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 2019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0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冯秀恳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阳江市 2019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0年预算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一、2019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战略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下同)。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42,937 万元,增长 2.7%。其中:税收收入 483,885 万元,增长 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75.3%, 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59,052 万元,下降 9.9%。
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42,937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544,496 万元(含税收返还收入 86,231 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937,841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520,424 万元)和上年结余收入340,479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14,995 万元,调入资金170,652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1,549 万元,全年收入总计2,985,108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一)。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5,144 万元,增长 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38,064 万元,增长 10.5%;公共安全支出 106,441 万元,增长 8%;教育支出 397,985 万元,增长 12.6%;科学技术支出 39,691 万元,增长49.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45,972 万元,增长 2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36,224 万元,增长 25.1%;卫生健康支出 301,435 万元,增长 10.7%;节能环保支出 90,923 万元,增长 136.4%;城乡社区支出 87,680 万元,下降 27.4%;农林水支出 358,812 万元,增长 7.8%;交通运输支出 115,988 万元,下降 29.4%。支出科目增减,主要是受政策性支出和专款支出影响(详见附件 1-1 表一)。
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425,144 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 21,895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7,289 万元以及上解上级支出 261,680 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 2,756,008 万元。
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转 2020年支出 229,100 万元。具体收支情况待决算完成后报告。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本级(含市直、海陵岛试验区、阳江高新区、滨海新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9,902 万元,下降 4.0%,主要原因是减税降费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所致。
2019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9,902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435,351 万元 , 上年结余收入 191,667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104,277 万元,调入资金 91,338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 万元以及下级上解收入 45,451 万元,全年收入总计 1,122,986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三)。
2019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26,815 万元,增长 5.5%。加上债务还本支出 13,777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5,722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186,412 万元以及补助下级支出 17,948 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 970,674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三)。
2019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转2020 年的支出 152,312 万元。具体收支情况待决算完成后报告。
(1)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直(含滨海新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9,356万元,下降 7.6%,其中:税收收入 76,250 万元,下降 8.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 51.1%;非税收入 73,106 万元,下降 6.5%。
2019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9,356 万元 , 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368,232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96,467 万元,调入资金 70,400 万元,下级上解收入 63,374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172,155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 万元,全年收入总计944,984 万元(详见附件1-1表四)。
2019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48,385 万元,增长 1.9%。加上债务还本支出 11,967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5,000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175,079 万元以及补助下级支出 42,196 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 802,627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四)。
2019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转 2020年支出 142,357 万元。具体收支情况待决算完成后报告。
(2)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3,537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3.9%,下降 4.7%;2019 年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0,233 万元,下降 5.6%(详见附件 1-1 表五)。
(3)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7,009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3%,增长 10.3%;2019 年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08,197 万元,增长 41.2%(详见附件 1-1 表六)。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503,956 万元,增长 17.7%, 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704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5,4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5,386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813,446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一)。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605,101 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 151万元,调出资金 139,663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378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752,293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61,153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一)。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95,970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2,777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71,7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0,342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320,789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二)。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79,834 万元,加上调出资金88,159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378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10,925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286,296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4,493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二)。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54,657 万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 36,00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2,591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49,189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242,437 万元(详见附件 1-2表三)。
