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东区:驻塘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发展种养兴产业 打造古荔文化村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子玲 时间:2021-10-30 09:0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在阳东区塘坪镇楼墩村立寨自然村,山林和丘陵包围下,7垄“菜畦”整齐地排列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冯家波用手扒开柔软而湿润的泥土,蚯蚓感受到外界的打扰,蠕动着柔软的身躯回应。再往下扒拉,他找出了若干颗黄绿色绿豆大小的东西告诉记者:“这就是蚯蚓产的卵了,长得真快,10月初投苗的,还不到一个月,已经长出第二代、第三代蚯蚓了。”

  冯家波是驻塘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今年6月底,由广东省民政厅、广东开放大学5位干部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并结合团省委的志愿者、中国农业银行的金融助理、省科技厅的农村科技特派员结队组团陆续来到塘坪镇,迅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生猪养殖是塘坪镇的主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该镇高峰时期一年出栏将近70万头生猪,受猪肉价格影响,今年生猪出栏在20万至40万头之间。

  这一排排“菜畦”地,是工作队从广州从化考察后准备引进的蚯蚓养殖项目,探索利用生猪粪便、秸秆等废弃物,通过蚯蚓过腹处理达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缓解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0月27日,阳东区组织区有关领导、“两委”干部、驻镇帮扶工作队约300人前来塘坪考察蚯蚓养殖项目。冯家波联合广东中施龙泰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蚯蚓养殖的好处:1公斤活体蚯蚓每天可以分解1~3公斤粪便,“蚯蚓过腹粪”进而变成有机肥,市场价格每吨在600至800元之间;活体蚯蚓是很好的钓鱼饵料,市面上1公斤活体蚯蚓可卖25元左右;蚯蚓还是水产、家禽的“食物添加剂”,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他们的分享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也让大家看到了商机。

  荔枝种植也是塘坪镇的主要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约7000亩,其中北甘村有3700亩,“双肩玉荷包”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的品牌,每年荔枝产量约350万公斤。

  北甘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村里树龄在4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就有1000多棵,100年以上的有2000多棵。经测量得知,树龄最老的荔枝树已经有738年了。北甘村成片古树形态优美,长势集中向上,工作队与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规划设计北甘村乡村旅游项目,古树公园马上开工建设——设想把村里鱼塘连片种上荷花,打造古荔文化村和“十里荷花”景观,计划通过古树认养、农家乐、亲子体验、民宿等方式,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打造美丽风光,将北甘村打造成看得见风景、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就如何发展产业,工作队集思广益,调查研究,邀请专家“下乡会诊”。9月28日至29日,工作队邀请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人员来到塘坪调研考察,针对该镇养殖业发展状况给出了建议。10月9日至10日,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宏志教授到塘坪开展义诊,为塘坪镇百姓排忧解难,为中医药种植发展劳心劳力。10月23日至24日,杨宏志教授极力邀请中科院华南林业所教授陈国华调研考察塘坪镇中药种植情况,希望通过大面积种植中药为农民增收。

  此外,工作队协助塘坪镇党委政府向广东开放大学申请设立广东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阳东分院。10月22日,广东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阳东分院揭牌,并举办了第一期塘坪镇乡村振兴培训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全镇乡村振兴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塘坪镇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打下基础。

  工作队驻镇3个月以来,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找准了方向,树立了目标,大家干劲满满。他们表示,将沉下心、俯下身,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迈进。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