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市30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九五”时期,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十五”时期,完成农村学校“改薄工程”和老区学校危房改造,农村教育硬件有效改善;“十一五”时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五”时期,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创建教育强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
30年来,全市教育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现代教育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普及型教育到提高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基本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优质的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我市培养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前教育加快普及
1988年前后,全市学前教育处于萌芽起步阶段,仅有幼儿园32所。2011年起至现在,已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实施第三期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运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师资力量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全市现有幼儿园559所,在园幼儿10.6万人,毛入园率96.7%,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93年,全市教育完成“两基”目标。2001年起,按照“先困难家庭、后普通家庭,先农村、后城市”的原则,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秋,我市城乡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2007年以来,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实施改造薄弱学校、布局调整、改造老区山区小学等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条件,持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逐步解决群众子女“读好书”问题。近年来,各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逐年增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学位的要求。
◎ 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
2008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2006—2010年共投入20亿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从2007年的74396人增加到2010年的126257人,年均增长19.28%;毛入学率由2007年的56.5%跃升到2010年的91.13%。2011年,我市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2010年完成阳江市第一中学、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新校区建设,2013年完成广东两阳中学新校区建设。2014年起,优化高中阶段教学资源,逐步撤并6所乡镇普通高中,整合5所普通高中,设立阳江市第三中学,撤销6所乡镇中等职业学校,整合阳江市技工学校和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全市普通高中从24所调整为1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11所调整为6所。
全市普通高中呈现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态势。近年来,阳江市第一中学和阳春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成为了全省优质的普通高中,成为了阳江人民满意的学校。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以国家重点、省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初、中、高级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2007年,建成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2015年以来,先后建成阳春市启智学校、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江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阳东区培智学校。实现了市、县两级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各级特殊教育“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省特殊教育的名片。
◎ 特殊教育跨越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08年到2016年,每年投入由15亿元增长到48亿元,有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办学条件持续改善。2012年,启动“广东省教育强市”创建,全市投入18亿元,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全面改薄”和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等重点工程,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升。2016年实现“教育强市”目标后,我市启动实施“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2018年底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70.59%,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超过60%,普通高中等级学校达100%。
◎ 教师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1988年前后,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73%、50.1%、41%。“十二五”以来,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丰富教育帮扶内涵;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深入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职业教师技能提升工程和骨干教师、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创新培训模式,搭建培训平台,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校五个层面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幼儿园、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66.8%、98.3%;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84.1%、100%、94.7%。
◎ 教育民生全面落实
稳步推进教师“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岗位津补贴政策。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全面落实学前“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教育脱贫惠民政策,完善并落实贫困户子女从学前一年到大学毕业直至就业全过程精准资助政策,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加强校园安全防控机制建设,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编制校园风险管理标准,预防校园内学生意外事故发生。
◎ 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探索教育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化学校制度。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长管理制度,强化校长引领作用,2009年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2015年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积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2016有序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17年顺利完成“县管校聘”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阳江教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将继续奋力开拓阳江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