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扶贫车间就在村委会附近,每天贫困户从家里骑车很快就可以到达车间上班赚钱;通过帮扶资金入股当地绿萝种植、火龙果种植优质项目,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多年来,茶水村帮扶单位和扶贫工作队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教育扶贫等一系列“造血式”硬核帮扶措施,让该村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扶贫车间建到村里 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扶贫就业车间建到村里,贫困户和村民就在家门口就业获得收入。记者走访茶水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些硬核精准扶贫举措。
8月25日上午,记者在市财政局驻村干部方浩源的带领下,从茶水村委会乘车出发,仅几分钟的时间就来到这个让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村民就近就业的“圆梦工厂”。茶水村绿萝扶贫车间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个简易钢架铁棚厂房。此刻,车间内80多名工人正忙碌地进行着绿萝种苗的扦插工作。
今年30多岁的茶水村贫困户卢燕秋是聋哑人,很多工作无法胜任,到工厂上班赚钱对她而言原本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平时她只能在家里务农,更谈不上有固定收入。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卢燕秋随母亲来到绿萝扶贫车间工作,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记者来采访时,卢燕秋正在专心地扦插绿萝种苗。只见她往红色的塑料花盆中倒入肥料和营养土,再迅速地把绿萝种苗一株株地插入盆中,不用多久一盆生机盎然的绿萝盆栽就扦插完成了。绿萝扦插工作难度较小、上手快,目前卢燕秋已经成长为熟练的绿萝盆景扦插工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并可兼顾家里农活和家务。
绿萝扶贫车间在茶水村建立以来,越来越多贫困户到这里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在绿萝扶贫车间工作的大多是茶水村以及周边村子的妇女,其中贫困户优先安排就业。时值暑假,部分女工还把小孩带到了车间里。记者了解到,茶水村绿萝扶贫车间最大优势是邻近就业,既可以满足贫困对象“挣钱顾家农耕三不误”的需求,又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贵”困境,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2017年初,茶水村帮扶单位筹集帮扶资金和广东苏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绿萝种植项目,并建成扶贫车间,组织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便于外出打工的村民到扶贫车间就业。目前,茶水村绿萝扶贫车间可以安置当地及周边村委会剩余劳动力上百人就近就业,成为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
入股优质产业项目 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产业帮扶是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有效模式。茶水村依托当地优质产业项目,用帮扶资金入股,帮扶效果更明显、更持久,让参股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志达火龙果幽谷种植基地于2012年落户茶水村书元自然村,占地600亩,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已形成较大规模。自2017年起,茶水村帮扶单位投入专项资金,入股火龙果种植基地以来,赋予该基地新的使命,成为当地贫困户和周边村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记者采访当天,艳阳高照。只见烈日下,基地漫山遍野布满了固定在水泥柱上的火龙果树,果树上空挂着电线和灯泡,场面十分壮观。由于基地刚最近完成一轮采摘,现场没看到较大的劳作场面。此刻,五六名工人正在安装维修供电线路和安装灯泡。
种植基地负责人曾纪忠告诉记者,该火龙果基地品种均是从台湾引进的“台湾一号”红心火龙果,每年5月至11月是摘果期,平均每月可摘两次,盛产期每亩月产量可达500公斤,火龙果成熟采摘后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也有部分客户上门收购。基地在果园安装供电线路和灯泡,主要用于冬季、阴天、晚上果树照明补光用,这样有利于加快植株成长和提升果实品质。目前,基地长期聘用二三十名当地村民,摘果时最高用工量达六七十人。
方浩源介绍,目前茶水村帮扶单位统筹省拨扶贫资金、扶贫济困捐款,累计投入54.72万元,入股火龙果种植基地,发展火龙果种植项目,贫困户每年按投入股本的8%,持续8年获得固定分红。基地还与20多户贫困户建立帮扶联系,在火龙果丰收季节雇其采摘、除草,使贫困户每月收入最多达到3000元。
