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阳江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从“快反应、强监管、严执法、重宣传、抓督导”五个方面着力,扎实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强化涉疫医药用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监管覆盖,从快从严查处了一批涉疫医药用品违法案件,促进市场秩序稳定向好,保障群众防控用药安全。
一、快反应,着力强化组织领导。1月6日,省局部署专项行动以来,市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市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21个科室负责人参与的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设立综合协调、价监竞争、网络监管、执法检查等9个工作组,统筹调度安排;迅速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细化5类13项任务、6项保障措施,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局(分局)也建立相应领导机构,抽调执法检查力量,迅速推进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形成了领导挂帅、科室协同、上下联动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强监管,着力扩大检查覆盖。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盯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和质量反馈,整合价监、网监、质量、广告等执法检查力量,强化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全链条监管,扩大线上线下、城市农村监管覆盖。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6069人次,累计检查线下药店3665家次(农村地区1095家次)、商超1732家次(农村671家次)、药品批发企业21家次、医疗用品企业75家次、卫生站等基层医疗机构104家次,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7家次,线上第三方平台(网站、小程序、公众号)和网店615家次。在疫情高峰期,配合工信、发改、卫健等部门调运医用防控护口罩(N95/KN95)40多万只,抗原试剂盒17万盒,布洛芬缓释片(胶囊)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药品60多万片(粒),较好保障我市群众防控用药需求。
三、严执法,着力形成有效震慑。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线索收集,加强分析研判,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对发现涉疫防控医药用品中哄抬价格、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进行从严从快、精准有力打击。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办涉疫案件67宗,其中价格领域立案47宗、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立案14宗、广告监管领域立案3宗、质量监管领域立案3宗,已处罚案件数量(含已发行政处罚告知书案件)65宗,罚没17.94万元。我市1宗案件列为省局第二批公布10宗哄抬涉疫药品价格典型案例之一。通过精准有力的执法办案,对违法经营者产生有效的震慑,促进了市场秩序稳定好转。
四、重宣传,着力营造良好氛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发布稳价保质专项行动信息17篇,其中被中国质量网采用2篇、省市场监管简报3篇、市政府网站采用3篇。共编发工作简报22期,其中市局专班5期,各县(市、区)专班17期。落实定期信息报送制度,共向省局报送工作情况和案件统计情况23次,全市通报案件查办统计信息11期,向各县(市、区)转发政策法规指导信息58条次。通过微信工作群、上门送达等方式,累计发出价格提醒告诫书3063份、宣传资料1569份。通过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坚持以案释法、亮明监管红线,引导广大经营者加强诚信自律、依法合规经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警示效果。
五、抓督导,着力提升行动成效。建立落实市局领导挂点联系县(市、区)督导工作机制,指导帮助解决好专项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问题、重大案件实行分类指导、挂牌督办。专项行动期间,市局主要领导亲抓亲管,多次带头深入县(市、区)检查生产经营企业、零售药店检查工作,指导督促县(市、区)局抓好稳价保质行动各项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加强行动进展分析研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和思路,推动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市局班子有关领导先后多次带领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市、区)开展涉疫医药用品稳价保质行动进行督导检查。专项行动以来,市局领导、市局专班督导组到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45人次,指导督办案件2宗,指导推动县(市、区)解决案件线索关联复核等难点问题11起,不断深化巩固专项行动成效。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