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会楼自然村,一座用石头砌成的低矮小屋在错落的民居间毫不起眼,但这间早已破败的屋子却曾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2006年,女孩果果刚出生不久便被亲生父母遗弃,随后便与家住会楼自然村的郑兴尚成为了父女。4年后,郑兴尚的一场大病,让果果的人生再起波澜。后来,养母离家出走,奶奶去世,家庭重担都压在了果果稚嫩的肩膀上。虽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但她仍婉拒了亲生父母,选择不离不弃地照顾生病的养父。
“我爱爸爸,不会离开他”
郑兴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与妻子结婚之后,生儿育女成了他最大的心愿。似乎命运与郑兴尚开了个玩笑,妻子多次怀孕让他兴奋不已,却又都以流产为结局给他当头一棒。当他已经心灰意冷时,上天却又给他送来了一生挚爱的女儿——果果。
2006年2月,郑兴尚的妻子再次因流产住进程村镇卫生院,在卫生院里郑兴尚夫妻遇到了被人遗弃的婴儿果果。“孩子应该刚出生一两天的样子,看着特别惹人疼。”看着襁褓里的婴儿,郑兴尚决定收养果果。对于这份意外的礼物,郑兴尚一家人格外开心,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郑兴尚因高血压引发脑萎缩瘫痪在床,随即果果的养母离家出走,从此再无音讯。剩下年迈的奶奶、卧病在床的养父与年仅4岁的果果居住在简陋的石头屋里。
“你是你爸妈捡来的。”起初,果果对乡亲们口中的这些“流言蜚语”不以为意。直到2012年前后,果果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希望将她接回身边,奶奶才对她道出了实情。“我爱爸爸,不会离开他,我走了,谁来照顾奶奶和爸爸呢。”果果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更加感谢爸爸和奶奶的养育之恩。
养女报答恩情挑起重担
亲生父母走后,一家三口的生活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2015年春节, 90岁高龄的奶奶患上老年痴呆症,情况愈发严重直至卧床不起,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从此,照顾养父和奶奶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果果一个人的肩上。
当同龄人还依靠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时,为了照顾奶奶和爸爸,年仅9岁的果果便学会了洗衣、买菜、生火、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每天早上6时,果果都会准时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放学后,果果要赶去市场买好晚饭需要的食材,午饭便吃早上的剩饭剩菜。晚上是果果一天中最忙的时间,不仅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要为奶奶和爸爸烧热水,擦洗身子。因一家人靠低保、残疾补贴以及亲戚朋友的接济维持生活,懂事的果果早早便学会了勤俭持家,买菜货比三家,每次买菜剩下的钱都会交给爸爸。
“爸爸和奶奶待我好,照顾他们是我应该做的。”在年幼的果果眼里,养父郑兴尚最宠爱的就是她,自己有什么心愿,爸爸都会尽量满足她。2016年,果果跟爸爸说过生日想吃蛋糕,郑兴尚便托人专门为女儿买了蛋糕。这是果果第一次吃蛋糕,也是奶奶在世陪她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没过多久,奶奶便离开了人世,剩下果果与养父相依为命。
爱心人士帮忙建起新居
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第四届新任会长彭晓明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多次带领商会公益部成员实地考察贫困家庭,在阳西县程村镇考察过程中,得知果果家庭情况后将他们父女二人纳为精准扶贫的对象。“他们之前居住的地方环境太差,连基本的防风避雨都难保证。”为了改善郑兴尚父女的居住环境,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的企业家们筹款9万余元为郑兴尚父女二人盖新居。
2016年7月,郑兴尚父女顺利搬进了新家。“家里的床、桌椅、电视机、棉被等都是商会资助的。”果果说。商会资助的轮椅也让郑兴尚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病榻之上。约50平方米的新居里,卧室、卫生间、厨房与客厅一应俱全。“希望妈妈有一天能够回来。”在果果的卧室里,记者在墙上看到了一张果果手绘的全家福,站在中间的果果一手牵着长发的妈妈,一手拉着帅气的爸爸,格外幸福。
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一直在持续跟进果果的家庭情况,工作人员最担心的是果果的户口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常识,郑兴尚在领养果果时并未办理相关的领养手续,果果的户口问题也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果果的户口问题能够早日解决。”如今已年过六旬的郑兴尚不希望因为自己当年的疏忽,让果果一直是“黑户”。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爸爸的疾病成了果果最大的心结,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手帮助爸爸再次站立起来。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