除了入股火龙果种植基地项目,茶水村帮扶单位还筹集资金32.26万元入股绿萝种植项目,为当地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由方浩源提供的2019年茶水村入股分红表显示,2019年该村有19户贫困户获得火龙果项目分红,18户贫困户获得绿萝种植项目分红,其中人口多的贫困家庭有3000多元分红,大多数贫困户分红在2000元左右。
打好帮扶“组合拳” 贫困户日子越来越红火
石大坚是水库移民,属于低保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残疾,两个孩子在外读书,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为了照顾妻子,石大坚只能在村里打些散工,收入微薄。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石大坚入股了绿萝和火龙果扶贫项目,每年加起来可以获得5000多元分红。村里不仅帮他们一家购买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还出资1.6万元帮他买了两头牛。母牛每隔一至两年就会生小牛,养大些再卖出去,石大坚的收入又能增加几千块钱。加上低保补助资金和打散工的收入,石大坚身上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大儿子现在在广东警官学院读书,明年就可以毕业工作。小儿子已经从中职学校毕业了。两个儿子读书的学费都有补助,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多亏了政府的帮扶。”石大坚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期待着两个儿子都能顺利找到好工作,让家里的日子更加殷实。
茶水村另一名贫困户张荣华的日子也获得明显改善。现年48岁的张荣华患有肝硬化,必须长期吃药治疗,每月的医药费需要千余元。一对儿女分别读初中和小学,张荣华平时只能和妻子一起种菜、卖菜,挣点微薄的收入,生活十分拮据。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张荣华安排了公益保洁员的岗位。“我现在负责3条自然村的保洁工作,每个月能有1500多块钱的收入。”看到扶贫干部来到家中,张荣华满脸欢喜。
荣华的妻子邱美娟2019年7月份开始到绿萝扶贫车间工作,每月可以挣到3000多元。村里还帮他们一家入股了绿萝种植扶贫项目,今年上半年,张荣华就领到了2000余元分红资金。“两个孩子读书每年可以领到教育补助6000元,加上低保补助资金,生活真的越来越好了。”张荣华感慨道。
在茶水村,像石大坚、张荣华这样的脱贫典型例子不胜枚举。目前,在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和精准帮扶下,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走上奔康大道。
◎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明白卡暖人心
2020年上半年家庭可支配收入32543.1元,其中当保洁员收入9500元,绿萝基地插花收入13500元,入股分红2039.1元……这是茶水村贫困户张荣华家脱贫攻坚明白卡上一项详细记录。
在走访贫困户张荣华、石大坚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在他们家一楼大厅里的墙壁上都有一张脱贫攻坚明白卡。卡上详细记录了贫困户家庭状况、结对帮扶干部姓名和职务,致贫原因、帮扶具体措施和2019年、2020年上半年帮扶收入情况,达到脱贫标准时间。
“明白卡上详细记录了帮扶责任人、措施和收入情况,让我们在整个受帮扶过程中明明白白,这样的暖心举措让我们感到很放心、很满意。”见到驻村干部带记者来采访,张荣华、石大坚如见亲人般满脸笑容,提起脱贫攻坚明白卡,更是称赞不已。
脱贫攻坚行动必须是一本“明白账”。把脱贫攻坚明白卡发到贫困户,既可以让贫困户明明白白接受帮扶,心中有底,又让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干部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接受上级部门和贫困户的考核。为这样的暖心措施叫好!
扶贫成绩单
茶水村为省定贫困村,截至2020年8月20日,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61户126人,到2019年底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茶水村也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
扶贫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6.98万元,为贫困户入股绿萝、火龙果优势产业项目,年收益达7.83万元。
截至2019年年底,依托绿萝、火龙果等产业帮扶项目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5人,就近就业、转移就业33人。
截至2019年年底,茶水村共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260万元,打造书元、大桥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目前,茶水村20户以上自然村11条全部通自来水。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