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网上办事
大厅阳江分厅建设2016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阳府办函〔2016〕26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阳江分厅建设2016年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管局)反映。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6月21日
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阳江分厅建设 2016年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及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的工作要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有效开展我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省的总体目标要求
通过一年的努力,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个提升、两个拓展、三个突破”目标。“一个提升”,即实现网上办事“三率一数”全面提升,2016年全省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50%以上,上网办理率达50%以上,网上办结率达40%以上,70%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办理次数不超过1次,20%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实现零次跑动,逐步实现全省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域办理。“两个拓展”,即在网上办事手机版应用上,拓展工商、税务、质监等面向企业的服务事项,以及教育服务、医疗卫生、婚姻登记、劳动就业、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服务事项移动办理;在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应用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和个性化服务推送领域,真正实现主动式、智慧化服务。“三个突破”,在政府服务大数据库建设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初步建立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支撑各部门网上办事应用;在一网式主题服务上取得新突破,以主题服务为导向,探索整合优化关联许可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实现前台多事项一表式申办受理,后台多部门一站式并联办理,逐步建立统一的投资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事项、社会服务事项等“一门式”服务入口;在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公共服务线上线下管理一体化、规范化运作,重点推进县(市、区)、镇(街)两级基层办事服务支撑能力提升,逐步实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
二、市级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目标
市级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50%以上,上网办理率达50%以上,网上办结率达40%以上,80%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办理次数不超过1次,10%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实现零次跑动。接入省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20%以上面向个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手机办理,鼓励涉及民生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和手机办理。企业专属网页开通用户超过10%,市民个人网页开通用户超过10%。
三、各县(市、区)建设目标
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35%以上,上网办理率达 35%以上,网上办结率达30%以上,50%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办理次数不超过1次,5%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实现零次跑动。争取企业专属网页开通比例超过10%,市民个人网页开通比例超过10%。20%以上面向个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手机办理,鼓励涉及民生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和手机办理。创新“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实现实体办事大厅后台业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分厅系统无缝对接,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延伸到村(居)。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优化完善四级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按照省的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基础上扩展应用,支撑“一门式、一网式”办理。加快开发完善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市县镇村四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事项标准动态管理(11月底前完成)。构建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居民身份证号为个人办事唯一标识,以社会信用代码为企业办事唯一标识,逐步整合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不同渠道用户认证,实现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服务”,大幅提高网上办事服务的便捷性;推广应用全省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逐步整合已建系统存量账户,推动已建系统新账户和新建系统统一使用省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编办、市政管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二)加强与省主厅与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部署和应用省网上办事大厅数据监测系统,完成与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按照全省统一的办事数据交换规范要求,及时提供办事全过程数据(11月底前完成)。推进账户实名工作,按照全省统一规范要求,完善、推进市、县级分厅接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推进和实现市、县级部门业务系统接入。(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
(三)加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应用。根据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管理办法,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标明可供共享的信息名称、数据格式、提供方式、共享条件、提供单位和更新时限等。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支持业务协同。(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编办、市政管局牵头负责。
(四)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按照省编办的统一要求,加快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结合标准化工作推动申办材料简化,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对县镇村标准化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分部门推进编写和录入标准,加快录入进度,提高编写质量,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县镇村四级标准编写录入工作;组织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关联事项主题服务梳理,明晰每个主题中各事项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及业务标准,理清各事项办理的前后置关系,整合优化相关审批或服务事项的业务表单和申报材料,推动实现一表制网上申办,编制全市四级网上办事事项目录,为实现“一门式、一网式”网上办事服务夯实基础;组织开展网上办事主题应用试点,选择有条件的部门开展主题应用试点,选择有条件的镇村开展基层网上办事应用试点。(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政管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五)建设“ 一门式” 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在现有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管理系统上,拓展建设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优化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能力,实现“一网受理、分类审批、限时办结”。