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旅游需要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我认为‘南海I号’可充当这个角色,成为引领阳江旅游发展的旗帜。”昨日上午,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海陵岛,参加第四届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论坛暨阳江旅游文化产业高峰会,他们纷纷“抛”出真知灼见,为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打响阳江旅游文化品牌建言献策。
与会的8名专家学者既有来自高校旅游专业的教授,也有来自文艺界的专家,更有研究历史学和旅游规划的学者。会上,他们就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如何塑造、宣传与影响文化旅游品牌,打响阳江旅游文化品牌等问题,从个人研究的领域提出见解,并与其他嘉宾进行探讨。
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王大悟在谈到国内外旅游文化发展最新形态时指出,当代的旅游文化已成为一种泛题性的概念。在融合旅游与文化时,如果不能借助一定的生活载体,旅游文化就可能出现“很有说头、少有看头、没有盼头”的情况。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与旅游结合,弄清彼此的属性关系有助于相互融合。
一些专家学者表示阳江旅游还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小敏指出,阳江旅游应定位为海滨旅游文化产业名城,这是建立在阳江丰富的滨海资源、国内兴起旅游热、休闲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他建议阳江摄制一部大电影,搞一场大型专题演出,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力争成为广东滨海旅游业的龙头。
如何打响旅游文化品牌也是旅游界人士关注的问题。主持高峰会的省文联副主席、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南铁认为,“南海I号”是阳江众多旅游名片中最为出彩的,具有深厚历史和人文底蕴,阳江在对外宣传上应高举这面大旗。广东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与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少辉则认为,蓝代表海,山可理解为绿,阳江山海文化兼优,在打响旅游文化品牌上可推出“蓝绿旅游”的概念。
本次论坛暨高峰会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阳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周乐荣出席了活动。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