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以制度保作风建设成效
在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中,阳西县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并认真执行十项基本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了作风建设的成效。
一、加强指导,措施到位
阳西县就如何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下发了第三阶段工作要点,并专题印发了《关于在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镇各单位加强对建立和落实十项基本制度工作的领导,根据收集梳理制度的情况,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明确十项基本制度建设的目标、内容、分工和时间等具体事项,把制定执行十项基本制度落到实处。如各镇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深入到村委会、镇直单位、人民群众、生产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充分听取相关人员关于建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同时,县直单位把今年定为制度建设年,力促整顿出成效。如县地税局,制定了《阳西县地税系统“制度建设年”实施方案》,为加强十项基本制度建设指导方向。
二、健全制度,落实到位
阳西县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单位在建立十项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执行力度不够,有的内容不够全面。为此,该县整顿办专门制定出十项基本制度参考样本,发到每个单位,要求各镇各单位参照样本,结合实际开展新一轮有效的制度建设。一方面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对没有的制度重新建立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据统计,8至9月间,阳西县整顿办累计出动120多人次,对绝大部分单位进行了一次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改正。目前,该县8个镇、34个窗口单位和党政机关单位都制定了十项基本制度,较好地形成了以制度建设来推进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执行制度,确保成效
建立和健全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阳西县各镇各单位注重通过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大大提高了各镇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很好地提升了各单位各部门的形象,为建设幸福阳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服务中心零投诉。目前,该县共有34个窗口单位,110多名工作人员进驻了县行政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切实做到“四亮”:亮岗位身份、亮工作职责、亮办事程序、亮服务承诺。据了解,广大群众对该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都感到满意,行政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至今未接到任何投诉。第二,部门形象进一步改善。通过落实整改、建章立制,很好地对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纪律教育,个别单位人员纪律不严、自我要求不高的问题得到克服,迟到早退、消极怠工的现象得到抑制,干部职工对组织纪律有了新的认识,对外形象不断提升。第三,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在活动中,该县大部分单位都能根据自身的职能要求,将对外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以及服务标准等事项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并在承诺的时限内,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及日常政务活动,办结或予以答复。能够提前办结的必须提前,对紧急事项要特事特办,随到随办。没有明确办结时限的,都合理确定了标准时限。例如,今年8月,中航粤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到该县工商局办理设立登记,因特殊情况希望即时办理,该窗口工作人员急企业所急,从受理到办理完毕只花了十五分钟,使该企业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县环保局在8月开展了以“环保为民,幸福你我”为主题的环保大接访活动,现场受理环境污染投诉6起,并进行了及时处理和答复,进一步推动该县环保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县残联专门组织了一支办理残疾人证工作队,奔赴全县8个镇现场为残疾人开展便民办证服务,为出行不易的残疾人解决了一大难题,此举广受基层残疾人好评;县人民法院今年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上诉发改率、生效案件发改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再审申请率、信访投诉率、调解撤诉率等十多个指标高居全市各个基层法院的首位;县海洋与渔业局做到渔业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和渔船年审办证服务到第一线,现场为渔民办证57宗,组织专家28人次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培训养殖户556人次,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通过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全县干部职工队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兴起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争先创优热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