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2009年以来,临床用血出现紧张,互助献血才成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但在执行中,互助献血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互助献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容易产生非法血液买卖,增加血液安全风险,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人情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激化了医患矛盾,人民群众对此颇有意见。因此,今年初要求全国各省份都要在3月底前停止互助献血。
不同于其他大城市地区,我市互助献血从未被当作缓解用血紧张的“救命稻草和济世良药”,而是作为无偿献血的补充方式良性开展,因此,我市未发现市民利用无偿献血从事违法活动的情况。
停止互助献血之后,针对患者所担心的因停止互助献血导致的短期供血不足以及临床用血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双重压力,市卫生计生局主动想方法、找路子,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关键是在“开源”“节流”上下足了功夫。
“开源”:增加采血点,加大团体献血招募力度
“近期,尽快做好市人民广场献血屋的升级改造,改善献血环境,全方位提升献血服务水平和献血者满意度。”据市献血办负责人介绍,为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本市将增加新的采血点以增加总采血量,今年规划在阳东、阳春各增设一个采血点,升级改造阳西献血屋,下一步争取政府支持择机在城南片区开展献血业务。
该负责人透露,我市将加大团体献血招募力度,重点组织政府机关直属单位、高等院校、部队官兵、医务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献血。分别举办各种主题团体招募活动,并将主题献血活动长期固定化,号召和组织更多团体单位参加无偿献血,努力提高团体献血的比例,并扩大应急献血者队伍。另外,市中心血站在保证街头采血点工作时间的同时,主动协调安排好团体无偿献血的采集工作,对组织5人以上的团体献血,血站提供上门采血服务。
“现在虽然停止了互助献血,但不是停止动员献血,而是要求医务工作者更要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献血。”在3月23日召开的全市医政工作会议上,市卫生计生局负责人强调,要做好医院医务人员的思想动员,通过医务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要在医院开展团体无偿献血招募,在规模大的医院设置采血登记点,直接招募献血者。同时,市献血办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科学知识, 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主动参加无偿献血。
“节流”: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在血液供应依旧紧张的情况下,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掌握血液输注适应症,按照轻重缓急,实施精准化保障供应,确保临床用血供需基本平衡;大力推广微创手术和术中自体血回收等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市卫生计生局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停止互助献血后临床用血管理应对工作方案,制定应急用血预案,在保证危急重症抢救用血的情况下,按照血液资源保障能力,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合理调控用血。市中心血站要优先保障各级医院急救用血,尤其是孕产妇、儿童等危重病人的用血必须保证。
无偿献血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城市文明的公益事业。市献血办在此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用您的爱心为病榻上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