2019 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21,302 万元。加上调出资金68,075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21,418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378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218,173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24,264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三)。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560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492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8,1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674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15,826 万元。2019 年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5,195 万元,加上调出资金 547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15,742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84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四)。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4,753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0,187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27,6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479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73,019 万元。2019 年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43,337 万元,加上调出资金 19,537 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62,874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10,145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五)。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7,433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07 万元,支出 4,764 万元,调出资金 2,831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1,045 万元(详见附件 1-3 表一)。
2.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5,313 万元,上年结余1,000 万元,支出 2,915 万元,调出资金 2,398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1,000 万元(详见附件 1-3 表二)。
——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19 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989 万元,上年结余 1,000 万元,支出 2,664 万元,调出资金 2,325 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1,000 万元(详见附件 1-3表三)。
——海陵岛试验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19 年海陵岛试验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324 万元,支出 251 万元,调出资金73 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 1-3 表四)。
(四)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847,900 万元,支出 764,098 万元,当年结余 83,802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447,134 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 440,002 万元,支出 416,709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23,293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为65,057 万元; 失业保险收入2,756万元,支出 4,896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2140 万元,累计结余为24,012 万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收入 113,700 万元,支出 96,887 万元, 本年收支结余 16,813 万元,累计结余为 121,859 万元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入 197,402 万元,支出 166,219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31,183 万元,累计结余为 86,214 万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入 94,040 万元, 支出 79,387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14,653 万元,累计结余为 149,992 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19 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20.2 亿元,比上年新增38.5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21.2 亿元, 专项债务限额 99.0 亿元。2019 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预计执行数205.1 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其中:政府债券 188.7 亿元。按偿债来源分,一般债务 114.4 亿元,专项债务 90.7 亿元。
2.2019 年省下达债券资金情况。2019 年省下达我市政府债券转贷资金 42.0 亿元。其中:按性质分,包括一般债券 21.5 亿元,专项债券 20.5 亿元;按用途分,包括新增债券 39.9 亿元,借新还旧债券 2.1 亿元;按期限分,包括五年期债券 7.1 亿元,十年期债券 28.1亿元 , 十五年期债券 6.8 亿元。
3.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2019 年全市各级财政按照偿债计划,将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列入相应预算体系安排。2019 年全市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本金 2.2 亿元,全市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5.98 亿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 3.46 亿元,专项债券利息 2.52 亿元。
4. 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置换债券全部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借新还旧债券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新增债券 39.85 亿元全部用于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投向如下:交通项目约 7.54 亿元(其中省重点交通项目投入 1.32 亿元),市政建设项目约 10.45 亿元,农林水利建设项目约 2.32 亿元,医疗、教育等其他项目约 19.54 亿元。
(六)2019 年主要财政政策落实及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1. 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9 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 5 项内容: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费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2019 年预计全市累计新增减免税费规模超21 亿元,促进企业降负、增效,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2. 深挖潜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应对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各级财政部门想方设法,深挖财政增收潜力。一是多方统筹,补充财力不足。通过清查、盘活资源、资产、股权等方式多方筹集收入;加强非税项目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有效地减少非税收入下降的压力,全市非税收入完成 159,052 万元,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 80,470 万元。二是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加强预算统筹。2019 年市财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总额 2.2 亿元,通过财政统筹调整安排到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全年调入 14.0 亿元至一般公共预算,补充财力不足,确保收支平衡。三是用好政府债券资金。积极向省争取转贷资金 39.85 亿元,统筹用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充分发挥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支撑作用。
3.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针对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支持打好重点战役。一是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加强和规范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年度债务规模,防控债务风险。2019 年,我市已化解隐性债务 24.7 亿元,完成计划化解任务 16.9 亿元的 146.2%,超额完成化解目标。我市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 目前我市债务风险处于绿色区域(风险等级红、橙、黄、绿,绿色为风险最低),政府债务风险实行“零预警”。二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2016 年至 2019 年全市累计落实扶贫资金共 8.1 亿元,累计帮扶 76283 万人贫困人口达到当年脱贫标准。推动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全面绩效管理要求,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明确绩效目标,加强执行监控,强化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财政部门加大统筹力度,统计相关资金投入达 9.2 亿元,同比增长 137%。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管,深入开展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资金分配制度,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效。
