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江城区:合力攻克创卫难题 社区环境卫生大改善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子玲 林靖彭 时间:2016-08-16 10:4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是创卫工作必须解决的重点任务。自2014年开展创卫工作以来,江城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落实创卫“一把手”工程,以扎实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这项系统工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创卫资金接近1亿元,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64个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城中村2个、城乡结合部行政村17个)的创卫指标,逐渐接近国家标准。

 

  强化组织领导 上下联动创卫

 

  江城区建成区有岗列、城西、城东、城南、城北、南恩、中洲等7个街道列入创卫范围,下设44个社区居委会(不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社区)和1个渔委会。江城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把切实提高单位与居民区的卫生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创卫工作汇报,每月至少召开1次全区创卫工作推进会。区四套班子成员经常到挂点社区(村)调研,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创卫工作。区分管领导与区创卫办形成了一周一碰头会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江城区成立了九大专责小组,保证了全区创卫工作的强力推进。

  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市直、区直190多个单位挂钩帮扶街道、社区(村),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社区创卫工作。街道、社区(村)及卫计、爱卫、食药、工商、水务等部门落实创卫主体责任,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上下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组织齐抓,各级各部门共管的创卫工作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入对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力度,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专业队伍管理为主,单位、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93%以上社区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健全管护组织 落实管理措施

 

  江城区创卫的重点在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难点在保洁、“十乱”整治、门前三包、“三小行业”整治等方面。两年来,江城区始终坚持把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卫的主要抓手。

  2014年以来,江城区43个社区及区渔委会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500多万元,市容市貌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新增道路硬底化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主城区道路硬底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改造绿化地4.9万平方米,明沟改暗沟2.5万米,修复清淤下水道2.3万米。近年来配合市对东风路、北环路、二环路、建设路等市政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开通或新建了创业北路、东门路、马曹路、西平北路、江朗大道、康泰路、富康路、南浦大道、洛西大道等一大批市政道路,极大完善了城区交通网络。

  贯彻执行《阳江市市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与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督促落实“门前三包”,多次开展清洁工作,保障社区卫生。“现在小街小巷里干净多了,垃圾、蚊虫、苍蝇都少了很多,我们住在这里也开心多了。”江城区马福社区的居民源叔开心地和记者讲述社区的新变化。据源叔介绍,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将垃圾放在自家门口,等待环卫工人上门回收。但是环卫工人有固定的回收垃圾的时间,而有的市民会在其他时间段投放垃圾,长时间暴露在外的垃圾不仅影响社区形象,也十分容易招引蚊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福社区请来了5个保洁员,全天候维持社区卫生,并监督管理门前段堆乱放的现象。记者在该社区看到,有的小街小巷虽然狭窄,但是道路干净整洁,不少居民交口称赞。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江城区按照“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市、区财政奖补一点、挂点单位帮扶一点、街道社区各筹集一点、发动群众参与一点),多方筹措资金,完善社区环卫及基础设施。2014年以来,主城区43个社区及区渔委会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500多万元,市容市貌发生较大变化。

  抓好亮化工作,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新安装路灯2100多盏。针对背街小巷“六乱”现象,江城区制定整治“六乱”工作方案,成立8支整治小组,开展对乱摆卖、乱张贴、乱扔吐、乱堆放、乱拉挂和乱搭建等“六乱”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采取“定地段、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四定方法,加强巡查和监控。

  现在的马福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0米长的禾村仔路已经实现了硬底化,可以通过一辆小汽车。而以前这里是一条“羊肠小道”,连摩托车都没办法通过,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居民苦不堪言。让附近居民开心的还有一个新建的禾村仔休闲公园,崭新的运动设施、美丽的景观树,处处显露生机。公园的前身是一片闲置地,杂草丛生、四害滋生让路过的人避而远之,现在公园已经变成了社区里人气最旺的场所。“公园就在家门口,早晨、晚上都有很多中老年人和小孩到这里运动,很热闹。”陈先生在马福社区住了5年,看到社区的变化,他表示很开心。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