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四个举措”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来源:本网 时间:2024-06-06 18:25 【字体: 】 浏览量:-

近年来,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增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责任担当,不断拉长短板补弱项,综合治理优环境,努力写好阳江乡村振兴的生态篇章。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情况考核中获得牵头部门的第二名,综合评价等次为“优秀”。

指导编制县域专项规划,构建乡村生态振兴体系。印发实施《阳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专项组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印发县域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规划,指导畜牧大县阳春市、阳东区编制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的总目标,并明确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实施重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统筹发展。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夯实乡村生态振兴基础。成立阳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工作专班,建立起市—县—镇上下联动、领导有力、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实施“一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每年一考评”,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协调联动。加强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环保基金会等技术单位的合作交流,结合“送百门环保治理培训课到百县千镇”活动开展技术帮扶,助力基层干部掌握农污治理专业知识和技术,确保农污治理各项工作稳步高效推进。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思路,精心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点示范点,县镇村三级农污治理示范试点逐步提质增量。阳西县采用PPP模式将部分镇100多条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整县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做到了以镇带村;阳春市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光伏发电产业关联一体化项目,探索以EOD模式为农污治理提供可持续资金来源;阳西县、阳东区也在市内率先实施第三方运维模式。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8088条自然村已完成治理61667条,治理率为76.25%。

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行动。提前谋划,统筹推进,建立黑臭水体排查机制,形成动态排查监管清单。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及村基层组织作用,全面识别排查辖区范围内农村黑臭水体,优先排查涉及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范围,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河塘沟渠等农村黑臭水体。实施每月定期调度,开展实地调研督导,压实属地责任,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22年顺利完成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3年7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已完成整治6条,1重新列为2024年整治任务

加强乡村生态文明教育,引领乡村生态振兴新风。开展生态环境“五进”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派发宣传资料、上环保科普科等形式,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送入乡村学校、送入乡村百姓家,普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让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倡导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下一步,阳江生态环境局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宜业,抓好乡村生态振兴,努力描实生态宜居本色,绘浓绿水青山底色。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