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江城区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8-04 21:4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阳江市江城区财政局局长 阮敏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江城区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预算完成情况良好,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财政收入方面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0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0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403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13%,比上年收入19454万元增收4949万元,增长25.4%。其中:镇级一般预算收入60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4.2%,比上年收入506万元增收95万元,增长18.8%。全区主要收入项目是:

 1、税收收入1460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7%,比上年增收1979万元,增长15.7%。其中:镇级税收收入5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7%,比上年增收148万元,增长36.7%

 2、非税收入9802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41%,比上年增收2970万元,增长43.5%。其中:

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5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5.5%,比上年增收126万元,增长28.7%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21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3%,比上年增收95万元,增长2.3%。其中:镇级收入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9.6%,比上年减收53万元,下降51.5%

3)罚没收入4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6.8%,比上年增收37万元,增长9.1%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3.1%,比上年减收613万元,下降40.5%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67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7倍,比上年增收3326万元,增长10倍。

(二)财政支出方面

 2010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3356 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8%,比上年支出66364万元减支3008 万元,下降4.5%。其中:镇级一般预算支出35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91%,比上年支出2995 万元增支555万元,增长18.5%。全区支出主要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10129 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5%,比上年增支737万元,增长7.9%。主要原因:一是区委、区政府加大工业开发力度增加各种运行费用;二是计生社会抚养费收费比2009年有较大增幅,相应投入计生事业支出也有较大增长。

2、国防5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3、公共安全30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61%,比上年增支51 万元,增长1.7%

4、教育17049 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7%,比上年增支3450 万元,增长25.4%。主要原因是教育系统 “两相当”绩效工资待遇提高,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加大等。

5、科学技术6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54%,比上年增支110万元,增长19.6%

6、文化体育与传媒24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38%,比上年增支110 万元,增长80.3%

7、社会保障和就业872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43%,比上年增支597万元,增长7.4%

8、医疗卫生656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25%,比上年增支2109万元,增长47.3%。主要原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以及基层社区卫生建设等方面增支。

9、城乡社区事务4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1%,比上年减支559万元,下降54.8%

10、农林水事务807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35%,比上年增支1325 万元,增长19.6%。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对象数量增加,农村扶贫支出力度加大等。

11、交通运输182万元,比上年增支115万元,增长172%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7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59%

 13、商业服务等事务262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1,增长260.8%。主要原因是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数量增加。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4倍。

15、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8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比上年增支81万元,增长9.9%

16、其他支出42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比上年减支12975万元,下降75.5%。主要原因是2009年银岭产业园竞争性扶持资金1.6亿元在本科目列支,具有不可比性。

2010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403万元,加上中央和省税收返还补助及上级专项资金补助收入40511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741万元、调入资金50万元,总计收入65705万元。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及上解上级支出总计6563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6万元。

(三)区本级财政收入(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0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38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比上年增收4854万元,增长25.6%。主要收入项目是:

 1、税收收入140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比上年增收1831 万元,增长15%

 2、非税收入9752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43.8%,比上年增收3023 万元,增长44.9%

其中:(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5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5.5%,比上年增收 126万元,增长28.7%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1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3%,比上年增收148万元,增长3.7%

3)罚没收入4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6.8%,比上年增收37万元,增长9.1%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3.1%,比上年减收 613万元,下降40.5%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67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7倍,比上年增收3326万元,增长10倍。

(四)区本级财政支出(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0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5980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9%,比上年支出63369万元减支3563万元,下降5.6%。支出主要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948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4.6%,比上年增支674万元,增长7.7%

 2、国防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

 3、公共安全30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61%,比上年增支51万元,增长1.7%

 4、教育155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3%,比上年增支3293 万元,增长26.8%

 5、科学技术6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3%,比上年增支110万元,增长19.6%

 6、文化体育与传媒24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50%,比上年增支110万元,增长80.3%

7、社会保障和就业808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50%,比上年增支491万元,增长6.5%

8、医疗卫生639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33%,比上年增支2085万元,增长48.4%

9、城乡社区事务4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4%,比上年减支568万元,下降56.8%

10、农林水事务7848 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48%,比上年增支1309 万元,增长20%

11、交通运输182万元,比上年增支115万元,增长172%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7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59%

13、商业服务等事务23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6,增长394%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4倍。

15、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897 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2%,比上年增支81万元,增长9.9%

16、其他支出417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6%,比上年减支12980 万元,下降75.7%

2010年,为确保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狠抓收入保增长。全区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区人大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继续实施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财税形势,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制,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堵塞收入漏洞,确保依法征收、应征尽收,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25.4%,收入增幅创近十多年新高。同时,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各项资金达5.3亿元,基本保证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严格预算抓节支。坚持支出审报批制度,严格执行预算,从严控制支出范围,对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实现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费用、办公经费“五个零增长”;从严控制重要展览、晚会、庆典和专题活动的规模和数量,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服务经济促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财源建设。认真抓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工作,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33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48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775万元,有效地拉动了消费需求;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好招商引资工作经费,投入200多万元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1.9亿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关注民生显成效。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全区财政性教育投入经费21051万元;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全区财政支农投入8077万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498万元支持推进我区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农民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870万元,种粮直补资金117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5170万元,进一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321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1840万元;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顺利推开。

