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阳江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19-01-19 09:17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19年1月18日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梁文

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阳江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阳江市本级2019年预算草案开展审查。会议期间,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结合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初审意见和各代表团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审查了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现将审查情况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如下: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62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总收入288.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25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总支出258.75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29.66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68.84亿元,总支出完成59.41亿元,收支相抵结余9.43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5亿元,总支出完成1.21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04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48.51亿元(剔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由省代编预算),总支出完成44.08亿元,本年收支结余4.4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8.46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9.8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98.1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1.73亿元,在市人大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181.75亿元控制数以内。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12亿元,总支出完成95.02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16.9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37.6亿元,总支出完成31.83亿元,收支相抵结余5.77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完成0.48亿元,总支出完成0.46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02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97.4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9.9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37.46亿元,在市人大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103.6亿元控制数以内。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18年,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财税改革,强化预算管理,特别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扎实推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总的来看,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落实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预算决议。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财政增收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基层财政运行困难;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偏慢,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建设薄弱环 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对此,市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二、2019年预算草案情况: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198.6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1亿元,增长6.5%,总支出相应安排198.6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56.9亿元,总支出相应安排56.9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安排0.61亿元,总支出相应安排0.61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54.24亿元(不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安排49.36亿元,本年收支结余4.88亿元,滚存结余43.34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79.05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亿元,增长7.3%,总支出相应安排79.05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27.15亿元,总支出相应安排27.15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安排0.41亿元,总支出相应安排0.41亿元。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市和市本级2019年预算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预算安排体现了量力而行,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 保民生的工作思路,收入预算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积极稳妥;预算支出安排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预算编制比较规范完整,符合《预算法》要求,预算安排积极可行。

综上所述,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阳江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9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三、为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确保预算目标完成,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增强财源建设,夯实财政基础。

市人民政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扶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培植优质财源;要明晰各县(市、区)发展定位,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预算管理,科学理财。

市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进一步统筹使用各类财政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合理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要围绕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改革举措。

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人大预算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规定,加强人大对重大财政政策、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落实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要主动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要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问题导向,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市人民政府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隐性政府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监控管理机制,对近年已发生当期收支缺口的社保基金险种,要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妥善解决,防范社保基金穿底风险,确保社保基金平稳安全运行。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