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用心为村民办点实事
——记建行阳春支行驻村第一书记的最后一班岗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苏越 时间:2022-07-07 09:00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中和村位于阳春市河镇,是广东省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也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2021年7月1日,建行阳春市支行59岁的何文飞同志前去河镇中和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对中和村印象深刻。他翻看了中和村的资料,该村地处山区,山多地少且交通不便,没有企业到村投资建厂,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荒山出租,年收入只有2万元。“这个乡村要振兴,难啊!”何文飞深深感慨!

  越是贫穷的地方就越要振兴,不能拖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后腿!为了摸清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何文飞随即开始了“大走访”活动,由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带队,逐户走访中和村村民,了解村民特别是返贫监测对象面临的现实困难,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方式,由村两委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积极协助其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何文飞意识到,要彻底改变中和村落后的状态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为此,他提议在村内开展“双培双带”“农村党员学科技”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员带领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广泛征集承诺事项“处方”,听取广大群众对村内事项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何文飞了解到,中和村耕地总面积1996亩,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村民主要靠种植茶叶、砂仁和坚果等山地作物为生。为了帮助当地茶农、果农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何文飞又去到农户家里讲起了金融知识,一户户制定金融支持方案。

  2022年4月,中和村向阳春市政府申报建设一幢商业楼,一部分出租给村民做销售农资、农产品商铺,方便当地村民采购、出售农资、农产品,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和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部分楼层建成出租房,帮助边远山村出镇读书学生和家长解决住宿问题。可是,建楼预算超过60万元,除去政府提供部分资金外,村委会承担的资金就相当于村集体8年的经济收入。为了减轻村内负担,何文飞数十次走访爱心企业和单位,为大楼筹集了7.2万元的建设资金。接着,何文飞又向支行提出10万元的帮扶资金申请。

  “今年我就要退休了,在这最后一班岗上帮不了村民多少大忙,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一些吧。再过一年,中和村的情况就会好很多了,到时候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的帽子也会摘下来!”何文飞充满信心地说道。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