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整顿机关作风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了整顿机关作风查摆问题阶段活动。通过召开讨论会、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征集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了原因,明确了整改方向,提出了整改措施,并认真予以落实。现将我局剖析材料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征求意见,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37条,其中企业意见和建议5条;干部职工意见和建议9条,主要涉及业务和基础设施方面。我局党组没有停留于这些表象问题,而是深挖思想根源,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剖析,进一步归纳梳理,认为目前我局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服务意识有待深化。大部分同志已经有了服务群众的观念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很好的在平时工作中反映出来,在一些细节方面,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观念方面还有待加强,例如微笑服务、文明用语等等;二是纪律意识有待加强。我局为规范日常工作,加强纪律观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但仍有极少数同志出现迟到早退、不按规定着装、
请示报告不及时的情况;三是协作意识有待提高。当前,有很多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个科室配合完成,而目前我局仍存在着协作意识薄弱,互相推诿,主办科室不愿牵头,配合完成科室敷衍塞责的现象;四是大局意识有待提升。我局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较高,本职工作能够出色完成,但看问题的高度不够,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处理问题,大局观念仍有待加强。 (二)班子自身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班子成员间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二是班子成员之间沟通还不够。班子成员之间研究工作多,思想交流不够,对干部职工的工作要求多,指导少。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常常是谈工作多,深入谈思想的时间少;三是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化,公务接待偶有超标现象。 (三)履行检验检疫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一是对国际形势、外贸形势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做好企业宣传和指导还存在差距;二是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模式与科学高效打通关效率存在差距;三是为地方政府和外贸企业当好参谋的作用还存在差距;四是服务企业的思想、作风、效率与企业对我们渴望与需求还存在差距;五是国家级与食品接触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滞后,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不能全部满足日益增长的检验检疫业务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经局党组认真、反复地剖析思考,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作风还不够端正。工作中、作风上出现的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是思想作风不够端正所带来的。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强,思想上有所松懈,进取意识不够强。没能从换位思考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是归纳于客观原因,不从主观原因上找差距,降低了工作标准和要求,缺乏拼搏奋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造成了工作作风上的不够扎实;二是单位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抓制度落实的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是制定了不少,但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了制度可有可无,作风不实现象时有出现;三是少数人存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工作配合上不够主动,缺乏创先争优的意识;四是对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学习上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深刻地去理解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导致理论水平不高,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意识不强。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日渐淡化。一是工作中注重了强调团结,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够,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看优点多,但是认真的指出对方缺点、帮助对方整改提高不够,甚至看见同事之间的缺点,也碍于情面不指出;二是过于着重业务建设,忽视了干群关系的建设,班子成员
之间、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之间经常只谈工作,交心谈心少了;三是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公务活动中接待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偶有超标准现象,虽然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有时候在思想上错误地认为吃喝是交流感情的手段,廉洁自律不够严格。 (三)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不够透彻。一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对检验监管工作模式创新力度不大,科学高效的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全过程监管链条尚不健全;二是质量分析报告只注重对业务量消长增减及其原因做了一些表面陈述,并没有深入透彻的剖析进出口产品质量变化的内在因素,没有很好地为上级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准确、权威的分析和结论;三是没有充分地发挥好我们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质量体系构建、国际标准采用、技术创新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扶持,服务效果不够明显;四是没有从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存在一定的“坐、等、靠”思想,争取广东局、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基础建设滞后于兄弟单位。 三、整改方向和措施 局党组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认真研究,达成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视问题,认真整改,理清思路,谋求发展,做出实效的共识。提出了如下努力方向和措施:
(一)强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水平建设,力促工作作风的转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带动个人自学,开展读书活动,每年筹集经费向每位干部职工发放660元的购书卡,形成整个单位爱学习、讲学习的气氛,使干部职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一把手上团结和谐的教育课,让“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进一步转变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大力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行风建设,坚持“零投诉、无举报、企业满意”的工作标准,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定期走访执法监督员,继续实施《外勤工作联系单》制度,加强一线岗位监督,防止“吃、拿、卡、要”等不廉洁现象、行为发生,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四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一方面从建章立制入手。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目标,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作出详细的规定,统一运转程序和操作规程;另一方面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入手。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狠抓制度的落实,全面导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人事政工科和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机关作风检查,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大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力促检验检疫科学发展。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破解检验检疫工作难题,结合不同形势的要求,破解服务地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外贸增长方式的难题,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过程监管的难题作;二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决策水平。不断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凡是重大的工作决策、重要人事安排和重大经费支出,都须集体研究决定。决策前,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决策。党组成员之间要坦诚相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于党组工作、其他党组成员的意见,应当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诚恳而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班子良好的形象。强化艰苦奋斗的作风养成,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严格按制度办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以身作则。深入开展党纪、政纪、法纪为主要内容的“三纪”教育,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党内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监管制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强分类管理和合格评定监管制度的建设,制定对235家分类企业制订日常监管检查计划和抽批检验频次,启用《分类管理合格评定结果单》作为实施分类管理合格评定后的放行技术依据,改变以往在出厂检验报告上签署审核意见的做法,提供了检验放行的合法依据,体现检验监管工作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二是完善出口食品、农产品的源头监管机制,大力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出口食品企业按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行生产和管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出口食品、农产品原料质量安全问题;三是实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加强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主动为企业提供相关知识和技术条款咨询,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合理合法地保护自身权益,组织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企业影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针对问题制订有效应对措施;四是在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上寻求新突破。以国家级与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列入阳江市“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和广东局的支持,年内争取土建工程开工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争取编制,加大人才引进的同时不断加大在岗干部职工培养力度,全面推行“质检系统网络培训平台”,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
(四)加大服务力度,给力阳江幸福赶超。按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大服务力度,为阳江幸福赶超做出积极贡献。一是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实行“高效服务”。不断探索“产地检验、口岸出单”出口通关模式和“口岸转检、属地报检”进口通关模式,缩短检验检疫业务通关时限。实施绿色通道制度等高效、便捷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提高检验检疫验放效率;二是扶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支持阳江传统五金刀具产业转型升级,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企业获得出口质量许可证前,设置过渡期,实施三级审批制度,上半年共检验出口陶瓷刀产品373批,货值1278万美元,同比出口量翻番。针对欧盟预警通报个案明显上升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开展《出口意大利刀具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的研究》课题研究,对相关的法规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政府参与WTO工作提供参考。加大对新(扩)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严把图纸审核关,指导企业做好车间布局和加工流程,使之符合安全卫生控制要求,为顺利通过评审打下基础,受理新(扩)建企业图纸审核6家,已经完成2家企业备案注册换证和2家增加品种备案工作,争取年内完成6家;三是支持阳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阳江核电进口大型成套设备检验监管工作。重点对关键和涉及安全、环保等设备或涉及货值较大的大型成套设备和在国内不具备检验条件的设备实施装运前预检验,确保进口设备货物质量,加快通关和检验检疫速度,上半年检验核电设备/货物27批、货值2645万美元,减免收费5.6万元。加快阳江港货物快进快出。实行“5+2”和“白+黑”工作制,坚持节假日和晚上为船舶开展水尺计重业务,加快抽样和制样的速度,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使出入境船舶及时得到装卸,缩短滞港时间,节省企业的成本支出,上半年为阳春新钢铁计量、检验铁矿砂163万吨(其中97万吨为内贸),焦炭25.2万吨,有效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