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西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8-04 21:4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理财、合理分配、开源节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重点保障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需要,圆满完成了县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据快报统计(下同),2013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3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1.35%,比上年收入实绩39106万元增收12282万元,增长31.41%,综合增长率预测居全省62个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县(市、区)前十名,实现连续三年增收超亿元、增速超30%,综合增长率连续排名全省前十的目标。税收收入40042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2592万元,地税收入27450万元。非税收入11346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126932万元,上年结余30939万元,调入资金6190万元,全年收入总计215449万元。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平衡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93103万元,比上年增支42903万元,增长28.56%。加上解上级支出8393万元,调出资金434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300万元,全年支出总计20323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专项资金12117万元,净结余102万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公共财政预算分项目支出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2013年,我县财政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预算执行中,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各项支出按同口径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1、农林水事务支出5557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5%。

2、教育支出49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7.40%。

3、医疗卫生支出17730万元,比上年增长5.4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6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87%。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70万元,比上年增长48.18%。

6、科学技术支出1327万元,比上年增长31.91%。

7、节能环保支出2242万元,比上年增长70.24%。

8、公共安全支出9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

9、交通运输支出6808万元,比上年增长85.71%。

1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2%。

11、其他各项支出8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0%。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741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55.08%,上级补助收入5828万元,上年专项结余10192万元,调入资金434万元,收入总计43865万元。2013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268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专项结余11116万元。

二、2013年预算执行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和责任,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应收尽收。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确保收入按序时进度及时入库。2013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51388万元,增长31.41%,增速在全市排名第2。税收收入占比77.9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43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持续向好,有效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财政支出保障有力

严格执行预算法,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在确保工资和机关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一般性公共支出增长,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目标,重点支持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海洋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电力能源、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

(三)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大力支持民生工程,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各项惠民支出总计14.5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46%。根据县政府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政策,规范工作程序,做到资金落实到位、组织实施到位、政策宣传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民生工程有序顺利实施。2013年我县十件民生实事支出18627万元。

(四)财政改革不断深化

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继续扩大改革的覆盖面,筹划推进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机制,优化完善财政资金拨付操作流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村账代管制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资金使用和管理得到了有效监督。

过去的一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各项政策性支出的地方配套资金数额较大,我县涉及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较多,全县统一津补贴和扩大供养人员数量等增支项目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困难。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4年预算安排草案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全县各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我县财政收入堆头小,总量不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态势,财政增支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必须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四轮驱动”战略,充分把握国家财政政策,切实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在确保预算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五大经济发展平台”和“三座新城”建设,推动阳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2014年我县财政形势

总体来看,2014年我县财政形势继续稳定向好,各大重点项目收益将初步显现,各产业园区投资也将继续拉动我县经济发展,我县经济将迈入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我县财政也面临不少减收增支因素。一方面,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有放缓的趋势:一是国际经济复苏形势不容乐观,外贸出口订单将持续减少;二是房地产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预测明年将会出现疲态;三是社会消费受餐饮业影响将出现连锁反应,也会萎靡。另一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教育、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地方配套资金不断增加,公务员津补贴支出增大,所有这些,将使我县财政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二)指导思想

  2014年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型升级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完善机制;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60640万元,比2013年收入实绩51388万元增加9252万元,增长18%。税收收入4866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21.5%,其中国税收入1552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23.3%;地税收入3314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20.7%。非税收入1198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5.6%。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60640万元,加上税收返还4677万元,上级补助及结余收入46989万元,财政总收入112306万元。

(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平衡情况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拟安排10258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238万元,调出资金480万元,财政总支出112306万元,收支相抵,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五)公共预算分项目支出情况

2014年,我县继续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安排公共预算支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588万元,比上年实绩91053万元(可比口径,剔除上级追加专项支出,下同)增长12.7%,各项公共预算支出具体安排如下:

1、农林水支出583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4%。

2、教育支出3258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5%。

3、医疗卫生支出1613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7%。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51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7%。

5、住房保障支出18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6.9%。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3%。

7、科学技术支出62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1%。

8、节能环保支出35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5.1%。

9、公共安全支出61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2%。

10、交通运输支出98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6%。

1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7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3%。

12、其他各项支出3922万元。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3767万元,调入资金48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24247万元。

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4247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四、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为实现2014年预算目标,要切实抓好下五方面工作:

一)认真研究政策,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和明确省以下事权支出责任,这是我省继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又一次重大财税改革。我们要充分抓住省委、省政府这次改革和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改革,加快建设步伐,将我县财政工作推上新台阶。

(二)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继续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抓好税收征管,围绕征管关键领域、重点税源,加强工作督促和科学指导。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三)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管理

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控楼堂馆所建设、庆典、论坛等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

确保县委、县政府十项民生实事资金的落实,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各项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计安排资金74400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用于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交通、节能环保等支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保证全县重点项目顺利开展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以及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相关政策,积极和省、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资金,推动我县园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升我县城市品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