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千册《书香漠阳》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赠阅
来源:本站 时间:2012-08-22 12:1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借着南国书香节阳江主分会场的浓郁书香,昨日上午,我市举行了《书香漠阳——4·23世界读书日征文集》首发仪式。仪式上,除了向获奖作者赠书外,还有1000多册图书将通过各县(市、区)教育局分发到全市各中小学,以营造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4月,市委宣传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书香漠阳”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市委宣传部将系列活动中征文比赛的近百篇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出版。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古洁在首发式上说,《书香漠阳》一书的出版,凝聚着许多同志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他们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青少年的要求和期望。书籍出版后,将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赠阅,希望全市各学校都要积极向学生宣传、推荐这本书,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思想启迪,使读书学习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同时,希望书中的每篇文章都能成为一粒书香的种子,播撒到我市的城市乡村,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里,开放在每个成年人的生活中。

  《书香漠阳》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的大力支持。袁古洁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单位和企业加入到书香行列中,为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书展速写

  众读者留恋图书展

 

  与白天喧嚣吵闹的情景不同,夜晚的书展会场多了一份幽静。书香节闭幕当晚,很多市民趁着夜色来到刀具城会展中心,用心感受一下南国书香节欢快的气氛。

  在童趣馆,记者看到这样有趣的一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群2至5岁的幼儿中间,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连环画。还有一些幼儿躲在妈妈怀里,翻着小人书,听妈妈讲着里面的故事,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

  不少中年夫妻也趁夜晚这个温馨时刻,到书展来走一走、看一看,手里捧着某部小说,或言情、或武侠、或历史,不时被书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而发出轻微的笑声。手提一袋新书的年轻夫妇对记者说,本来只是闲逛一下,并没有打算买书,实在是书太好看了,既然能让自己高兴,为什么不买呢?南国书香节马上要闭幕了,现在不买就没有机会了,真希望书香节再延续几天。

  看着读者们兴趣很高,主办方决定将闭馆时间从原计划的晚上9时延长至晚上10时后。李同学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开,听说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返回,一头扎进书堆中……

 

  八旬老翁读书不倦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80后来形容80年代出生的人,但在网络上,80后也有特别的含义,那就是上了80岁年纪的人。在刀具城会展中心,记者也见到了一位80后,他是84岁的莫大爷,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见到莫大爷的场景有些令人意外。记者走进教辅馆时,发现一名老者正坐在一张书柜旁的过道边,双手捧着一本书入神地读着。仔细一瞧,更是令人意外,老人手里捧着不是文学类或健康生活类的书籍,而是一本初中语文教材。

  上述描写的老者就是莫大爷,他早年在农科所工作,20年前退休后喜欢看健康生活类的书籍,近几年迷上了诗词楹联,每天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板凳,去书店看上一两个小时。“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但还是要坚持看下去。多看书我至少不会落伍得太远,也算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了。”莫伯说。

 

  评论

  让书香长飘漠阳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然。一座城市,会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敬。2012南国书香节暨第一届阳江书展,开展了一系列引导人们读书、买书的活动,让人们亲近书本,在培养读书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浓浓墨香中享受读书的喜悦和成果。

  阳江是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伴随着人们精神的成长,也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创造力。阳江书展的成功举办,不仅营造了爱读书、爱学习的氛围,关键是传播了先进文化的理念,在广大市民群众中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的热潮,为阳江的幸福追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届书香节激发市民阅读热情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以一种长效的机制使得“书香”持久飘香。除了培养公众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在配套的制度环境建设上下工夫,我们要加大图书馆基础设施和流动读书点建设,规范图书价格拟定、销售,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管理模式,通过图书馆的免费、平等的信息服务,使基层农民获得最基本的阅读保障……

  人们在期待着,阳江的“书香”能持续下去,这是一座文化城市、文明城市的必需。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