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诚信路和锦绣三路的交叉路口,寒风迎面而来,然而,不远处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员正在为诚信路和锦绣三路进行路面铺设,预计今年年底,这两条总长达1.4公里,总投资约1亿元的风电产业基地主干道就可建成通车。道路周围是宽阔的平整地块,明阳风电和粤水电项目有关工作人员正在对场地进行前期勘察、地基建设等,一条产值超千亿的风电产业链条呼之欲出。
“4年前,我们刚到阳江的时候,这里是一片鱼塘,与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健斌望着眼前忙碌的施工现场,感慨万千。
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园区的点滴变化,凝聚着珠海对口帮扶阳江的无限心血。新一轮对口帮扶开展近一年来,珠海市财政已投入14亿元,帮扶高新区完成约1.7万亩土地整理。此外,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及招标开工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达到近14亿元。预计到2018年底,阳江园区基础设施将迎来建设大热潮。
完善基建
路网升级助推产业崛起
“走325国道,从东城出口前往珠三角,虽然距离较短,但车流量大,且沿途红绿灯太多;走新工业大道,从北惯出口前往珠三角,虽然车流量少,且沿途没有红绿灯,但道路不大好走,且路程也相对较长。”眼前陷入“选择综合症”的,正是阳东开发区东城片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司机刘伟。每次他准备将企业生产的产品运输到珠三角,总要面临两难的境地。
不过,刘伟的担忧在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彻底解决。继珠海第一轮对口帮扶阳江,完成新工业大道(东段)升级改造之后,新一轮帮扶,长达5.8公里,投资规模2亿元的新工业大道(西段)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动工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届时,坐落在阳东开发区东城片区以及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的企业可选择走新工业大道前往珠三角,既方便快捷,又能大大缓解325国道的交通压力。
与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相比,一场规模更大的“交通大会战”正在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掀起。
迎着寒风,曾健斌站在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诚信路和锦绣三路的交叉路口,目光所及之处均是繁忙的景象:作为风电产业基地的主干道,诚信路和锦绣三路正在加快路面铺设,预计今年年底,这两条总长达1.4公里,总投资约1亿元的园区主干道便可建成通车;宽阔的平整地块上,明阳风电项目有关人员正在进行地块前期勘察,粤水电项目工作人员正在动工建设办公场所……
15公里路网、8万平方米生活配套建筑,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曾健斌脑海中呈现出园区建成之后的繁华景象。对比4年前他刚到阳江时,这里全是鱼塘的情形,近年来珠海对口帮扶阳江开展园区建设的成效更为凸显。
据了解,目前珠海市财政已投入14亿元,帮扶高新区完成了约1.7万亩的土地整理。此外,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及招标开工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达到近1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厂房建设、污水处理厂、市政道路以及生活配套区等。目前风电产业、高端不锈钢产业项目地块和生活配套区地块的平整工作已经完成,一批道路、污水处理厂、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已经启动。
优化配套
五金刀剪企业“智”领未来
踏进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五金刀剪生产研发基地,宽敞的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两旁,一座座企业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极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生产高端手电筒、灯饰等LED移动照明产品的企业,于2015年底进驻该园区。
短短两年时间,极光照明年产值已达4000多万元,目前,该企业正准备将建筑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在极光照明负责人看来,该企业成长如此快速,与园区完善的配套服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不仅道路宽敞,进出货物方便,园区管理处还会统一帮我们开展招工等服务,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发展主业。”
当前,园区中像极光照明一样,借着园区完善的配套资源,完成前期积累的企业共有14家。进驻短短两年时间,这14家企业生产规模均已迈上了新台阶,单单2016年,总产值就接近6亿元,税收达3000多万元。
“这说明本地企业对标准厂房有很大的需求,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推动本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迈上新台阶。”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管理局负责人梁振极说。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第一期标准厂房区投入使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五金刀剪通用厂房(二期)的建设也随着提上日程。
“这里将按照智慧园区的标准进行建设,所有厂房的顶部都会统一增加光伏项目,环保节能指标比第一期更高。”梁振极指着眼前已平整完毕的土地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这片面积达5.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将兴建起16幢3层框架结构通用标准厂房、1栋管理中心、1栋设备用房及智能监控、低碳节能等相关配套设施。该工程总投资约1.7亿元,于11月底进行招标挂网,很快进入动工建设阶段。