4.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2019 年全市民生领域支出达 182 亿元,占预算支出比重高达 75.1%。一是落实省、市十件民生实事保障。2019 年全市投入省、市十件民生实事资金 6.3 亿元,完成预算的 100%,落实底线民生资金 9,493 万元,支持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 以及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等民生实事。二是完善和落 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加强财税、产业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2019 年,市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120 万元。安排退役安置补助经费及军队转业干部补助经费460 万元, 支持做好退役士兵、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三是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 397,985 万元,为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占比达到 16.4%。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生均经费保障制度 , 筹集资金新建了一批义务教育学校,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四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 2019 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自 2019 年 1 月 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我市 2018 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 5% 左右确定。五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全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 45,972 万元,人均 180 元,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文物保护和利用, 支持文艺创作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5.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支农投入和县域财力保障,进一步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一是贯彻实施乡村发展战略。2019 年预算安排农业支出 226,000 万元,用于支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升级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大力实施涉农资金整合。2019 年市县统筹整合省级涉农资金 113,354 万元, 通过归并涉农资金专项 , 设定任务清单 , 精简资金下达频次,同步下达资金与任务清单,建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等,促进涉农资金使用由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转变 , 探索建立我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三是推动交通网络建设。完成投资总额 73.1 亿元,推进怀集至阳江高速公路海陵岛大桥项目、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南联络线、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筹集资金 1.2 亿元建成农村公路硬底化 202 公里,落实资金 3,798 万元补助农村道路客运,保障村民安全、便利出行。四是加大财力下沉。2019 年市财政补助县区支出 6.8 亿元,占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3%。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力较为薄弱的县区倾斜,增强财政困难地区托底能力,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推动城区扩容提质。2019 年市财政共统筹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 9 亿元,为我市漠阳江东河大桥和漠阳江西河大桥建设工程、市区沿江路改造工程、漠阳湖公园建设一期工程、金平路一期工程及滨海新区一、二期、国道 G325 阳江市北惯至白沙段改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6. 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制造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贯彻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减税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资金筹集工作, 支持产业转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9 年财政支出 23,718 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共建与产业园发展。统筹安排对口帮扶资金和产业基金 42,202 万元支持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合金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2019 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39,691 万元,比上年增加 12,018 万元,增长 43.3%,重点支持公共科技活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优先发展等。
7. 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系。一是持续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印发《关于深化市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按照省级改革要求,会同各县(市、区)、市直业务主管部门规范对接省级“大专项 + 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做好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县项目管理系统试点上线工作,以及 2020 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县项目储备工作以及 2019 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县项目补录工作。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印发了《阳江市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增强财政支出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扩大绩效目标申报范围,试点开展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工作, 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重点评价。三是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各项工作。继续落实政府财务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专项报告编制工作,摸清政府家底,推动规范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全市各级预算单位都纳入动态监控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财政管理,出台《阳江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变更管理暂行规定》,合理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强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促进村级财务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2019 年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2019 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受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提标扩围,支出压力不断增大, 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二是区域财力不均衡问题突出。部分县区收入增幅低、质量不高,财政运转困难,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面临较大压力,防风险问题需要格外注意。三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升。“重分配、轻管理”和“重使用、轻绩效”的问题仍然存在,支出的时效性和均衡性有待提升,部分项目资金使用不够及时、管理不够规范,未实现预期绩效。对此,我们高度重视, 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 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 年预算草案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既面临深化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和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利好叠加机遇,又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需求疲弱等诸多困难挑战。2020 年要继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预计财政收入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谐,要大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综合分析,预算收支平衡压力增大, 必须审时度势、综合施策、统筹安排,确保预算平衡和财政可持续。
编制 2020 年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落实“1+1+9” 工作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 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 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用好用足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做好重点领域保障;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坚实财政保障,为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20 年预算编制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过紧日子”。全方位做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二是“以收定支”。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充分运用零基预算理念, 根据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科学核定预算,确保支出预算符合当地发展和财力实际。三是“硬约束”。执行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等约束机制,严控预算追加事项,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目标和支出进度“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四是“一盘棋”。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在落实财政改革部署、强化财政收支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上形成强大合力。
(一)2020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在汇总全市经济财政预测情况的基础上,参考 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综合考虑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预计 2020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68,668 万元,增长 4.0%。收入结构主要情况:税收收入 508,257 万元,增长 5.0%, 占比 76.0%,比 2019 年执行数提高 1 个百分点;非税收入 160,411 万元,增长 0.9%。
2020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138,083 万元,调入资金 233,842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229,100 万元,债务收入100,000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4,0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2,403,693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2,403,693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356,388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47,305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十)。
