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要求,加快推进阳江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阳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制定《阳江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明确,立足阳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特殊情况,围绕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着力推进“五大工程、一支队伍”(海上安全气象保障示范工程、山区气象保障示范工程、行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绿美阳江”气象服务工程、公众气象防灾素质提升工程、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到2035年,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高效便捷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核心业务技术取得明显进步,观测更加精密智能,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气象实力更加雄厚,气象治理更加有效,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服务保障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包括六大任务。一是海上安全气象保障示范工程。依托院士工作站,建设重点实验室;打造阳江海上气象观测系统;提升近海海洋经济带气象保障能力;二是山区气象保障示范工程。推进“村村有观测”建设;建立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强化雷达自适应协同监测技术研究及数据融合应用,同时开展S波段天气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探空雷达等协同监测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的超精细时空分辨率、无缝隙、全覆盖监测,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三是行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建设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推进多源场景化服务,提升重点行业气象保障能力;四是“绿美阳江”气象服务工程。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监测研究;完善阳春“岭南·生态康养胜地”建设;创建阳江特色农优产品“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称号;五是公众气象防灾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曾庆存气象科学馆”,打造以海洋经济研究为中心,引进省各类实验室,在曾庆存气象科学馆设立分中心;建设“阳春市自然灾害科普教育中心”,提高自然灾害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能力;推进公共服务个性化发展,加强“阳江天气”新媒体科普品牌建设,运用互联网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参与度和覆盖面;六是培养高质量气象科技人才。开放协同,联合攻坚气象核心技术;实施气象引才育才用才计划,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气象科技攻关,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建立高效协作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阳江地区气象科技人才创新高地,提升我市气象创新能力水平。
四、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协调保障,健全规章体系,强化财政保障,共同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