——健全机制强管理。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监督不断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实现上线运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区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商品125宗,节约资金113.3万元,节约率11%。同时,重点加强对国家扩大内需资金、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了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大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区本级审核工程预结算项目118项,核减757.4万元;顺利完成村账镇管交接,并配合相关部门对村务开展审计工作。

二、2011年预算草案

(一)2011年全区一般预算草案

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2011年我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区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三产兴区战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大“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上述原则和2011年我区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2011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25850万元,比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3084万元(2010年收入实绩按2011年省市“共享四税”改革后可比口径调整)增收 2766万元,增长12%,比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1594万元增收4256万元,增长19.7%。主要收入项目计划是:

1、税收收入16270万元,比上年实绩1328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收2988万元,增长22.5%,比上年预算安排14643万元增收1627万元,增长11.1%。其中:

  1)地税口径地方税收入11390万元,比上年实绩9297万元增收2093万元,增长22.5%,比上年预算安排10618万元增收772万元,增长7.3%

  2)国税口径地方税收入4880万元,比上年实绩3985万元增收895万元,增长22.5%,比上年预算安排4025万元增收855万元,增长21.2%

2、非税收入9580万元,比上年实绩9802万元减收222万元,下降2.3%,比上年预算安排6951万元增收2629万元,增长37.8%。其中:

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56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10万元,增长24.4%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202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3)罚没收入57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9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54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2519万元。

2011年财政支出预算,根据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85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2600万元(即中央和省税收返还基数、所得税返还、原体制补助收入3196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895万元、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868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214万元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01万元和上年结余66万元)及基金收入20万元,减除各项上解支出3796万元及基金支出20万元,全区可供支配财力为3465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4178万元,增长13.7%。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

1、一般公共服务733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45万元,增长4.9%

2、国防5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5万元,增长9.3%

3、公共安全121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8万元,增长2.4%

4、教育1036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714万元,增长7.4%

5、科学技术193 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1.6%

6、文化体育与传媒10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4万元,增长3.8%

7、社会保障和就业389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12万元,增长8.7%

8、医疗卫生154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0.2%

9、节能环保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0、城乡社区事务354 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0.9%

11、农林水事务189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5万元,增长1.9%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11.1%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万元,增长5%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5、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13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 203万元,增长21.8%

16、预备费20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7、其他支出6288 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519万元,增长66.8%

(二)2011年区本级预算安排(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1年区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076万元,比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2483万元增收2593万元,增长12%,比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0957万元增收4119万元,增长19.7%。主要收入项目计划是:

1、税收收入15665万元,比上年实绩12731万元增收2934万元,增长23%,比上年预算安排14175万元增收1490万元,增长10.5 %。其中:

1)地税口径地方税收入11040 万元,比上年实绩8980 万元增收2060万元,增长22.9%,比上年预算安排10300万元增收740万元,增长7.2%

2)国税口径地方税收入4625万元,比上年实绩3751万元增收874万元,增长23.3%,比上年预算安排3875万元增收750万元,增长19.4%

2、非税收入9411万元,比上年实绩9752万元减收341万元,下降3.5%,比上年预算安排6782万元增收2629万元,增长38.8%。其中:

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560 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10万元,增长24.4%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033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3)罚没收入57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9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54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2519万元。

2011年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根据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076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1356万元(即中央和省的税收返还基数、所得税返还、原体制补助收入269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01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731万元、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857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8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0 万元和上年结余66万元)及基金收入20万元,减除各项上解支出3775万元及基金支出20万元,区本级可供支配财力为32657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28616万元增加 4041万元,增长14.1%。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

1、一般公共服务6877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18万元,增长 4.8%

2、国防53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5万元,增长10.4%

3、公共安全121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8万元,增长2.4%

4、教育963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645万元,增长7.2%

5、科学技术183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1.7%

6、文化体育与传媒10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4万元,增长4.1%

7、社会保障和就业349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72万元,增长 8.4%

8、医疗卫生148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0.2%

9、节能环保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0、城乡社区事务32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0.9%

11、农林水事务1787 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4万元,增长1.9%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 万元,增长11.1%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万元,增长5%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5、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12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03万元,增长22%

16、预备费19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7、其他支出612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519万元,增长69.9%

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全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科学调度资金,集中财力支持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做好各项产业转移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推动我区园区经济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激励带动作用,大力支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向纵深发展。三是认真落实家电下乡等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落实好招商引资专项经费。五是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促进镇(街道)协调发展。

(二)以增收节支为中心,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收入方面,要加强财税部门沟通协调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收入运行监测和分析机制,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收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征尽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按规定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足额纳入预算管理。支出方面,要量入而出,量力而行,不打赤字预算;严把预算审核关,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落实好“五个零增长”、“四个从严控制”,在维持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支出的需要。

(三)以保障民生为要务,统筹政府财力分配格局

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福祉和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四是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四)以“三农”投入为基础,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促使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一是大力支持发展城郊特色现代农业,落实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二是认真落实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补贴政策。三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等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范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继续支持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作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要积极构建绩效优先、约束有力、规范透明的财政管理体系,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继续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推进预算编制与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有机结合。三是强化预算监督,逐步完善财政运行全过程监督体系。健全财政外部监督机制,积极配合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计部门对预算、决算以及财政资金的监督;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完善区级财政内部循环体系,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四是抓好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夯实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基础。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把江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幸福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