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作队进村后,村里的路宽了、灯亮了、水有了、桥通了、河清了……”近日,记者走进阳春市永宁镇沙坪村,村民向记者讲述村中的变化时神采飞扬。2016年4月,阳春市政府办公室干部高一奇被派驻到沙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针对沙坪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实际,高一奇带领工作队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建新学校、改造危桥、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并通过发展养殖和光伏项目,提高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引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筑强堡垒 争当前进“火车头”
沙坪村是永宁镇一条偏僻的小山村,距离永宁镇有10多公里。2016年刚进村时,高一奇发现村里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学校建在旧祠堂里,教育设备匮乏,教学水平较低。村委会办公地点在一所狭小破旧的老房子里,雨天还会漏水,恶劣的环境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工作队决定从硬件入手,把“战斗堡垒”打造起来。
高一奇积极协调帮扶单位通过自筹和争取行业资金,投入59.5万元在村委会原址建起沙坪村农村综合服务站。之后,又通过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对沙坪村农村综合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具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党员活动室、联系群众办公室、农村小书屋等。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难”问题,高一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扩建沙坪分校,2019年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100多名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要改变沙坪村的落后面貌,关键是要建设好村“两委”班子。针对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情况,高一奇通过多次入户走访村 长、村代表、党员代表和村民,以拉家常的形式了解村“两委”班子的具体情况。在充分掌握情况后,高一奇以2017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为沙坪村组建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村“两委”干部队伍,扭转了以前被动落后的工作局面,村委会各项工作步上正轨。
修桥铺路 完善设施促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把村内的基础设施改造好了,村民的生活、生产方便了,才能为他们脱贫致富打下基础。
2016年,帮扶单位通过争取行业资金,投入40多万元,完成了进村主干道道路拓宽工程357米,村道硬底化垌尾段400米、排垌段250米、坑口段130米以及碰田角二桥加宽工程。2018年,投入约42万元,在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太阳能LED路灯,实现了村内主干道路路灯全覆盖。2020年,帮扶单位通过多方筹措,投资122万元对进村主干道的沙坪桥进行危桥改造,切实解决村民出行安全问题。高一奇表示,沙坪桥原先是一座危桥,只能勉强通行一辆车,改造后,桥面能容纳两辆车平行通行,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进村后,高一奇发现沙坪村因灌溉困难而丢荒的农田达100多亩。为解决这一难题,他积极协调阳春市水务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村内的渠道和陂头(拦水坝)、河道进行改造。2016年投入63万元,对村内4段河堤(坝)、3条渠道进行改造;2017年投入91万元,对村内9个水利工程进行改造;2020年投入129万元,对村内主要河道垌尾河修建护坡工程。如今,因水利工程受惠的农田达到300多亩,丢荒的农田全部复耕。
光伏项目 长效机制助增收
在沙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楼顶,一片光伏发电面板特别引人注目。高一奇介绍,这是由帮扶单位阳春供电局投资建设的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6万元,面积约250平方米,既不占用农田山地,又能保护楼面,隔热降温。2019年6月26日建成投产,预计年发电量约3.6万度,每年收益约1.5万元。今年6月23日,阳春供电局又投资建设了一个41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2.5万元,预计年发电量4.9万度,每年收益约2万元。
据了解,第一个项目从去年开始,至今已经发电4.2万度。第二个项目从今年6月份开始,至今已经发电1.5万度。预测两个项目一年的总发电量是8.5万度,年收益约为3.5万元。
高一奇表示,这两个项目预计可以运营20年左右,持续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光伏发电项目的前期收益,七成发放给贫困户作为生活补助,三成归村集体收入,作为公益资金,用于修理路灯等村里基础设施。在村中的贫困户脱贫后,项目的收益则全部由村集体统筹,用于村中公共事业和村民大病救助等公益项目。
特色养殖 因地制宜谋发展
由于沙坪村位于永宁山区,土地贫瘠,蔬果种植业难有发展。在进一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后,工作队采取了发放猪苗、羊苗、鸡苗等扶贫项目,发展特色养殖,增加村民收入。
52岁的郭权福,是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贫困户,妻子患有三级精神病,家中的劳动力只有他一个。在工作队进村前,郭权福以种植蔬菜为主,收入微薄。工作队进来后,结合他的意愿,帮助他发展肉猪养殖。如今,他的养猪场愈发壮大,已经发展到存栏80头肉猪的规模,成为沙坪村最大的养猪户。郭权福告诉记者,去年他靠养猪赚了14万元,今年的收入预计比去年还多,生活越过越红火。而且,今年他大女儿郭清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充满了希望。
50岁的黄业伟也因为工作队的到来,改变了命运。4年前,他靠开摩托车搭客为生,妻子嫌家里穷离家出走了。工作队进村后,帮他改造了危房,落实了他孩子的学生生活补助,并协助他发展产业。工作队分两批给他买回80多头羊苗进行养殖,如今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200多头,一年能卖出三十四头羊,年收入在四五万元,生活明显改善。黄业伟的儿子和女儿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目前分别在深圳、中山工作,家庭年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
此外,工作队还借鉴网上带货和电商卖货的方式,通过网络组建了沙坪沙田扶贫农产品店,把村里的原生态百花冬蜜、狗仔豆干、黄心黄甜番薯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网上宣传和售卖,力求取得宣传和创收双重效应。
◎ 记者手记
真抓实干,驻村“驻”进群众心里
采访中,高一奇告诉记者,工作队刚进村的时候,也有一些村民对工作队不理解不信任,认为工作队不能为村民带来什么改变。比如年近六旬的贫困户林伯,就怀疑工作队是否能帮他解决危房改造的问题。
事实证明,工作队不仅为他申请下来4万多元完成了危房改造,还争取到社会援助,帮他解决了6000多元的建筑费用。之后又帮他申请了低保,让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帮助他增加收入,工作队为他申请了村保洁员工作,负责打扫自然村卫生,每月有500元收入。此外,工作队还帮他发展养鸡产业,为他家装上了自来水。他家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3900元,到2019年已经达到10500元。此后,工作队每到他家走访,他非常热情,十分感恩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
沙坪村党支部书记廖九表示,高一奇带领的工作队进村后,村里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之前村里十分落后,连学校都没有。现在新学校里,1-3年级,有100多名学生就读。村道、水利、路灯等基础设施一一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年收入也从4年前的16100元,到如今通过光伏项目收益达到了10万多元。贫困户也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
4年来,高一奇团结村“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投身扶贫事业,工作成效显著,用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和赞誉。最近,高一奇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高一奇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他将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扶贫成绩单
沙坪村下辖13条自然村,共有330户17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4户112人。2016年以来,上级下达“631”财政资金133.3万元,其中61.2万元发展扶贫产业,16户参与养殖肉牛、肉猪等产业项目,20户有劳力贫困户投入72.1万元入股阳春市统筹光伏项目,目前每年获得稳定的分红,达到长效稳定脱贫的效果。
阳春市政府办公室、阳春市住建局、阳春供电局等帮扶单位通过自筹或争取上级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完善村基础设施,包括沙坪分校新建项目、沙坪桥危桥改造、重建沙坪村农村综合服务站、村道硬底化、村内重点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等。投入58.5万元建设了沙坪村一期、二期光伏发电项目,两个项目年总发电量8.5万度,年收益3.5万元。
自2016年以来,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财政兜底、危房改造、落实学生生活费补贴等帮扶措施,扶贫对象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2019年11月13日起对沙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34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预计实现脱贫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84.28元,远远超出脱贫线7598元的标准。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