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绿色发展助推富美阳江建设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1-20 09:0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粤建40阳江篇——

 

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绿色发展助推富美阳江建设

广东建设报记者 柳时强 通讯员 关丽娜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阳江撤县建市;1988年2月10日,阳江市委、市政府举行挂牌揭幕仪式,宣告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运作。弹指间,阳江已走过了30年峥嵘岁月。在阳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正确指导下,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阳江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以海兴市、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的战略部署,深入剖析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强住房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聚焦发力,为广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至2017年底,阳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9.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69.0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1%,城镇化发展迅速;互联网光纤线路普及率不断增长,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率为39.16%,人居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突出规划引领  展示亀城风貌特色

新时代呼唤新的高水平的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切实增强城市系统性、整体性和生长性。阳江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前瞻性地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等工作,突出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积极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指导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已经编制完成《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阳江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及《阳江市长洲岛分区规划》。在专项规划编制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底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阳江还将争取2019年底完成阳江市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阳江加强城市设计,突出历史传承,展示亀城特色,彰显城市整体风貌,已完成城南新区中轴线、高铁商贸区等区域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正继续推动滨海新城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指导阳东区抓紧开展雅韶等片区城市设计编制,进一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富有活力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阳江已制定了《阳江市城市管理技术规定》,正开展《阳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及《阳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指引》编制工作,同时启动“多规合一”平台搭建及规划编制,建立多规互融、联动监督机制,力争“一张蓝图干到底

提升功能品质 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近年来,阳江不断加大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新型城镇化规划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各副中心及中心镇聚集能力不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深茂铁路阳江段已建成通车,沈海高速扩建工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等一批对外交通设施正在加快推进,初步构成了“公路、铁路、机场、水运”互补、层次分明的综合外部交通设施体系。城市快速路网正在建设,形成了“三横四纵”的城市内部交通体系。此外,阳江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防灾能力明显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阳江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党组高度重视省定贫困村整治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及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以来,先后13次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省定贫困村整治创建新农村工作及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方面,阳江起草了《阳江市村庄住宅建设管理意见》《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市、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市住房规划建设局、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全面加快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关于同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及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17年底完成阳江市8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编制工作,20户以上自然村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这两件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亲自推进的“关键小事”,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阳江市已按省的要求完成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全市36个镇和2个街道(不含市区)共建成49个生活垃圾中转站,全市8363条自然村均按要求配置了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点。逐步形成了“村收集、专业公司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厕所革命”方面,出台了《阳江市“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18—2020年各年度新建(提升改造)乡村厕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等各类厕所建设目标和职责分工。为便于部门管理和群众查找、使用厕所,住房城乡建设部研发了“城市公厕云平台”及客户端APP。今年7月6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市直及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参加了“城市公厕云平台”培训。

坚持提质强管,引导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7年4月中旬制定质量提升方案以来,阳江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以省住建厅的质量统计平台为依托,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拟逐步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二是提升建筑施工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行为规范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新开工报监工地未使用网上安全评价平台的一律不给予竣工验收。并要求今年实行新报监的项目要求安装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017年3月,阳江通过国家创卫城市认定,7月份开始,阳江对工地按“创文明城市标准”进行检查、巡查,2018年以来对在建工地的环境卫生、扬尘污染防治和城市考核的工作常态化来抓,严格控制“6个100%”。

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阳江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大力推进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建筑环境品质,逐步形成了绿色建设体系。

阳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作的监管机制,强化对新建项目的把关,逐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取得实效。先后发布实施《阳江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阳江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我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促进建设项目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细则》《阳江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规划》《阳江市装配式建筑2017-2025年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9月,全市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876.49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完成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并开工建设共92项,建筑面积201.34万平方米,完成阳江市公共资源交交易中心项目(旧楼改造及新建配套工程)、阳江市汽车客运站场内装修改造工程等公建及一批民用居住建筑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389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有海陵区皇冠假日酒店、华邑酒店等雨水回收系统;阳西县御景温泉酒店利用地热能,使用温泉水供应酒店洗浴。阳江市第一中学、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市妇幼保健院、阳西县人民医院等一批学校宿舍和医院大楼,新建的大部分联排住宅、自建私人住宅基本上自行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多渠道保障,切实满足住房困难家庭居住需求

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切实履行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的主导职责,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住房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阳江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需定建”原则,多渠道筹集保障性房源

阳江公租房续建项目为阳东区惠民安居工程(三期)及海陵区公共租赁住房(三期)项目,分别已基本建成100套,完成率100%;120套已完成地下室主体工程建设,完成率40%;2018年底前,阳江市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的政府投资公租房(不含已依照规定盘活的公租房)的分配已完成95.48%;市各县(市、区)已完全解决公租房竣工验收备案一年以上未分配、因配套设施不全影响交付使用等问题。

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分别建立健全以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采取市对省负责,各县(市、区)对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任务,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并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履行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的情况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考核内容。阳江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工作进展督导小组通过每月一报表等具体措施,定期对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督促。通过发现问题→通报问题→约谈主要职能部门→问责主要责任人这一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工作职责和工作效能得到切实加强。

“百年大计、质量为先”,阳江市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强化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规划科学,设计合理,严格政策、优化设计、推广节能环保,严把保障性住房质量关,切实维护广大租户利益。

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作为滨海城市,阳江房地产开发市场伴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繁荣,开发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开发项目与日俱增,碧桂园、保利、恒大、绿地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都先后入驻阳江市开发。目前,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79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3家,三级资质企业43家,四级资质企业126家,暂定资质企业307家。房地产从住宅单一产品为主的开发模式,逐步向住宅地产、商业、旅游地产等多元化发展,房地产产品越来越丰富、产品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目前,阳江成立国有住房租赁企业—阳江市恒财住房租赁经营有限公司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并开发试运营。多主体发力,重点构建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全市各地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物业服务行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全市物业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优质物业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星级物业服务企业不断增多,物业管理市场环境日趋成熟,市场管理稳步提升。据统计,全市现有在本地实施物业管理并已备案的物业服务企业203家,物业管理区域(项目)432个,管理建筑面积2396万平方米;已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小区38个。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群众,近年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始终坚持房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房产管理服务这一方向,开拓创新,通过系统应用有效改变传统的房产业务办理和市场管理模式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全周期管理,该局于2017年起对住建网签系统进行升级建设,升级后,住建网签管理系统已涵盖房地产市场全过程管理。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