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东区:新洲镇贫困户胡思南利用小额贷款建猪场挖鱼塘当上“老板” 硬汉子大兴养殖打了个翻身仗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林显军 谢绍意 时间:2020-02-02 09:01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清早,喂猪;上午,投喂鱼塘;下午,清洗猪舍;傍晚,喂猪。

  从拿到产业资金和扶贫贷款时候开始,胡思南就几乎没歇过一天,虽然腿脚不便,但浑身都是脱贫奔康的“奔头”,硬是在一片荒山里,建起了存栏过百头的猪舍,挖出了一个鱼塘。

  养着过百头猪的“土豪户”

  “进山的这段路是他请挖掘机挖的,电力设施也主要是他出钱拉的。”胡思南的猪舍和鱼塘在一个山坳里。1月20日,记者来到阳东区新洲镇那六村,一路上,扶贫干部陈光恒都在津津乐道胡思南的脱贫故事,他笑称胡思南现在不单不是贫困户,已经成为村民眼中的“土豪户”。

  接近晚饭时间,胡思南正在猪舍里忙活。猪饲料混上水,装在半人高的一大桶,放在一个推车上。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他走路一跛一跛,推着大桶从一个猪圈到另一个,把饲料舀进猪槽里。

  猪舍现在存栏11头母猪,还有101头中小肉猪,再养三个月就可以出栏,按照目前的行情,肉猪的产值就有40万元左右。猪舍旁边有一个鱼塘,投养了10余万尾塘虱,年后就可以捕捞出售,按照成活率估算有4万元的产值。

  四年前,胡思南还在为债务和一家人的生计发愁。2015年,为了改善生活状况,他拿着种地存下的几万元,买来鹅苗开始养鹅,结果因为技术不到位,而且没有稳定的销路,亏损了10多万元,欠下一大笔饲料和兽药款。

  区里第一个申请扶贫贷款

  就在胡思南一筹莫展时,扶贫干部和村干部来到他家,详细了解情况后,将他们一家定为贫困户。教育帮扶让他的儿女读书没了后顾之忧,扶贫干部又同他商议脱贫的事情。结合之前养鹅失败的经验,胡思南决定养猪:生猪养殖在阳江有规模,技术服务也到位,全国流通销路更广阔。

  “学养猪不难,就是缺启动资金。”在胡思南发愁的时候,陈光恒给他带来了好消息。阳东区推出了针对贫困户的政银保贷款:政府、银行、保险共同承担金融扶贫风险,单户最多贷款5万元,期限有3年,贷款利息政府全部补贴。

  2017年11月,陈光恒带着胡思南跑村委会跑银行,贷到了5万元启动资金,成为了阳东区第一个拿到扶贫贷款的贫困户。胡思南很快在村口的山坳租了地,搭建了一个简易猪舍。2018年6月,40多头生猪进栏了,胡思南就开始了当“猪倌”的日子。

  2018年底,40多头猪卖掉了,每头猪大约有300元利润,净获利1万多元。尝到甜头后,在2019年春,胡思南修缮了猪舍准备扩大养殖规模,还开始引进母猪进行饲养。“他人勤快,又聪明,养母猪这一步走得很对。”陈光恒说,打养猪起,胡思南就通过自己上网查阅、请教兽医学习技术,在猪瘟疫情扩散时候,他果断决定自己繁殖猪崽,丝毫没受到疫情影响。

  “鱼塘也是2019年春建的,问亲戚借了部分钱,能干就多干点,先把钱还了。”2019年,他用养猪的收益还了部分债务。胡思南讲起他去银行还钱的场景,因为产业做大了,信用记录良好,银行的领导劝他不用提早还钱,继续用来扩大发展生产。

  帮着贫困户发小养鸡脱贫

  “胡思南赚了钱,而且起了身残志坚的榜样作用,村里其他贫困户也开始有想法了。”陈光恒说,胡思南的第一批猪刚养大,村里的贫困户刘兴国也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同样用来养猪,2019年共出栏52头生猪,利润就达到15万元。

  有了胡思南的示范带动,那六村先后有5个贫困户申请了“政银保”小额贷款:刘兴国养猪、胡可六贷款3万元养鸡、谭可荣贷款5万元养羊、陈绪荣贷款4万元养鸡、黄剑雄贷款3万元养羊。

  不仅如此,胡思南还帮其他贫困户脱贫。“过去靠开摩的载客谋生,近年收入逐渐减少。”陈绪荣说,他和胡思南是发小,在胡思南的建议下,他也申请了小额贷款,在2019年下半年回到村里养鸡。养殖场地是胡思南此前租赁的,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买兽药缺钱,也是胡思南帮忙垫着。

  “那边还要建一个猪栏,过完年挖掘机就回来继续作业。这里已经挖好,铺上底会建成一个鱼苗池。”随着母猪产崽数量增加,原来的猪舍已经显得拥挤,胡思南正在增建一个猪栏,存栏量会超过200头。塘虱在鱼苗池养殖一段时间,再投放到池塘,成活率提高一倍,养鱼的效益会翻倍。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