作。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加大阳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探索建立覆盖所有经营主体的强制退出和简易退出机制;加快推进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等重点事项;开展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查三用”;做好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加强涉企乱收费治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支持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能力建设,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等公益性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抓好市场监管服务“百千万工程”工作。深化农贸市场提升行动,努力打造一批文明农贸市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广告助农、助品、助产活动,支持地方特色产品、农文旅等项目的广告宣传推广;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推动“质量认证下乡”,实施“粤食优企”提质行动,深化农村食品经营规范化建设;强化地理标志产品赋能产业发展,持续培育推进“程村蚝”地理标志特色镇、“春砂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争创“上洋西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服务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支持引导我市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百千万工程”领域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强化局镇共建和对口帮扶,充分发挥广告、知识产权、认证、检验检测、标准、质量等市场监管领域职能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阳春市陂面镇乡村全面振兴。

  (三)抓好智慧市场监管赋能提质工作。深化省市场监管融合监管通在阳江的试点推广工作,大力推广基层融合监管应用。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积极谋划建设“阳江市智慧市场监管”平台,采用“1+3+N”模式,建设1个数智监管大数据专区,建设全领域一体化监管平台、智慧监管可视化调度中心以及统一基础服务平台等3大支撑能力,打造N个特色监管业务专题板块,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信用监管、产品质量、认证认可、计量等市场监管领域资源数据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提升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效能。

  (四)抓好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工作。优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持续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加强广东省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能力建设,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升级。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打造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到2025年底,力争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全覆盖。推进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对标达标活动。推动我市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引导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更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湾区标准”,强化标准宣贯,形成良性循环。

  (五)抓好市场监管领域“四大安全”工作。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5年拟开展不少于17043批次食品安全抽检,全市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6.5批次;筑牢药品安全底线,持续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深化医疗器械严管提质三年行动,2025年实现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5%,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产品质量“十百千”整治提升行动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强城镇燃气、电梯、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锅炉等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督促运营使用单位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六)抓好队伍建设和基层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排查整治行风突出问题,纵深推进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一体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涉企“三乱两多”问题专项整治。高标准组织实施好市场监管领域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全面推进全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