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范斌博士以共同第一作者在英国皇家学会旗舰刊物发表关于硬骨鱼类性别决定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1-11-30 15:50 【字体: 】 浏览量:-

       11月17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水产专业课题组范斌博士、陈兴汉教授最新研究成果“A single intronic SNP in splicing site of steroidogenic enzyme hsd17b1 is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ic sex in oyster pompano, Trachinotus anak” (论文网址: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1.2245)在线发表在权威生物学综合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简称Proceedings B)。Proceedings B是英国皇家学会所创系列学术期刊中的旗舰刊物,接受具有突出科学重要性和广泛兴趣的原创文章和评论,是生物学TOP期刊,也是全球82个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之一。我院范斌(在站博士后)与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青年教师谢帝芝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对自然界的鱼类来说,有时候会发生“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情况,而“雌雄难辨”对该种鱼类的亲鱼培育和良种选育造成极大不便。阐明鱼类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分化机制等理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养殖产业的传统研究热点之一。该论文的研究对象为阿纳鲳鲹(Trachinotus anak),该鱼属于鯵科,是一种在亚太国家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海水硬骨鱼类,年养殖产量已达20余万吨。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主效性别决定(MSD)基因在至少十几种硬骨鱼中被发现,但通过单一核苷酸位点进行性别决定的例子鲜有报道。课题组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分析,发现在阿纳鲳鲹的第24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性别表型严格相关,该SNP位于类固醇合成酶(hsd17b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内含子边界的剪接位点,雌性是杂合子 (ZW性别决定系统)。Z-连锁SNP导致所有剪接异构体的故障,而W-连锁亚型被预测具有在脊椎动物中保守的开放阅读框(ORF),这表明hsd17b1是一个雌性决定基因,即该SNP导致阿纳鲳鲹雄性个体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亚型发生功能障碍,而在雌性体内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亚型则具有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产生有功能性的雌性激素,最终导致雌性发育。该研究成果为硬骨鱼类的MSD基因进化和性染色体分化模式提供了新的独特见解;同时,对于提高阿纳鲳鲹的良种繁育效益和指导该鱼分子选择育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产业应用价值。

      该论文工作得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和广东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Grant no. GDSCYY2020-011)等项目的资助。我院、华南农业大学、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阳江市鸿运海水种苗繁育有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为共同完成单位。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