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阳江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
建设方案的通知
阳府办〔2012〕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阳江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水务局反映。
二○一二年七月三十日
阳江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海堤达标加固建设的决定》和《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阳发〔2011〕16号)精神,大力推进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粤发〔2011〕9号文和阳发〔2011〕16号文精神,围绕2020年前基本建成我市人水和谐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突出防潮安全、民生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水利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目标”推进海堤除险加固加固达标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建设任务。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总体上按防洪(潮)能力达20年一遇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对保护耕地5万亩以上且鱼塘面积大于2万亩的堤围防御风暴潮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力争到2014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面完成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任务,项目通过销号验收。
二、投资规模
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项目共15宗,建设堤长197.49公里,总投资约9.953亿元(不含大中型穿堤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包括5万亩以上海堤工程2宗、建设堤长61.58公里,约需投资3.119亿元;1~5万亩海堤工程13宗、建设堤长135.91公里,约需投资6.834亿元,其中2011年~2013年约需投资5.972亿元。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投资主要以省级为主,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支持力度,具体补助政策另行研究制订。
三、实施步骤
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按照先急后缓、民生工程优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加以推进。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动员部署,启动实施。
1、动员部署。开展现状调查和评估,摸清我市重点海堤病险隐患主要情况;加快我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力度,研究和配套相关政策。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市与县(区)签订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启动实施。我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要在2011年10月启动实施;各县(区)要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力争更多项目今年汛后开工建设。
第二阶段(2012年):分批推进,初见成效。到2012年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30%以上。
第三阶段(2013年):全面推进,大见成效。到2013年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60%以上。
第四阶段(2014年):继续推进,基本完成。到2014年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90%以上,加固达标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第五阶段(2015年):工程扫尾、验收总结。到2015年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100%,全部项目完成销号验收。
四、加快前期工作
(一)优化设计方案
各县(区)要结合海堤所在地形、海岸线情况,因地制宜,研究结合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生态防护措施,科学合理制定除险加固方案,降低海堤工程造价。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由市农林局牵头负责,做好包括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种植等海岸线林业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沿海地区防护林、红树林工程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有关区域防洪(潮)的能力,优化海岸线生态,美化城乡环境。
(二)加快前期工作
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县(区)要切实采取措施,确保设计质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2009年8月,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广东省阳江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规划报告》(报批稿), 2009年9月3日省水利厅对该《规划报告》提出了审查意见,并以粤水规计〔2009〕98号文报省发展改革委立项审批。2010年7月16日省发展改革委已经省政府同意复函市政府,同意支持我市继续开展前期工作。经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近省发展改革委已同意,纳入规划内的捍卫5万亩以上的海堤加固达标工程项目,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发展改革委按程序组织审批;纳入规划内1~5万亩的海堤加固达标工程项目,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打捆,直接进行初步设计,经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审核后,由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级水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概算不得超过省审核的概算投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为我市“十二五”期间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投资大,任务重,时间紧。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为加强对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的领导,已成立以魏宏广市长为组长的阳江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县(区)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快解决工程建设有关重要问题,顺利推进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组织辖区内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落实责任
参照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做法,由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所在地方政府行政主要责任人,把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对进度严重滞后、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发生重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市水务局对建设进度滞后、存在问题较多的工程,向所在地政府发出责任告知书,并按规定采取惩罚措施。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资金投入是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九号文件、中央和省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发挥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益资金和水利规费政策等。二是市、县(区)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吸纳社会资金,如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大力推行BT融资建设模式等,加快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
(四)加强建设管理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稽察工作,加强对招标投标、设计变更、计划资金安排和使用、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做到建设一宗,完成一宗,验收一宗,发挥效益一宗。
(五)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工程建设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质量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基建程序,进一步落实水利基建工程建设管理“三制”;加强对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审计、稽察、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省基本建设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建设阳光工程。
(六)严格奖惩制度
参照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做法,对到期未按照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暂停审查、审批该地区新的水利基建项目(应急抢险项目和列入中央专项规划的项目除外),暂停该地区省级水利投资补助计划安排,取消该地区省级水利竞争性资金的申请资格。各地建立相应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
(七)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宣传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加快我市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使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八)加强建后管护
各地要坚持建管并重,及时研究建立海堤工程长效运行机制,落实管护单位、人员和经费,确保海堤除险加固效益长期发挥。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