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阳江把持续促进就业增收列为最为重要工作之一。
2024年,阳江市人社局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实施了“十大突破行动”,聚焦重点群体,开展多种形式扩岗措施,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实现了“两稳两增”:
两稳,一是主要指标稳中有升,包括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同比上升了4.04%,完成年度任务的118.18%;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6.94%、108.73%。二是重点群体基本稳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目标任务3.38个百分点。
两增,一是人力资源需求略有增加,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06,人力资源市场需求81482个,同比增加1.74%。二是社会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全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1232.84万人次,同比增加1.21%。
实施惠企政策,扩大就业岗位
一年来,阳江市人社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制定并实施了多项就业领域实施方案,牵头制定实施《阳江市“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旨在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为了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减压、稳岗扩岗,该局深入企业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三送”活动,推动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这些措施不仅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这在数据上得以体现:过去一年全市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达6958.43万元,惠及22405人次,在近几年处于较高水平;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50.9万元,惠及539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也继续实施,发放金额达1830.29万元,惠及11457家企业,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效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大盘
阳江市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大盘。
对于高校毕业生,阳江市人社局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和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深挖政策性岗位,吸纳1379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深入开展“人社局长千企行”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全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招聘会73场,进场企业1925家,提供岗位22581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541人次。开发见习岗位1738个,组织见习480人。全年发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2031.69万元,惠及3428人次。
该局还积极开展“1131”就业服务,对困难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群体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数据显示,2024年阳江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38%,有就业意向的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100%。
对于农民工及脱贫人口等群体,积极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促进脱贫人口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阳江,当前全市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实现就业17776人,就业率达94.83%。
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兜底帮扶,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621人,安置就业49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888.8万元,惠及2331人次。
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助力产业发展
为有效解决市场存在的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阳江市加强供需对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就业服务,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一年来,阳江市人社局积极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3场,进场企业5170家,提供岗位9.01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5万人次。
落实首席服务专员制度,认真开展“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活动,走访服务了237家重点用工企业251家次,及时解决企业反馈的用工问题,为此还举办了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32场。
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带领企业“走出去”,组织219家(次)市内科研机构与重点企业到贵阳、衡阳、湘潭、昆明、桂林、兰州和西安7地12高校开展产业引才活动,通过宣讲会、双选会和举办专项招聘会等形式,促进人才供需高效对接,为阳江合金材料、五金刀剪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年开展外出引才活动4次,提供岗位1652个,累计收到毕业生求职简历3366份。
在岁末年初等关键节点,开展阳江人社“惠企暖人心”活动,推出促进农民工有序返乡返岗、保障企业生产用工、加强求职招聘服务、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就业氛围五大方面16条惠企利民举措,切实做好 2024年春节前后农民工有序流动、保障企业生产用工等工作。
在劳动力端,阳江市人社局以技能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聚焦先进材料、绿色储能、装备制造和五金刀剪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产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140人次,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9.5%,全市新增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813人次。
鼓励创业激发新业态,培育就业增长点
一直以来,阳江市通过鼓励自主创业促就业,增加就业增长点。
一年来,不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制度,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创业载体平台带动就业。目前,全市共建成创业孵化基地9家,其中今年阳东、阳春新认定创业孵化基地共2家。
为支持自主创业,阳江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就业的潜力,促进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2024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笔394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63.85万元;全市促进创业2278人,带动就业8961人。
此外,用好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支持劳动者多路径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新路径、培育发展新动能。2024年全市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842.16万元,惠及11859人次。
“就业驿站+”系列活动
助就业服务提档升级
该局积极落实“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行动”,把就业驿站建设作为抓手,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在全省靠前制定出台就业驿站建设指引和管理制度,并已建成11个就业驿站,其中今年新建5个。
如何更好的发挥就业驿站作用?该局精心谋划,打造“就业驿站+”系列活动,把高质量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推动就业服务提档升级。
开展就业驿站+政策下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人社政策送到群众身边;开展就业驿站+招聘活动,举办针对性强、匹配效率高的小型化、精准化、专业化招聘活动;开展就业驿站+公益培训,如金坪社区就业驿站通过“沉浸夜市”形式开展点心制作免费培训体验课,提升个人技能。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就业驿站共开展就业服务活动73场次,收集招聘岗位1.75万个,共为8560人次提供服务,对重点群体实施就业服务4678人次,帮助实现就业409人。依托就业驿站平台,全市共举办7场人社政策宣传下基层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家门口”就业服务。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