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来源:本网 时间:2023-01-20 16:08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1月20日至2023年1月3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阳江市建设路208号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9500

联系电话:(0662)3315934

传  真:(0662)3311529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公路工程

建设单位

阳江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地点

项目起点为三丫联围海堤(北津村), 终点为平冈海堤(粱屋坑村)

环评机构

广东三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阳江雅韶至溪头段公路是广东省普通省道网规划S540 的一段,同时也是阳江中心城区“四横四纵”道路建设规划中的“横四线”。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是广东滨海公路中的一段,起于阳东区雅韶镇,接雅白线,跨北津航道,终于埠场镇山外东,与滨海公路阳江山外东至海陵大堤段及金平路一期终点相接,路线全长9.98 公里。本工程跨越北津航道设置北津港特大桥,桥梁总长4076.5m,用海范围长度约3.78km,涉海范围全部采用桥梁结构通过,属北津港特大桥的一部分。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悬浇变高连续刚构,双幅桥面桥梁。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断面采用双向4、6 车道,设计速度为60/80km/h,北津港大桥通航等级1000吨海轮。本项目投资为136984万元,计划施工工期36个月。

  本项目为交通运输用海中的路桥用海,用海方式为跨海桥梁用海。项目占用海域面积为20.5613公顷,跨海段长度约3.78km。本项目跨海桥梁用海跨越但不实际使用岸线235.2m,其中东端两处跨越人工岸线,跨越长度分别为61.6m、112.9m;西端跨越人工岸线长度为60.7m。本项目临时工程主要为施工栈桥,施工栈桥由岸上往海中沿主线布设,对超过跨海桥梁用海范围的临时施工栈桥申请临时施工用海,拟申请用海面积为0.1019公顷。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海范围、用海方式进行施工,尽量减少超范围的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潮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改变程度,同时降低对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GPS与常规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定位每根桩基,确保海上打桩又快又准,避免重复操作。

  灌注桩施工时产生的废弃泥浆水及钻渣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钻孔泥浆应循环使用。施工平台上置沉渣筒沉淀循环泥浆,废弃泥浆及钻渣运输采用全封闭的罐式泥浆运输车,泥浆车将废弃泥浆及钻渣运输至本项目弃渣场,由阳江市江城区土地储备和城市更新事务中心提供弃渣场地。施工场地泥浆制作、混凝土搅拌等工序产生的含泥砂水、泥浆水、砂石料冲洗水等需经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尽量循环回用。跨海桥梁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在大潮及退潮时,水流流速较大,泥沙较难沉降,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在大潮期及退潮时进行施工作业。提高防患意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风暴潮、台风及暴雨时,应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实施必要的加固强化手段,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抵御风浪等的影响,避免发生边护筒等崩塌导致砂土外溢的泄漏污染事故。施工期尽量避开幼鱼幼虾保护期,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在大潮及退潮时,水流流速较大, 泥沙较难沉降,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在大潮期及退潮时进行施工作业。尽量避免在雨天、台风季节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施工,尽可能地缩短施工周期,以减小施工作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合理规划施工进度,采取分段施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优化施工进度安排,作业尽量避开大潮期。项目穿越的北津航道南侧沿岸分布有一片红树林为更好的保护可能受施工影响的红树林,施工期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禁止人为破坏红树林活动,对项目附近红树林实行绝对保护;施工作业应避免破坏红树林湿地的水力联系,各类污染物禁止排入红树林林地。项目施工前应积极与林业部门沟通,对可能影响到的红树林进行移植与补种,尽可能减少对红树林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持挖泥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密闭性,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状态,发生故障后应及时予以修复。建设单位应会同地方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施工期间水环境监测检查工作。

  2、施工期土石方拆卸、运输、装卸、堆放等易于产生地面扬尘的场所,采用洒水等办法降低施工粉尘的影响。对在现有道路附近的施工点,应配备专用洒水车在施工场地进行喷洒,净化大气环境,防止扬尘污染。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洒漏,施工期间,运送散装物料的机动车,尽可能用蓬布遮盖,以防物料洒落;运输时必须压实,填装高度禁止超过车斗防护栏。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施工场地内应做好硬化绿化。施工场地主要出入口、施工便道、材料堆场应进行硬化处理,加强管理,施工期废气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要求。     

  3、施工期在项目附近设施工营地,并配套建设临时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然后由槽罐车运送至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船舶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由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舱底含油污水应严格按照《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的要求,禁止直接向沿海海域排放油类污染物,拟经收集上岸后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产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作业废水,包括搅拌站设备清洗污水、场地清洗污水、少量洗车污水等,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施工方应在施工场地设置污水沉淀池,施工工地污水经厂内管渠汇入到沉淀池,经多级沉淀后由泵打入生产工序,用作拌和用水、场地冲洗水和洗车用水等,废水循环利用,暴雨期间工地产生的污泥径流,也将经过沟渠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经充分沉淀后,上层清液回收利用作为洒水抑尘或洗车,不对外外排。船舶修理依托阳江市的修造船厂,工程车辆、机械的修理依托当地的专业修理厂,本工程不排放机修废水。

  4、施工期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固定强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同时应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5、施工期项目沿线及办公区设置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定期清理交城市环卫部门处理。跨海桥梁桩基施工产生的钻渣通过驳船运送至由阳江市江城区土地储备和城市更新事务中心提供弃渣场地指定的地点堆存,禁止直接抛弃入海。工程桥梁基础及下部工程施工完毕后,需拆除钢轨、打桩墩台等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负责清理。

  6、本工程施工建设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缓解和减轻工程对所在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对项目附近水域的生物资源恢复作出经济补偿。此外,可以通过增值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7、营运期加强大桥运行交通管理,控制车速,减少因交通事故发生而引起的海域污染;桥梁应采取防护加固等工程措施(如对防撞栏进行特殊设计),防止运输有毒、有害危险品车辆翻落水体;桥梁两端应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池,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性泄漏直接排入水体,同时雨水管的末端设置阀门或闸门,避免事故废液进入周边水体。完善污水排放系统,提高排污管道的强度等级,防止该路段发生污水管爆裂、污水溢流的事故。大桥上设置完全封闭的雨水径流排水收集系统,大桥沿线设置雨水口收集降雨,雨水经过雨水口设置的过滤装置处理后,含有的污染物大多被过滤后排放,过滤设施需定期维护。同时,在大桥两段设置桥面径流事故应急池,避免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消防废水以及路面雨水径流直接流入水体。设计桥面径流处理池有效容积,设置位置根据主体桥面排水位置设置在桥梁两端。加强道路的打扫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染物的数量。

  大桥通航孔及附近海域配备必要的导助航等安全保障设施,降低船舶碰撞引发燃料油泄漏的概率;制定油品、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详细制定预防和事故处理措施。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8、项目应严格按照竣工验收的内容对工程项目进行环保“三同时”验收,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监督和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设施维护,加强人员培训,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9、加强与周围群众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公众参与   说明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该项目评价工作已进行公众参与。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