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注重单一市场转向内外兼顾
2008年开始的那场金融危机,给面向国外市场为主、立足于“薄利多销”的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时隔两年,企业积极谋变的效果如何?记者昨日从刀博会获悉,在经历探索和尝试阶段后,阳江刀剪已经初步形成了内外兼顾的多元化销售渠道,而且企业也由最初的被动求变变成了主动出击。
鸿丰实业有限公司是刀博会的“常客”,今年的展位一如既往地设在刀具城展馆中心两旁最显眼的特装展区,公司董事长陈世添正在忙着接待宾客。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公司来的客商添了许多新面孔,陈世添告诉记者,这些大都是国内的买家。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来袭,90%产品依靠外销的鸿丰刀剪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面对危机,鸿丰积极应变,重组市场,组织最优秀的人力走访全国,培养了22个省级批发商。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完善市场战略,与沃尔玛、万佳等商家联系,进驻卖场。到目前,公司产品内外销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1:9变成了5:5,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初步形成,抵御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刚开始我们是为应对危机而被动开拓国内市场,但经过一段时间经营后,我们发现内销比外销更有优势。”陈世添解释,一方面内销的利润比外销要高,更主要的是,内销的门槛比外销低。目前欧盟市场对我们的产品屡设技术壁垒,尽管我们产品的材料、工艺都在不断完善,但永远都有相应的新壁垒在不断提高我们进驻国外市场的门槛。国内市场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为此,陈世添建议我市的中小企业,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的开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鸿丰公司这样走销售多元化道路在我市刀剪企业当中并不是独例。伟艺抛磨材料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立足阳江本地市场,危机来临后,该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市场,2009年即迎来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转折,阳江之外的市场份额超越阳江本地的辉煌业绩,并成为年产值近亿元的全国尼龙轮龙头企业。十八子集团公司危机之前也一直走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销售路线。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十八子坚定了内外销兼顾的想法。“早两年,我们就看好了东盟市场,但由于经济不景气,当地居民消费能力较弱。现在经济条件好转,我们也有信心进军这个市场了。”李积回说,为开拓东盟市场,十八子多次派出考察团,并积极参加当地的展销会,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后,十八子决定在当地设立代理商、专卖店,培育大型采购商,一改以往民间采购活跃、综合采购较弱的局面。李积回还告诉记者,他们将结合东盟的饮食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当地居民的刀具产品。
“过多的企业进驻国内市场,会不会过早导致市场饱和?”面对记者的提问,陈世添表示,目前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目前国内市场消费的主要是一些实用的刀剪产品,国外市场青睐的礼品式产品,在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开发,如钓鱼刀等,在国内市场基本看不到。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块市场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