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专家学者为阳江刀剪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来源:本站 时间:2013-10-19 10:3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刀剪行业最大的产业链集群地的阳江,受此影响有多大?未来阳江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又将走向何处?昨日,中国刀剪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刀剪行业第十八次信息交流会在我市举行,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同聚阳江,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大势,探讨阳江刀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阳江要打造中国刀剪品牌

 

  “作为中国刀剪的产业基地,阳江刀剪不仅为全国作出了表率,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昨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刀剪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质量协会常驻副会长刘卓慧高度肯定了阳江刀剪行业的发展。

  阳江刀剪,源远流长。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目前,五金刀剪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阳江的支柱产业,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卓慧强调,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阳江刀剪也应逐渐从制造走向创造,打造国际品牌。她说,世界上著名的有“德国刀”、“瑞士刀”,但还没有“中国刀”的说法,阳江刀剪行业最有希望、也最有实力锻造出响亮的中国刀剪品牌。“韩国的LG、现代、三星等企业几乎托起了韩国80%的产业份额,阳江刀剪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刘卓慧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全局,五金刀剪作为阳江的特色产业,它的发展速度和活力,也会直接影响全行业的发展水平。

  刘卓慧指出,近年来,阳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阳江刀剪产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品牌培育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不仅大大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刀剪产业的持续强有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刀剪企业应密切关注出口形势

 

  “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形势都在好转,尽管复苏的脚步还不是那么快。”紧接着刘卓慧发言后,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未来趋势做了展望。

  宋立从当前、中长期两个时间段分析了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他指出,短期内我国GDP增速将逐渐放缓,“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两个周期过渡阶段之间且已经筑底,明后年将‘温和回升’。”宋立分析,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发展推动力减弱了,但新的力尚未形成,因此会出现增速放慢的情况。他说,可喜的是不利因素都已经释放出来了,欧盟、美国等几大经济体的形势也在好转,“未来的整个经济形势将是趋稳、复苏。”

  宋立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将由高速向次高速转型。未来10年将是我国经济最后的高速增长期,也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转型升级是大趋势,劳力密集型时代将会被资本、技术竞争时代替代。”宋立说,经济形势的发展,也为外贸出口依赖不小的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启示。他说:“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屹立不倒,这应是阳江五金刀剪行业时刻深思的论题。”

 

  转型升级须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阳江是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阳江刀剪行业的飞速发展值得我们骄傲。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发展与挑战是同步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和国家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卢华程,对阳江刀剪行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作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积极的建议。

  他们一致认为,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未真正形成、原材料供给缺失是刀剪行业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张东立把外部因素概括为“前仆后追”。他说,我国出口的廉价产品在国外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壁垒政策和外国高档产品的压制,同时,新兴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日益突出,其生产的低档产品日益挤压着我国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份额。为摆脱困境,就必须实现我国刀剪行业的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阳江刀剪也一样要从“阳江制造”变成“阳江创造”。

  为此,张东立建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自主品牌,摆脱“贴牌”的局面,提高创新能力。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也表现在管理、商业模式等系统上的创新。“加强行业的基础建设,不仅要采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法,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要在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成立技术机构,逐渐行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卢华程说。他认为,打造品牌但要切忌制造品牌泡沫,务必保持刀剪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此外,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外贸市场的不景气,我国刀剪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应不断开拓市场,尤其扩大内销市场。

  为确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顺利进行,张东立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机构要不断完善,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同时,卢华程表示,全国刀剪行业信息中心将成立信息通讯站,做好对企业的信息服务。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