加快与部门审批系统、目录管理系统、电子证照的对接及调试,实现系统互通、业务联动、实时监控。逐步建立统一的投资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事项、社会服务事项等“一门式”服务入口。(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编办、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六)拓展手机版办事能力。按照省的建设规范建设手机版网上办事大厅并进一步拓展办事能力,把手机可办业务接入省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重点推动交通、税务、教育、户籍等业务接入,丰富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内容,开发第三方接入能力,拓展移动办事渠道。建立网上办事大厅移动业务运行管理办法,配套开发监控应用,保障已接入的手机办理事项稳定运行。(12月底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七)推广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应用。推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主厅、省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电子证照库等系统的对接,为网上办事提供材料及信息支持。在全市推广“两页”系统,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拓展特色服务,重点发展招商引资、立项审批、税务服务、通关贸易等涉企事项,实现信息个性化推送及日常提醒服务。(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政管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八)部署应用省政务电子证照系统。按照省的规范建设部署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推动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电子证照信息数据的共享互认应用。在省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编制2016年政务电子证照服务目录,完善政务电子证照通用目录,重点围绕民生服务、投资审批、工商登记等领域,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在业务审批过程中应用电子证照。(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编办、市政管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九)加快推进省网上办事大厅效能监督工作。严格开展网上办事绩效考评,建立健全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的办事督查机制和信息公开、投诉举报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加快推进效能监督系统建设,推动网上统一申办平台与其无缝对接,实现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办、受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制定效能监督系统建设规范及技术标准,指导各地效能监督系统建设,实现互联互通。(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编办、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十)完善部门网上办事窗口内部监督功能。市直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效能监督建设,梳理本部门进驻市网上办事大厅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及时向市政管局提出效能监督的具体建设需求,实现网上办事和效能监督的自动预警;全流程监管网上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过程,实现部门、处室和岗位的管理,切实履行本部门效能建设方面的监督检查职能;积极办理业务投诉、效能投诉系统和有关主管部门转来的网上咨询投诉,按要求及时向群众和有关部门反馈情况。(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编办、市直各部门牵头负责。
(十一)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到基层。创新“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实现实体办事大厅后台业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分厅系统无缝对接,可将“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延伸到村(居),进一步扩展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四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把网上办事延伸到基层。(12月底前完成)
此项工作由市政管局、市财政局、市编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
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落实,进一步充实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技术和建设管理力量。要按照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要求和市分厅的建设工作方案,制定2016年县(市、区)分厅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县(市、区)部门窗口建设要求,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落实工作任务,明确本部门的人员和职责,积极开展网上办事。各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要健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有关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协调。市财政安排好建设经费,确保资金落实、发挥实效。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集约化原则,加强经费保障,加大人力投入,支持本级网上办事分厅建设。
(二)完善监督检查,接受群众监督
完善内外部“一体化”监督检查机制。效能监督主管部门要加强效能建设的监督问责,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省网上办事大厅效能监督建设职责;各级监察部门要对职能部门效能监督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对效能建设方面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效能监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肃问责并予以通报。各地、各部门将本单位网上办事大厅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报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网建办”,设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网建办汇总梳理后上报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通报,通报同时抄送相关部门的分管市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参照省的做法,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现场会,对各地各部门网上办事工作进行评估排名,根据各单位完成任务情况采取通报表扬、通报批评、下达整改通知、召集督查见面会、实施问责等措施。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
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开展网上办事大厅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提升平台的安全保障能力。贯彻落实省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完善技术防范、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规范网上办事大厅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切实保护信息安全以及公民个人隐私。
(四)加强宣传推广,拓展深化应用
加大网上办事大厅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各类平面媒体、公共服务场所等方式向群众主动推荐使用网上办事大厅,提高群众对网上办事大厅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各地各部门要借鉴网上购物便捷、人性化的经验做法,利用互联网实时、在线的特点,在全省逐步推行网上办事过程中的智能在线咨询服务,提升网上办事的用户体验,有效推广网上办事大厅应用。
附件:1. 名词解释
2. 阳江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名词解释
1. 两页开通用户数:
企业专属网页开通比例:开通企业专属网页的工商注册企业数占全市工商注册企业的比例。
市民个人网页开通用户数:开通市民个人网页的人数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例。
2. 网上全流程办理率:指网上全流程办理的事项数占进驻网上办事大厅事项总数的比率。
3. 上网办理率:指上网申办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率。
4. 网上办结率:指网上全流程办理并办结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率。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