(二)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预计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093 万元,增长4.4%;加上债务收入 31,00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274,497 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1,734 万元,调入资金100,142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52,312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5,0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874,778 万元。
支出相应安排 874,778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08,32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43,956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22,497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十一)。
1.市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收支预算安排。预计 2020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840 万元,增长 3.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247,855 万元,下级上解收入 73,500 万元,调入资金 51,5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142,35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5,000 万元,债务收入 24,0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718,052 万元。
2020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 718,052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53,878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43,956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20,218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十二)。
剔除省提前下达列收列支专款和部分项目资金继续安排使用后,市直 2020 年可供支配的财力为 355,190 万元。
——2020 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2020 年市直可供支配的财力 355,190 万元中,安排人员经费178,768 万元,占比 50.3%,增长 9.4%;安排办公经费 19,576 万元,下降 5.5%;安排社会保障专款 33,900 万元(含省直管县改革体制划转阳春补助 5286 万元);安排科技、科普、计划生育和支农等法定、政策规定安排的专款 32,400 万元;安排列收列支专款 18,000 万元;安排其他各类项目专款共 72,546 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预计 2020 年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4,543 万元,增长 3.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1,220 万元,调入资金 24,042 万元, 上年结余收入 7,171 万元,债务收入 5,0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81,976 万元。
2020 年海陵岛试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 81,976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762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214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十三)。
3.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预计 2020 年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1,710 万元,增长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5,507 万元,调入资金 24,600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2,784 万元,债务收入 2,0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96,601万元。
2020 年阳江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 96,601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6,685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19,916 万元(详见附件 1-1 表十四)。
(三)2020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预计 2020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11,268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61,153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102,000 万元,上级补助 1,43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775,851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775,851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七)。
2.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预计 2020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59,151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34,493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56,300 万元,上级补助 1,321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351,265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351,265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八)。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
预计 2020 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19,075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24,264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24,400 万元,上级补助 1,321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169,060 万元。
2020 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应安排总支出 169,060 万元,其中,市直支出 93,153 万元,调出资金 50,000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3,907 万元、债务付息支出 12,000 万元。
2020 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项目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100,000 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 3,500 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 6,250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8,000 万元(详见附件 1-2表九)。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预计 2020 年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76,236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84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95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76,415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76,415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十)。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预计 2020 年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3,840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10,145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31,900 万元,总收入预计为 105,885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105,885 万元(详见附件 1-2 表十一)。
(四)2020 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预计 2020 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1,197 万元,其中:利润收入 1,784 万元,股利、股息收入 3,338 万元,产权转让收入 3,127 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903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1,045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11,197 万元(详见附件 1-3 表五)。
2.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预计 2020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6,517 万元,其中:利润收入 1,784 万元,股利、股息收入 1,830 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1,903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1,000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6,517 万元(详见附件 1-3 表六)。
3.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预计 2020 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6,057 万元,其中:利润收入 1,784 万元,股利、股息收入 1,510 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763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00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6,057 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包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1,105 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100 万元、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 7 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3,345 万元、调出资金 1,500 万元(详见附件1-3 表七)。
4.海陵岛试验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预计 2020 年海陵岛试验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60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460 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包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105 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355 万元(详见附件 1-3 表八)。