当前,珠海对口帮扶小组紧抓产业园区建设,着力为阳江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一方面,完善园区开发模式,确立珠海市属国企华发集团作为投资和建设主体,实施项目全程代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和社会责任担当,确保项目建设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另一方面,珠海对口帮扶产业园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目前,珠海市已投入1310万元开展市政专项规划提升等6项规划编制。这些规划成果实施后,可将园区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而且还可整合土地资源,节约用地5.6万平方米,节省投资约两亿元。
打造5分钟都市生活圈
“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贯穿阳东东城、北惯、合山三个中心镇,以及东部的那龙镇。新工业大道(西段)升级改造后,新工业大道将贯穿整个园区,不仅为园区企业提供交通配套服务,还方便了整个中心镇区20多万人口的出行。”梁振极清晰地记得,作为推动阳东中心镇区产城融合的重要抓手,新工业大道(西段)升级改造是市委常委、副市长、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总指挥王庆利到阳江就职后第二天做出的决定。
“王庆利常委刚过来第二天,就一个人过来调研,身边仅有一名司机。”梁振极回忆说,他接到电话时,王庆利已经抵达园区。“对新工业大道(西段)进行升级改造,这是当天下午王常委绕园区走了一圈之后,明确下来的思路。”
在大力推动阳东区产城融合的同时,珠海对口帮扶小组也在高标准规划高新区的产城融合。
从今年3月8日打下第一根桩,到保质保量安全完工,阳江高新区创新交流中心建设仅用110天,比预定工期缩短290天,创造了施工进度纪录。作为阳江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兴起的第一座高楼,它的兴建,对于推进高新区乃至整个阳江市产城融合的进程,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高新区将在建设创新交流中心的基础上,分两批建设写字楼、公寓、商业综合体、酒店等配套设施,打造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手握激光笔,向记者介绍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的建设。站在高新区创新交流中心的展示厅内,高新区的各个功能区域和未来规划一览无遗。
目光从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向右转移,不远处便是滨海新区,滨海新区与海陵岛之间,仅隔着一座海陵岛大桥。“从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到滨海新区,或是从滨海新区到海陵岛,之间的路程都差不多5分钟左右。”谢彦举说,短距离的空间布局,为阳江推进产城融合提供了无限空间。“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明显,未来我们将通过完善各类生活休闲配套设施,为园区高层管理人员和海陵岛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当前,珠海和阳江正全力推进临港工业生活配套区的规划建设,着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生活配套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项目分期分批建设,当前正在开展场地平整,首期计划2018年6月完工,第二期2019年3月完工。
用全省数一数二力度
打造对口帮扶新高度
2010年,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是一片荒地。13个月后,一座大型的工厂拔地而起。如今,随着热轧项目的推进,一条产值超千亿的不锈钢产业链呼之欲出。
4年前,阳江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还是一片鱼塘。如今,园区多条主干道即将建成通车,平整的土地上,明阳风电、粤水电等项目已陆续进场,产值超千亿的风电产业集群已现雏形。
“我们选对了地方,做起了大事业。”回首过去7年走过的历程,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夏苗感慨万千。市委书记陈小山也曾在调研中指出,今年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成效最明显的一年。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路走来,阳江园区的点滴变化,无不凝聚着珠海对口帮扶阳江的满腔热血。
这是一场有高度的帮扶。市委常委、副市长、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总指挥王庆利到阳江就职第二天就只身一人前往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调研,并在当天下午作出启动新工业大道(西段)升级改造项目的决定。这个决定一方面延续了珠海第一轮对口帮扶阳江时,完成新工业大道(东段)升级改造项目的成果,将帮扶工作向纵深延展;另一方面,为覆盖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园区企业提供交通配套服务;更重要的是,道路的升级改造,还方便了整个阳东中心镇区20多万人口的出行,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还是一场有力度的帮扶。数据显示,珠海市区两级财政三年投入19.6亿元开展对口帮扶阳江工作。根据省粤东西北办通报,在全省八个指挥部中,珠海财政帮扶资金计划和到位数均排名第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场帮扶中,无论是帮扶方还是被帮扶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达到“1+1>2”的效果。以园区土地整理为例,目前珠海市财政已投入14亿元,帮扶高新区完成土地整理,而阳江高新区也不负众望,用短短6个月时间,就完成约1.7万亩土地整理,为企业进驻提供了用地保障。
这更是一场有温度的帮扶。珠海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纷纷加入到这场帮扶活动中,让阳江市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情。珠海派出92名帮扶干部广泛参与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场地规划平整等工作中,表明对于对口帮扶活动,珠海已自上而下形成广泛共识。而华发集团组建的“比政府更熟悉企业、比企业更了解政府”的45人国企帮扶队伍,帮助阳江开发建设园区,则说明这场帮扶活动并非政府部门“一厢情愿”,而是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之战。珠海与阳江两座滨海城市携手,强化帮扶人才、落实资金保障,瞄准最难的战场,啃下最硬的“骨头”,必定能交出攻坚必胜的“满意答卷”!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