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春市:卖40头大猪欢欢喜喜过“肥年”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18-02-18 10:2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大年初一,记者驱车来到阳春市马水镇中岗村尾垌自然村村民刘贻富的家,他是村中精准扶贫对象。刘贻富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家,高兴地说:“2月2日有40头大肉猪出栏,卖了6.6万元,还清了饲料款,还可以过个‘肥年’。”

  刘贻富表示,他们一家人“卖大猪欢欢喜喜过大年”完全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今年49岁的刘贻富一家3口人,妻子范彩霞5年前因眼神经萎缩致盲,18岁的女儿在阳春春城一所中学读高三。妻子在家,只能凭感觉做些简单的家务活,更多时候还需要刘贻富去照顾。为此,刘贻富一直无法到外地务工。他除了耕种3亩多田地,还要打散工维持家庭开支,生活比较困难。2016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中岗村,才使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一家人的生活也扬起了新的风帆。

  在与刘贻富交谈时,记者不时打量着他的新家:窗户,大门、防盗网、楼梯扶手都是新的,石米地板也是新铺的……但家里摆设的还是脱漆斑斑的电视柜、旧电冰箱、旧沙发椅,给人极不协调的感觉。正在纳闷之时,刘贻富为记者解开了“谜团”。

  两年前,刘贻富一家还住在一间不足70平方米、泥砖结构的平房,雨天漏雨、寒天透风,一家人做梦都想住上新楼房。2015年8月,他利用农村泥砖房改造政策补贴的两万元,通过自己出一点、向亲戚朋友借一点的办法,筹集了7万多元,建起了现在这间总面积90平方米的一层新楼房,在没有装修的情况下,一家人就住进了“新居”。

  2016年,刘贻富成了全村23户精准扶贫对象之一。负责帮扶的驻村干部深入了解了刘贻富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他把脉、开方,制定精准脱贫的对策。

  他们根据刘贻富家里养有两头母猪,而且多年以来都有养殖母猪的习惯,但由于缺乏扩大养殖的资金,阻碍了养猪产业的发展。于是,帮扶单位给他送来了5头母猪和1吨猪饲料,鼓励他发展养猪业,实现精准脱贫。

  去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刘贻富还建起了总面积达160多平方米的猪舍,可一次性养殖肉猪100多头。刘贻富决心大干一场,他把7头母猪所产下的仔猪全部用来养殖肉猪,年出栏量达100多头。与此同时,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之下,去年底他把尚未装修的楼房装修一新。从此,他们一家真正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如今,刘贻富的猪舍里还有70头肉猪。刘贻富对勤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他说:“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他还拿出一个本本,让记者看看去年以来他家肉猪出栏情况记录,并一组组数据给记者计算:一年仅卖肉猪就达15万多元。他说:“除去饲料等成本,一年下来有近4万元的纯收入,是以前的2倍多,实现了精准脱贫。”

  中岗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谢铭对记者说,该村列入精准扶贫的共有23户69人,去年已有13户37人实现精准脱贫,余下的10户将在今年全部实现精准脱贫。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