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言,实干有声。
初冬时节,走进地处南海之滨的阳西县,处处升腾着只争朝夕、实干苦干的热浪。在产业园区、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处处都是“干劲”,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脉搏越跳越有力;在乡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镇村按下“美颜键”,一批辨识度高、别具特色的网红地、打卡点接连涌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业知名品牌不断擦亮,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近两年来,阳西县踏准时代节拍、拥抱历史机遇,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向新而行做强特色产业,向优而行打造营商沃土,向内而行激活改革动力,向绿而行厚植生态底色,向民而行提升幸福成色,一路攻坚,全力抓典型、作示范,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绘就一幅产业兴旺、景美人和、协调发展的幸福画卷。
今年,阳西成功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入选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中获评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一项一项荣誉见证了阳西的实干实绩,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写下生动注脚。
向新而行,借势而进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动能
阳西山海兼优,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阳西县领导谋定而动,将产业布局和升级作为强劲引擎,着力打造“1+3+X”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形成了山海同频、城乡同步的良好发展格局。
打造一个千亿级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阳西县是广东省能源大县和新能源基地,能源产业总装机容量超15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投产430万千瓦,青洲五、六、七300万千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预计2026年全部投产,将建成全国最大县域海上风电生产基地。
壮大健康食品、临港工业、现代农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健康食品产业集聚发展。阳西持续擦亮“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金字招牌,阳江阳西产业园区集聚了卡夫亨氏、丰益国际等世界500强和厨邦、致美斋等中国十大调味品品牌。已落户调味品产能413万吨,约占世界的1/6、全国的1/5,成为全国产业聚集度最高的调味品产业基地,入选全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和(调味品)特色产业园,先后六年获评全省优秀园区。前三季度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同比增长17.9%;规上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20%。
临港工业加快推进。凤凰岭矿区一期已具备投产条件、二期扎实推进;丰头港F1-F5泊位加快建设,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5000万吨。谋划绿能制造产业园,新引进总投资超110亿元的宝武绿色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助力阳江打造“绿能之都”。
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建有深水网箱660口,渔业年产量48万吨,居全省县级第一。建成全省最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商品海水鱼苗年产量27.6亿尾。推动“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研发建成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深海养殖平台“明渔一号”,单台养殖水体可达1.75万立方米,连续两年成功试养,今年规模化养殖5000立方米,收获金鲳鱼8万斤。
发展若干个特色产业集群——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争取专项债券、央企助力等方式广筹资金,推进桐油山、东水山两条旅游示范带建设。优化提升“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沙扒镇前海湾椰风海韵营地;建成“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利用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携程度假农庄。国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45亿元。
刀剪帽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帽袋产业入园,目前全行业日产帽子50万顶,年产值12亿元。
做强“土特产”,落实联农带农
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实现方式
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阳西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做优做强“土特产”文章,落实“联农带农”机制,成立强镇富村公司52家,推进省“社村”合作助力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干部待遇挂钩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取得良好成效。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4年全县138个行政村(含渔委会)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7426万元,是2022年的1.6倍;预计2024年底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20万元。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分选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种植荔枝、百香果、圣女果等多种畅销水果和经济农作物,是阳西县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该合作社首创“技术合作”“资金入股”“就业增收”“品牌带动”4种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种植规模5万多亩,预计2024年共生产优质果蔬产品3000多万斤,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超过1亿多元,带动1000户社员农户增收致富,促进社员人均增收超 5万元。
种植户陈拾告诉记者,他以劳动力入股合作社,每个月能获得3000元工资收入,还享受合作社分红。同样受益的还有种植户梁启顺,他今年种植的百香果和毛豆长势喜人,预计能带来超30万元收入。
绿色食品以“硒”为贵,阳西更以“硒”为傲,天然富硒土壤占县域面积超37%。日前,阳西县新墟镇东水村7416亩地块被中国地质学会认定为天然富硒土地(是第四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的富硒地块里含量最多的地块),成为阳江市及阳西县第二块经国家级认定的富硒土地,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优势。依托宝贵的资源,阳西县大力发展富硒品牌特色产业,打响了富硒米、富硒茶、富硒番薯等品牌产品,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广东省首个数字农业示范县,阳西县紧抓“数字阳西”建设有利契机,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的“三端”数字化发展,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2023年,塘口镇周南村以管理服务入股的阳江市周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通过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形式,将周南村的蜂蜜、番薯等富硒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周南村村集体收入从2022年的10.51万元,预计增加至2024年33.07万元。
深化改革,汇聚合力
创新增效开新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阳西县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做法。
一方面,探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成式改革。阳西医共体、农村集体经济等改革案例获省市推广。阳西县率先以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广东“双百行动”中首个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西教育集团,打造城乡教共体,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省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直通车”机制、财政管理体制等,完善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向基层放权赋能、松绑减负。开展“营商环境年”行动,建立健全“1+3+N”政策体系,积极创建省信用县。
另一方面,实施整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谋划总投资额超97亿的34个重点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5万亩,腾退建设用地超4000亩。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阳西县把动员社会力量作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构建群策群力新格局。
一方面,发挥各类企业作用。积极对接中交四航局等5家重点建筑业央企,建立“公益+微利”项目库,入库项目112个、总投资55亿元,已完工24个,并示范带动25家本地建筑企业、79家民企结对帮扶镇村,形成“央企带动、国企参与、民企跟进”的良好局面。阳西已落实央企助力项目57个,为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开展金融支持专项行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等关键领域,1-9月全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1亿元,同比增长24.21%,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关键作用,紧密结合阳西实际,精心谋划《因地制宜向内挖潜壮大发展阳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等4个课题,助力阳西高质量发展。
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才能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阳西县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42套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已吸引两批17名高层次人才入住。
逐绿而行,向民而生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过程中,阳西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增进民生福祉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让广大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抓典型镇村建设。今年通过争取上级债券、央企助力、本级资金投入镇村建设,沙扒镇小城市培育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圩镇功能重构和乡村再造稳步推进,全县8个镇均已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
——抓人居环境建设。连线连片打造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央企助力方式推进9条风貌示范带建设,狠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广泛推行“积分制”“红黑榜”、以奖代补等机制,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乡风貌。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全县各自然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超99%。
——抓县域绿化美化。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县城,今年新增植树12万株,凝聚社会力量扩绿、兴绿、护绿,让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同时,阳西县以入选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为抓手——近三年谋划政府投资项目67个、总投资110亿元,丹江“一河两岸”、西湖社区邻里中心、山水华庭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已动工建设。
以开展“双百行动”为契机——打造广东二师等3个“外引型”教联体,成立省内首个“双百行动”乡村教育集团;建成阳西一中附属实验学校等9个“内联型”教联体。
以创建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示范——全县公建村卫生站实现医保直报,近两年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排在全省第一。
以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为带动——持续完善养老服务,长者饭堂实现乡镇全覆盖,成功举办2024中国(阳江·阳西)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大会,银龄经济发展迈进快车道。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笃志前行,虽远必达。阳西县将乘势而上,在苦干实干中再创新业,为全省全市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探索更多的阳西经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