(五)2020 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预计 2020 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578,737 万元,支出529,175 万元,收支结余 49,562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496,696 万元。其中:失业保险收入2,535 万元,支出6,066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3,53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20,481 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入 93,956 万元,支出 79,584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14,372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4,364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 165,045 万元,支出159,762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5,283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70,340 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入 202,354 万元,支出 179,675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 22,679 万元,年末滚存结余 108,893 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收入 114,847 万元,支出 104,088 万元,本年收支结余10,759万元, 年末滚存结余 132,618 万元(详见附件 1-4)。
(六)2020 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0 年省提前下达我市新增债券 20.2 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 10.0 亿元,新增专项债券 10.2 亿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
2020 年全市各级财政按期落实偿还计划,将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列入相应预算体系安排。全市安排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59,070 万元。
三、确保完成 2020 年预算计划的主要措施
2020年我市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我市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情况分析,继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保持财政平稳运行。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通过节支改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今年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要更加突出以收定支,确保财政政策可持续,增强财政运行稳定性。一是科学合理确定收入预期。综合考虑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预计 2020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68,668 万元,增长 4.0%,要不断完善征管机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二是切实做好财政节支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在 2019 年已压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继续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和资产。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新增项目支出要从严控制,预算执行中不必要的项目支出要坚决取消。三是强化财政收支执行。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完善财税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补助支持政策和资金。切实把“三保”放在地方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保证国家和省定标准保障到位。逐年补齐民生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财政贡献。
(二)大力提质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提质增量。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预计今年减税降费规模还将扩大,财政部门要持续加强财税部门的沟通协作, 加强减税降费信息共享,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突出问题,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效应。二是用好用足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要切实做好全年新增债券需求梳理,加强部门协调, 建立健全滚动项目库,加快建立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加快债券发行后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三是支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强市建设。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落实好“实体经济十条”,支持民营企业新一轮大发展。重点支持和奖励优质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投资制造业,支持我市企业巩固发展多元化市场、引导企业加强对 外投资合作。
(三)集中财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加强监控预警,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坚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清理存量隐性债务。二是积极做好扶贫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形成多层次的扶贫帮困体系,重点统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性扶贫,支持实施增收脱贫工程、扶贫扶志行动等,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推动精准脱贫的目标如期实现。三是推动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支持突出水污染治理工作。安排资金用于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县城)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工作,支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支持固体废物综合管理。
(四)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财政政策措施,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支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建设农村特色产业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排资金用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雨污分流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推进会精神,总结 2019 年改革经验,切实做好 2020 年各级预算编制工作及资金转下达工作,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强化财政民生投入导向,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福祉。一是足额落实 2020 年市十件民生实事保障资金。市直预计投入资金 26,000 万元用于民生实事保障(具体以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确定的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支出为准)。着力于促进 就业创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各学段生均公共经费拨款制度,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和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全市最低标准分别提高 33% 和100%。扩大各类教育学位供给,统筹资金建设阳江应用技术大学、城南二小、城南中学、共青湖学校。支持义务教育补短板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三是巩固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 564 元、261 元提高到 621 元、280 元,将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 1685 元、1025 元提高到 1820 元、1110 元;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 165 元、220 元提高到 175 元、235 元。四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财政补贴支持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支持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做好基层卫生保障工作。五是加大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的支持,补足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提高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支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支持构建文化产业体系。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理财聚财用财管财水平。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财政和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实现 1+1﹥2 的改革效果目标。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落实财政中期规划,探索采用滚动预算,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完善项目库管理,并与省级项目库进行对接,规定所有项目预算必须纳入项目库系统,增加项目资金安排的严谨性。支持人大提前介入重点预算资金的审查监督工作,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反映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财政工作,通过限时办理与信息公开,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与批评。探索推广 PPP 模式与专项债务结合,发挥协同加力效应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对接省财政厅,稳步推进财政机关机构改革。主动对接“数字政府”建设,加快落实推进“数字财政” 建设,借助大数据技术推动提升财政服务效能。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开创阳江财政工作新局面,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目标,为我市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财政力量!
附件:
附件3 阳江市2019年预算执行和2020年预算草案表格.pdf
附件7 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阳江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的决议.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