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家庭制定不同帮扶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精准帮扶,或转移就业,或指导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从房屋补漏、购置电视机、安装网络细微之处着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下辖8条自然村,共有贫困人口52户94人。近年来,市人民医院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帮助表竹村的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指导贫困户投资,降低风险,实现稳定增收;为特困家庭提供经济帮助;改善表竹小学办学环境……市人民医院以实际行动改变贫困户的生活,用真情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 多措并举,帮扶建设新农村
宽阔平整的村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硬底化道路通向各家各户,道路两旁种植的绿化树以及在闲置地栽种的农作物,让整个村子看起来生机勃勃。走进新洲镇表竹村,一派新气象。
2016年开始,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新洲镇表竹村。驻村扶贫干部、市人民医院联体协调科科长梁国旋介绍,为亮化美化村容村貌,提高表竹村基础设施水平,市人民医院帮助表竹村新建太阳能路灯,建设省级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基地。驻村扶贫干部协助村里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调动村民工作积极性,清理村场、拆除危房,进行巷道硬底化等工作,使村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表竹村也被评为2020年“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村”。
此外,市人民医院还组织专家进村开展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为村民讲授农业种植及养殖技术,为村民答疑解惑,帮助村民学习专业知识。该院还利用“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用信息化建设创新扶贫新模式,帮助包括表竹村等五个村卫生站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不出城就可以与医院进行数据、图集等信息共享,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 深挖资源,带动乡村发展
表竹村是革命老区村,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恩阳台 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恩平、阳江、台山三地开展革命斗争历史。为将脱贫攻坚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带动乡村旅游和村民增收,梁国旋与其他村干部积极联系市党史研究办公室、市档案局等相关单位,多次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村帮助开展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修复项目申报工作,并最终通过省级评审,成为我市正式的党史教育红色基地。
表竹村党总支书记黄早冠介绍,阳东区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建设工程于今年7月底正式启动,总投资1200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其中旧楼修复、原貌重建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在做好旧址保护和恢复原貌工作的基础上,旧址建设工程还规划建设恩阳台独立大队革命活动展览馆,并配套建设停车场、活动广场、亲水平台、柏油路面等,进一步发掘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革命遗址,丰富红色旅游元素,带动乡村发展。
梁国旋还当起红色基地的“推介员”,多次联合市消防支队、阳江核电、中国移动阳江分公司、新洲镇卫生院等单位与表竹村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帮扶活动,给表竹村党员干部上党课,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抓党建、促扶贫。梁国旋还积极联系各单位党组织和志愿者来表竹村参观革命旧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交流扶贫和乡村治理经验等,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表竹村这张“红色”名片。
● 对症下药,精准帮扶贫困户
为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市人民医院制定干部结对帮扶计划,帮扶干部先后分批多次到该村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实行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2016年4月,梁国旋被派驻表竹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刚驻村的他便积极启动走访工作,摸排出该村有52户贫困户94人,其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14户48人,无劳力低保户18户26人,五保户20户20人,挨家逐户做扶贫“文章”。梁国旋将“家”安在村里,很快厘清了各类最新政策和扶贫业务。通过走访、学习、调研,快速掌握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
“现在的日子好呀,我养着2200多只鹅,13头牛,一年能获利6万多元。”黄泽民是表竹村里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的典范。但以前,黄泽民是出了名的“贫困户”,嗜赌、酗酒,不劳动......“扶贫更要扶志,要扶起他对生活的希望。”一有时间,梁国旋和其他扶贫干部就到黄泽民家中谈心。虽然时常吃闭门羹,但他们并没有气馁,用身边残疾人的故事启发他,引导黄泽民谈穷状、找穷根、治穷病,帮助他树立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观念大转变。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黄泽民慢慢摒弃陋习。在政策扶持下,黄泽民开始种水稻、养牛养鹅,经过不断努力下,实现了脱贫目标。
毛秀琼早年因家里贫穷远嫁到此,生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儿子,长年需要住在精神病院治疗。梁国旋来到表竹村报到的第一天,村党总支书记黄早冠就带梁国旋到毛秀琼家中。由于毛秀琼家里果园位于河道堤坝处,因此与当地镇政府闹纠纷,梁国旋与其他村干部不断向她宣传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为其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安排她儿子到市公共医院住院。经过几年时间的入户走访、深入交谈、拉近距离,有效化解毛秀琼与当地政府的误解和矛盾,用党的政策关怀温暖毛秀琼一家。
今年38岁的黄叶飞是表竹村的贫困户,夫妻双方均为残疾人,无主要经济来源。梁国旋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结合黄叶飞的身体状况和意向,多方呼吁筹资帮黄叶飞建好猪舍,邀请兽医专家为其传授养殖技术,规模慢慢地开始做大,从起初的2头母猪发展至现在的近40头,实现年盈利10多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黄叶飞父母种植的9亩冬瓜滞销。市人民医院得知情况后,发动全院干部职工踊跃认购,共购买了1.7万公斤的冬瓜,帮助黄叶飞一家渡过难关。梁国旋不定期来看望黄叶飞一家,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温暖贫困户心房。
“扶贫既要有力度,也要讲温度。”对于贫困户的情况,梁国旋如数家珍,哪一户是因病致贫、哪一户需要发展产业,他不仅写在了表格里,更记在心上,并“对症下药”,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助贫困户逐个解决实际问题。
◎ 记者手记
让村庄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自表竹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倾力相助,不仅改变村庄整体生活环境,还从细微处入手,帮助贫困户修建厕所,安装电视网络,解决饮水问题,购置日常用品,切实改善贫困户的生活,让村庄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扶贫干部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将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牢记于心。驻村扶贫干部以村为家,“贫困户的事没解决,我就不会离开表竹村。”梁国旋与其他扶贫干部一道为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旅游点,带动乡村发展;根据不同情况为贫困户谋划不同脱贫办法……在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表竹村成为“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村”,52户贫困户已全部落实了“八有”保障,达到脱贫标准。
扶贫成绩单
经过4年精准扶贫,表竹村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八有”指标,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94人。
帮扶单位共投入90多万元,用于新建太阳能路灯、建设省级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等新农村建设,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2016—2020年帮助10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
投入16余万元帮助贫困户修建卫生间、购置电视机、安装自来水等,改善贫困户生活。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