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雨天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的砂土村道、巷道,现在已建成硬底化道路;昔日杂草丛生、垃圾乱扔的丢荒闲置地变成了干净整洁、群众喜爱的健身广场……这是记者前日在江城区老旧社区、城中村走访创卫工作时看到的喜人变化。
两年来,江城区在市领导和挂点市直单位的支持和帮扶下,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老旧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工程。目前,该工程在优化人居环境,美化社区(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靠前指挥 多方筹集资金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场攻坚战中,由江城区负责的老旧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工程,涉及老旧社区23个、城中村2条、城乡结合部18处。该项工程主要包括老旧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道路硬底化改造,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
据了解,为强力推进该项工程的开展,市、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分别挂钩街道和社区(村),领导靠前指挥,分片包干落实创卫任务。另外,江城区分管领导与区创卫办形成“一周一碰头”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财政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江城区出台了老旧社区、城中村道路硬底化等基础设施的资金奖补办法。该区采取区财政奖补一点、挂点单位帮扶一点、街道社区各筹集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居民集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极大地调动了城中村、老旧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
加强宣传发动 争取群众支持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清洁环境,保障健康”“心连心同做文明人,手牵手共建卫生城”……这是记者在北门社区采访创卫工作时看到的各种宣传标语。“除了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专栏,我们还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争取群众支持和参与创卫工作。”社区党支部书记谭尤玩说。
“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是创卫成败的关键环节。”江城区创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创卫工程推进过程中,江城区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手机、专栏等载体,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卫宣传。该区还组织创卫志愿服务队,创立江城创卫网、江城创卫微信群,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卫文艺活动,让创卫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创卫工作家喻户晓。
加强督导考核 建立保洁机制
创卫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江城区建立了“一周一通报”及“一月一考核”的督导考核机制。该区对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村、社区进行表彰,并给予绩效补助。同时,该区建立了创卫微信群,各街道、社区(村)每天将进展情况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上传微信群,让各街道、社区(村)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创卫氛围。
据悉,针对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状,江城区建立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保洁队伍,开展日常巡逻保洁工作。据介绍,该区共聘请了保洁员120人,由区财政支付保洁员工资,并统一配置垃圾收集运输工具和劳保工具。由于建立了有效的保洁机制,使该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也为巩固老旧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的创卫成果提供了保障。
■ 现场走访
城中村马曹村——道路升级后告别“水浸街”
早几年,由于地势低,排水系统落后等历史原因,马曹村每逢下大雨都会出现“水浸街”,居民受困家中的尴尬局面。在创卫工作中,江城区把城中村道路硬底化与解决低洼路“水浸街”的历史遗漏问题结合一起,投入专项资金对马曹环村大道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道路不但重新进行了硬底化施工,还升高了1米多,较好地解决了“水浸街”问题。
提起马曹大道的升级改造工程,在马曹大道边居住了20多年的何明和深有感触。何明和告诉记者,马曹大道改造前,每逢台风暴雨,道路的水浸到成年人腰部,小孩停学在家,居民要搬到楼顶煮饭,还无法出去买菜,十分不便。“马曹大道进行了升高改造后,我们自家门口的斜坡也跟着筑高建成平台了,现在再也不怕水浸了。”何明和高兴地说。
老旧社区北门社区——细微之处见创卫功夫
北门社区是阳江老城区中典型的老旧社区,而大量的闲置屋、闲置地、明沟暗渠、乱搭乱建成为该社区创卫工作的“硬骨头”。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工程也许并不算庞大,但做起来也很费力气。
在该社区洲背街,原来有一间30多平方米、已倒塌的一层闲置瓦屋。该闲置屋的屋主已无法找寻。由于长期无人打理,该闲置屋垃圾成堆,成为老鼠、蚊子的“欢乐窝”。在创卫工作中,北门社区克服巷道狭窄的困难,组织工人用手推斗车,一车一车地清理和运输倒塌瓦片、砖石和垃圾,再喷洒虫药。记者来到时,该闲置屋清理后,原来位置已铺上一层砖头,干净整洁。
记者在走访中还见到,隐藏在两间房屋墙壁缝隙之中的小沟渠,宽度约40多厘米,此刻也铺上了水泥板。同行的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完成这样的施工需要找一个身材瘦小的泥水匠,小心翼翼地缩在里面完成施工。此外,拆除居民门口违章乱建的煤炉屋、种植花草的平台,社区干部也需要费尽心思,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