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非遗知多少”—— 阳江风筝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4-08 12:0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图片

  中国风筝有“南鹞北鸢”之分,阳江风筝是“南鹞”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据《阳江县志》(清·嘉庆十七年版、清·道光二年版)等文献记载,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古朴精湛,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经民间艺人代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阳江风筝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历代阳江风筝制作艺人一直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风筝,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都具有其独特的规格尺寸和工艺绝技。阳江风筝以“造型别致、工艺精巧、绘制精美、色彩鲜艳、放飞技高、生猛灵活、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而闻名于世。

  阳江风筝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多彩,造型千姿百态,题材多以花、鸟、虫、鱼、兽等动物及以神话、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为主,绘画风格以写意中国画为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阳江风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

  1、“灵芝风筝”,是阳江最具特色的传统风筝,它取材于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为救许仙盗灵芝草的故事,其椭圆形造型独一无二,结构严谨、合理,顶端架一张藤弓,随着风速的不同,筝声时而徐缓低鸣,时而尖声促叫,时而悠扬婉转,是名副其实的“风筝”,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存世的带完整筝鸣器(藤弓)和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1990年在淮坊第七届国际风筝会上,被评选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

  2、“龙(百足)风筝”,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以及放飞时所产生的神形兼备的极佳效果,被誉为“阳江活龙”;

  3、“崖鹰风筝”,也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以及独特的放飞技艺(可群飞、树飞),能达以假乱真的效果,深受风筝制作师傅和观众的喜爱和褒扬。

  阳江地区重阳放鹞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自古至今都是阳江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其对该地区人民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取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是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阳江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为研究阳江的历史、文化、生产力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截至目前。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梁治昂、梁玉泉、阮权、阮加培(已逝)、梁汝兴(已逝)、冯光(已逝)等。

  2006年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列入阳江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