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摇不懈怠 在整顿机关作风中锻造红十字会的品牌声誉
今年以来,受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费”、“郭美美微博炫富”等事件的影响,全国红十字会系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由此演变成为对整个红十字系统的严重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市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以市委、市政府整顿机关作风为契机,从外地红十字会不良表现中认真吸取深刻教训,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摆存在问题,边查边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动摇,不懈怠”。今年上半年,“三救”(救灾、救助、救护)和“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 以严肃态度开展作风建设
(一)加强学习筑防线。市委书记林少春同志要求全市机关干部要回答八个问题,查摆八方面的问题,非常符合我会实际。反思各地红十字会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源头上还是学习不够,思想防线不牢。实事求是讲,我会也存在同样的苗头。特别是这几年,接连经历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以救灾为理由,忽略了政治学习和思想建设,虽然在市分管领导的严格管理中没出现什么问题,但思想不牢,隐患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一方面及时通报近段时间红十字系统出现的负面事件及传达全国红十字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使大家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另一方面在整顿作风中加大学习力度,坚持会机关工作人员每周一次、志愿者骨干每月一次、全市红十字系统每季度一次的学习、交流、研讨及工作布置会。
(二)强化制度建设补漏洞。在沉痛反思外地红十字会的教训时,我会清醒地认识到,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制度不落实是重要原因,必须从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的角度,加强制度建设。我们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了《阳江市红十字会理事会会议制度》、《阳江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管理制度》、《阳江市红十字会来信来访工作制度》、《阳江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管理细则》、《阳江市红十字募捐箱管理细则》、《阳江市红十字会“重大疾病求助”项目实施细则》、《阳江市红十字会博爱助学项目实施细则》、《阳江市红十字会会费收缴和管理办法》等17项工作管理制度,并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骨干认真学习,对照制度进行工作整改,使制度变成大家的行为准则。
(三)提速信息促公开。透明度就是公信力,公信力就是生命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市红十字会独立设置以来,十分重视捐赠款物的管理工作,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型募捐活动结束后,及时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其他救灾救助款物收支情况也在每年的理事会印发、并审议通过。为进一步增加透明度,于今年7月,我们在本会网站上公布了独立设置以来(即2008、2009、2010年度)的救灾救助款物收支情况;今年以来的急难和大病救助信息也已在网站上“实时”公布。现正主动邀请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前三年的款物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争取于今年10月底前公布审计报告,我们有信心接受全社会的严格检验。
二、以更高追求开拓进取
上海卢湾红十字会问题曝光后,作为同行,我们的心情是沉痛的,但我们不气馁,不灰心,而是通过作风建设,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开创社会化开放式工作模式,从原来单一的由下级红十字会上报求助申请,到通过团体会员单位、志愿服务队及媒体报送求助信息,拓宽了特困群众的求助渠道,上半年接到特困群众来信来访180多人(次);二是开创了志愿者结对帮扶和心理辅导,使特困群众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心理上也得到安抚,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三是组建了一支由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博爱助学”项目,老同志们工作认真细致,对资助对象一一调查走访,严格把关,使有限的资金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人;四是创新募捐箱管理,由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熟悉财务工作的志愿服务队来负责红十字募捐箱的设置管理、善款清点、宣传发动、使用监管等。今年上半年募捐箱共募集善款近4万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翻。
三、以更多奉献回报社会
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给我会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面对社会质疑,大家决心以更自觉的行动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多的奉献回报社会,从而在磨难中锻造阳江市红十字会的品牌和声誉。
(一)全心全意投入“三救”。今年6月29日,江城、阳西遭受暴雨灾害期间,及时组织志愿者紧急采购灾民急需物资赶赴安置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灾民心理安抚和慰问工作。及时上报灾情并争取了省红十字会快速下拨200个救灾家庭包,在救灾工作中做到了不缺位。今年3月启动了由17名“人道关爱”志愿者结对17户因艾滋病致贫致孤家庭,经过3个多月的“同伴教育”,志愿者们成为了艾滋病人及其家属的知心朋友。不少关爱对象从原来的厌世和报复社会心理转变为与志愿者一道做“同伴教育”工作。他们的感人事迹曾在今年5月8日的《阳江日报》专题报道。今年6月,红十字扬爱志愿服务队通过网络、QQ群、红十字募捐箱等为阳东大沟陈晶晶姐妹募集善款13万多元,并跟踪做好其医疗救治等后续关爱工作。
今年上半年,通过争取省级彩票公益金资助、上级红十字会支持和社会热心人士捐助等途径,共募集急难和大病救助资金150多万元,救助了急难家庭和大病患者110多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发动群众加入“三献”。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发动工作,今年上半年共有160多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提前半年完成省下达的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任务。至此,我市共有478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共有2名志愿者实现了遗体器官捐献,有4名志愿者登记捐献遗体器官。
(三)稳步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按照市政府去年底印发的《阳江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以公益免费培训为主,有偿培训为辅,积极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工作。上半年共培训救护师45名,红十字急救员500多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3000多人次,为提高我市民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迅速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至目前止,已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37支,其中专业志愿服务队7支,企业志愿服务队28支,社区志愿服务队2支,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近1000人。他们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救护培训、心理援助和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积极参与扶贫济困。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共筹措款物83万多元,与团体会员单位联合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贫困家庭2000多户。争取并落实了澳门、深圳、珠海、江门等地红十字会支持资金135万元,援建阳春湾肚博爱村、阳东雅韶卫生院博爱门诊楼、阳西长岐博爱卫生站、江城随垌博爱卫生站等四个博爱项目。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日”活动,依法有序接收捐款405万元,同时争取省红十字会下拨价值190多万元药品,用于开展扶持贫疾农民活动。
对红十字会来说,今年是非常时期,但市委、市政府仍然赋予重任,把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列为2011年扶贫济困日捐款接收单位;分管市领导经常关心过问并指导我们的工作;市整顿作风办公室积极帮助我们查摆问题,改进工作;社会各界给予了我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宽容厚爱,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并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规范运作、公开透明、严格管理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信力,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只有把困难群众当亲人当朋友来关心和爱护,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重托,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