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为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近日,国家统计局阳江调查队对全市5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步提升,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格局,服务粮食安全作用突出,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1年,阳江市培育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082个(家),较2020年增加368个(家),同比增长4.2%。其中,开展粮食生产种植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1322个(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集约化、专业化特征,经营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较高,已成为全市粮食增产、稳产的生力军。
“我市通过培育一批专业化、高效益、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粮食安全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国家统计局阳江调查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本次调研为例,5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共有30户种植粮食作物,2021年种植粮食面积约1.9万亩,户均种植约617.3亩,户均亩产约388.3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水平高39.4公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种植规模大、产出高的优势,成为粮食安全新的重要“防护墙”。
近五年来,我市大力培育高效益“领跑者”,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全市共培育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8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20年至2021年,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经营主体分别有91家、60家、21家;全市共有家庭农场7010个,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2个;市级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个,主营收入149.8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品牌、资金优势,在带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兴旺上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以澳洲坚果产业为主的阳春澳洲坚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水产品养殖加工为主的阳西县顺欣渔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农业产业强镇实施主体为主的阳东大八益智产业化联合体……我市着重发展强效应主体,加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吸纳就业、带动创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2021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39万户农户增收创收,户均增收5161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3.2万户,户均增收8433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2.5万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我市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支撑。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农产品销路、用工、生产、融资的困难,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隐忧,都制约着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提质。”上述负责人指出,产品有销路、技术有指导、生产有保障、政策有扶持,成为当下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期盼。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