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方主体积极参与,阳江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狠抓制度服务保障,有效发挥社会组织资源整合优势,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彰显社会责任。
一、健机制,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力量
一是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将凌乱分散的社会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快、种类多、领域广、动态性强的特点,示范引领社会组织及其会员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了“党建+社工+志愿者”“党建+快递民生”“党建+孵化”等系列社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品牌。二是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引导。在“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启动后,阳江市民政局积极研究制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领导小组,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协调对接,定期研究社会组织帮扶工作,多渠道激活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效能。三是突出重点,重点抓住帮扶农业、农村、农民及实现乡村振兴两个重要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做好动员引导、沟通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筛选出了一批综合实力强、参与意愿高的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资源向乡村流动。
二、架平台,推动社会组织精准发力
一是坚持“精准对接”原则,积极发挥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凝聚作用,搭建互助交流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人才充足、资源丰富等优势,将社会组织资源精准导入县、镇、村,积极规范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供人才、科技、标准、资金支持,参与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风貌提升、数字乡村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积极打造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深厚助力,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挖掘乡村名特优产品,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已成功帮助36个行政村、43家社会组织实现结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三是动员引导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聚焦“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走访关爱、农村养老、矛盾调解等服务,打造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慈善事业品牌,传递民生温度,兜牢幸福底线。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关爱贫困、残疾人、特殊儿童服务等乡村振兴及社会帮扶工作项目48个,开展服务40余场,投入资金约3610万元,帮扶群众3.6万多人次。
三、强服务,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管理和规范发展是保障社会组织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阳江市民政局坚持服务为先,切实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一是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引导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协商民主建设。二是加强社会组织互助帮扶。以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为纽带,发挥发挥“以社带社”作用,通过以“老带新”“强带弱”等多种方式,拓宽社会组织资源获取渠道,促使各类社会组织在业务范围内形成整体合力,分工合作、有序参与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三是开展多样化培训,着力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专家授课、案例教学、参观学访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多样化、持续性培训,为社会组织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