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到底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近三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简政放权,增添市场活力。
“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市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由市编办牵头,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翻箱倒柜”、不留死角地全面清理,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及带有审批性质的日常管理事项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共涉及事项663项。2013年初,此轮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基本完成,市级保留审批事项386项(含省下放88项),调整审批事项277项,其中取消166项、下放89项、转移22项,调整率达48%。各县(市、区)的调整比例均超过省要求的40%。
在改革中,许多行政审批事项得到精简,办证的高效率让初次来阳江开办酒店的相关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开酒店一般都需要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酒店零售许可证》,如今我们在阳江只需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即可,减少了准备资料的时间和办证时间。”他说。
去年,我市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6项,取消9项备案。“虽然数量不多,但分量重。因为好改的、容易改的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容易受部门利益的影响。”该负责人举例道,其中有一项备案涉及到外来施工企业到住建部门备案,这项备案实质上也是一道门槛。该负责人认为,应通过取消备案打破市场壁垒,吸引更多外来企业,激发市场活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去年,我市印发了《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市政府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对市政府各部门现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对于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各部门自行设定的,今年3月底前予以取消;对国家和省或市设定的,各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按程序上报。今后,任何部门不得在法律法规之外,设定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审批事项。今年内,市政府将清理后的行政审批事项以通用目录形式正式向社会公布。
去年12月,我市在借鉴浙江宁波、江苏无锡两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阳江市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及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式。目前,包括市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等在内的11个单位,作为首批试点,成立单独设置的“行政审批科”,整合部门内的审批事项,实行一个平台集中审批,并“整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简单事项和一般事项100%在窗口直接办理。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实施自由裁量权过大,同一事项不同地区标准不一,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办理的程序差别很大,个别地区和部门甚至违法增设申请程序、条件,额外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等情况时有发生,对申请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市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借助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打通各个部门的审批系统,并统一监管审批进度和流程。让前来办事的企业或个人看到政府改革的决心,让改革释放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