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机关作风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支队党委本着“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找准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确保查摆剖析深刻准确,扎实组织开展了以“三项活动”为载体的查摆剖析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支队党委充分发扬民主,采取走访、座谈、发放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了基层官兵、社会单位、普通群众、消防廉政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对支队党委班子和消防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消防监督执法、干部人事任免、经费管理使用、物资采购等重点环节,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评估活动;杨海平政委、谭国忠支队长带领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亲自主持查摆剖析报告的起草撰写,先后召开班子成员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讨论和修改分析检查报告。查摆剖析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队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十分重视和狠抓作风建设,以纪律教育学习月、团以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警示教育活动为抓手,坚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特别是今年5月份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以来,支队党委以“集中学习、警示教育、法纪考试、民主生活会”等四项活动为载体,狠抓思想发动、理论武装、活动培育、舆论引导等四个环节,较好地实现了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严纪肃风、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目标要求,总体说来,进一步强化了以下三个意识:
1、进一步强化了理想信念和法纪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必须要首先占领思想阵地。近年来,支队党委坚持狠抓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教育,注重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培育和熏陶,通过及时学习马列主义经典理论和最新成果,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信、真用。通过法纪知识学习和警示教育案例剖析,树立法纪权威,使广大官兵尤其是领导干部心存“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民意,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处处慎权、慎欲、慎微、慎独,自弃谋私之念,自去非份之想,自断违禁之举。通过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和法纪教育,支队连续9年实现“三无”。
2、进一步强化了规范用人和执法意识。规范用人和规范执法是确保部队内部和社会面两个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支队先后开展了干部竞争上岗和“双推双考”工作,支队纪委全程跟踪士官选配等选人用人工作,确保了选人、用人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在规范执法方面,支队大力推进“六个e网”建设,实现执法办案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考评,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制度、提高执法质量;大力加强窗口正规化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着力提高窗口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便民、利民、惠民;并推出“双减半”措施。支队连续多年实现零投诉。
3、进一步强化了纯正工作和生活作风意识。作风是形象,作风是战斗力,作风是保障。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支队党委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不仅将作风建设内容纳入每年开展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也将作风建设纳入督察和考核的范围。整顿机关作风工作开展以来,支队军政主官亲自挂帅,深入机关各部门和基层各单位广泛深入调研,出台了《全市消防部队办公秩序和内务设置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严格奖惩,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同时将不定期巡查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情况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着力破解队伍管理“难在规范,贵在经常”的课题,有力地强化了官兵纯正工作和生活作风意识。
二、当前部队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全国公安消防部队2006年实施“三基”工程建设以来,支队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十分重视和狠抓作风建设,以纪律教育学习月、团以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警示教育活动为抓手,坚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实现了部队管理和社会面的连续9年的“两个稳定”,部队多年实现零投诉,但是对照整顿机关作风的要求,通过全面分析查摆,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在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方面。支队党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体系坚持“真学真用”,理想信念坚定,法纪和大局观念强,但基层一些领导干部还或多或少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法纪观念时强时弱的现象。
2、在消防执法和选人用人方面。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虽然出台了扎实有效的措施,但与上级和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特别是在热情服务上,个别官兵的执法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如查处火灾隐患投诉后向匿名投诉人反馈的效率还有待加强,个别同志按时办结消防业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选人用人方面,虽然支队支队在干部选任、士官选取等工作上积累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模式,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但是在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提炼、修改完善上做得还不够。
3、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在工作作风上,抓决策执行和工作落实有时还存在重决策、轻跟踪问效的现象,对一些非中心工作任务满足于面上部署,忽视实际落实成效;个别领导干部精神不振,工作作风不扎实,抓执行落实的能力不高。在生活作风上,虽然绝大多数官兵都能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但支队官兵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城市之中,手中握有执法权,绝不可忽视社会上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官兵的侵蚀。
三、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和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从客观上看,阳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的一部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各种思潮涌动,环境特别复杂,但从根本上讲,还是没有完完全全将机关作风建设根植于于所有官兵的思想深处,贯穿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方面。对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传统优良作风,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虽有“真学真用”之心,却因为客观上的工学矛盾和主观上的畏难心理而导致学习上的浅尝辄止、望而却步,导致学得不深不透,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在法纪知识学习方面,全体官兵对于新《消防法》等业务方面法律学习得深入、系统,但对于党纪国法方面的学习,个别官兵存在学得不深不透,不能做到常学常新。
2、在消防执法和选人用人方面。在人员少、责任重、压力大这一现实情况下,部分官兵对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新理念认识得还不透彻,逐渐放松了要求,没有把“执法为民”“严格规范”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时时、处处和事事。在选人用人方面,如何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系统,优化“双推双考”等考核选拔机制,将合适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与岗位的最佳结合上下得功夫还不够深,研究得还不透彻。
3、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个别同志对新时期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注重工作效果;有的作风漂浮,满足于面上的部署安排,忽视跟踪问效;有的方法简单,工作标准不高,效率效果不明显;个别单位甚至政令警令不通不畅,工作打折扣、不落实。
四、推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
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支队党委积极应对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的新情况、新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置于全局的中心工作来谋划和推进,推动工作机制在创新中完善,问题难点在改革中破解,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深化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教育,全面筑牢队伍和廉政建设思想防线。支队将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引,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等工作为抓手,坚持党委带一般干部、机关带基层,以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监督执法、人、财、物等敏感岗位为重点,以重温马列经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法纪知识教育和法纪知识考试等方面为突破,狠抓思想发动、理论武装、活动培育、舆论引导等四个环节,积极主动探索建立健全深入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持续深入筑牢官兵的理想信念和法纪观念。
2、强化理论武装和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各级班子建设水平。支队将以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为契机,深入推动作风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和科学决策,密切结合阳江消防发展实际,紧紧围绕部队建设和社会面消防工作大局,坚持学以致用,积极推动活动成果转化为提升部队建设和消防事业发展的举措;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议事决策制度,积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继续发挥廉政监督员作用,不断畅通民主渠道,提高班子科学决策和队伍建设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提高基层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行力。
3、继续贯彻从严治警方针,全面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建立学习教育机制,打牢官兵思想根基;建立健全部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全力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完善典型培树和严格奖惩制度,提升促进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激励水平;建立干部绩效考评工作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按照总队信息化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4、强化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和后勤保障工作,全面提高消防执法服务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规范消防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强化依法服务职能,改进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责任追究,确保执法质量。严格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强化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效益;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官兵工作生活环境。
5、强化廉洁奉公和率先垂范,全面提高各级班子表率力公信力。以学习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各级党委(支部)班子成员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模范示范作用,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执行“五个严禁”、“四个严禁”、“五条禁令”、“监督执法六严禁”等党纪条规,带头做认真学习、潜心思考的表率,做深入调研、勇于创新的表率,做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表率,不断提高各级班子的表率力和公信力。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