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江城区财政局局长 阮敏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江城区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区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的中心工作,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财政管理日臻完善,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预算完成情况良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
(一)财政收入方面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1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1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706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03.3%,比上年收入23,105万元增收3,601万元(2010年收入实绩按省市“共享四税”体制调整方案调整为可比口径,下同),增长15.6%。其中:镇级一般预算收入7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5%,比上年收入563万元增收176万元,增长31.3%。全区主要收入项目是:
1、税收收入16,7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1%,比上年增收3,464万元,增长26%。其中:镇级税收收入6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5%,比上年增收183万元,增长35.7%。
2、非税收入9,938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03.7%,比上年增收137万元,增长1.4%。其中:
(1)专项收入7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3.6%,比上年增收184万元,增长32.6%。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1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5.2%,比上年增收1,885万元,增长44.7%。
(3)罚没收入4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1%,比上年增收31万元,增长7%。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4%,比上年减收268万元,下降29.7%。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2.3%,比上年减收1,838万元,下降50%。
(二)财政支出方面
2011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91,47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64%,比上年支出63,356万元增支28,117万元,增长44.4%。其中:镇级一般预算支出3,95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98%,比上年支出3,550万元增支405万元,增长11.4%。全区主要支出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10,4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2.3%,比上年增支304万元,增长3%。
2、国防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5%,比上年增支10万元,增长18.5%。
3、公共安全2,57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12.5%,比上年减支513万元,下降16.6%。
4、教育23,68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28.5%,比上年增支6,631万元,增长38.9%。
5、科学技术7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95.9%,比上年增支92万元,增长13.7%。
6、文化体育与传媒39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62%,比上年增支144万元,增长58.3%。
7、社会保障和就业13,8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54.9%,比上年增支5,109万元,增长58.6%。
8、医疗卫生10,9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05.9%,比上年增支4,368万元,增长66.5%。
9、节能环保20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9倍,比上年增支173万元,增长508.8%。
10、城乡社区事务56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9%,比上年增支102万元,增长22.1%。
11、农林水事务20,01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倍,比上年增支 11,933万元,增长147.7%。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和“三农”支出投入加大等。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65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6倍,比上年增支27万元,增长1%。
13、粮油物资管理事务92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2%,比上年增支25万元,增长2.8%。
14、其他支出3,8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0.6%,比上年减支395万元,下降9.4%。
2011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706万元,加上中央和省税收返还补助及上级专项资金补助收入67,756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689万元,总计收入95,151万元。全区一般预算支出91,47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2,635万元,总计94,10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04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981万元,净结余62万元。
(三)区本级财政收入(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1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5,9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6%,比上年增收3,462万元,增长15.4%。主要收入项目是:
1、税收收入16,0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比上年增收3,319万元,增长26%。
2、非税收入9,895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05.1%,比上年增收143万元,增长1.5%。其中:
(1)专项收入7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3.6%,比上年增收 184万元,增长32.6%。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0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0.2%,比上年增收1,892万元,增长45.4%。
(3)罚没收入4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1%,比上年增收31万元,增长7%。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4%,比上年减收268万元,下降29.7%。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2.3%,比上年减收1,838万元,下降50%。
(四)区本级财政支出(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1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87,51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68%,比上年支出59,806万元增支27,712万元,增长46.3%。主要支出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9,6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1%,比上年增支213万元,增长2.2%。
2、国防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比上年增支10万元,增长19.2%。
3、公共安全2,57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12.5%,比上年减支513万元,下降16.6%。
4、教育22,28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31.3%,比上年增支6,719万元,增长43.2%。
5、科学技术7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17.5%,比上年增支92万元,增长13.7%。
6、文化体育与传媒3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81.4%,比上年增支144万元,增长58.8%。
7、社会保障和就业13,2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9.2%,比上年增支5,187万元,增长64.2%。
8、医疗卫生10,7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27%,比上年增支4,374万元,增长68.4%。
9、节能环保20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9倍,比上年增支173万元,增长508.8%。
10、城乡社区事务5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67.1%,比上年增支111万元,增长25.7%。
11、农林水事务19,4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倍,比上年增支11,639万元,增长148.3%。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和“三农”支出投入加大等。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5倍, 比上年增支110万元,增长5.8%。
13、粮油物资管理事务92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2%,比上年增支25万元,增长2.8%。
14、其他支出3,6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0.4%,比上年减支478万元,下降11.4%。
2011年,为确保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
——狠抓增收节支工作,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各级财税部门紧紧抓住经济回升向好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克服省新的分税制改革对我区的不利影响,加强收入征管,挖掘增收潜力,严格支出管理,保障重点支出,全区财政运行呈现收入“增幅平稳、结构优化”、支出“进度均衡、突出民生”的特点。收入方面,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5.6%,超额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税收收入占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支出方面,严格按照人大通过的预算安排,严把支出口子,积极筹措资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了全区干部职工提高津补贴、民生事业等重点支出需要。全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共完成7.15亿元,占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78.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支持服务经济发展,调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选准方向,突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区重点项目建设,据统计,2011年投入银岭科技产业园、环保工业城、上东新城、中洲新城、漠江东河二桥等重点项目资金约2.2亿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累计拨付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补贴资金1,662万元,提高刺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支持区建设宜居城乡,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同时,经多方努力,我区向上级财政争取到“特殊困难市辖区奖补资金”每年2,923万元,全年向上级争取到专项资金6.6亿元,有效弥补我区财力不足。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支出23,680万元,比上年增长38.9%,并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750万元。着力支持“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20,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7%;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发放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等资金共13,843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33万元,比上年增长58.6%;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拨付医疗卫生资金10,934万元,比上年增长66.5%。管好用好扶贫“双到”资金,共投入815万元,进一步巩固扶贫工作成效。
——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推进财政专户管理改革,建立科学财政专户管理体系,撤并了14个财政专户,并按规定将所有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程序更加规范,全区政府采购节约资金3,829万元,节约率7%;强化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预、结算审核,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区本级审核工程预结算项目183项,核减547.2万元;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2010年扶贫开发、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扶贫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项目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注重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对扩大内需资金、民生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督查。
二、2012年预算草案
(一)2012年全区一般预算草案
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2012年我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依法强化收入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发展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强财政管理,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建设幸福江城提供财力保障。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区2012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经区政府研究,2012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30,710万元,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6,706万元增收4,004万元,增长15%;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5,850万元增收4,860万元,增长18.8%。
按与县级可比口径(含契税及耕地占用税)计算拟安排31,670万元,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6,706万元增收4,964万元,增长18.6%;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5,850万元增收5,820万元,增长22.5%。
2012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21,130万元比上年实绩16,768万元增收4,362万元,增长26%;比上年预算16,270万元增收4,860万元,增长29.9%。其中:
(1)国税口径地方税收入6,180万元,比上年实绩收入4,902万元增收1,278万元,增长26%;比上年预算安排4,880万元增收1,300万元,增长26.6%。
(2)地税口径地方税收入14,950万元,比上年实绩收入11,866万元增收3,084万元,增长26%;比上年预算安排11,390万元增收3,560万元,增长31.3%。
2、非税收入9,580万元,与上年相持平。其中:
(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7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90万元,增长33.9%。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80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598万元,增长38%。
(3)罚没收入48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97万元,下降16.8%。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1,047万元,下降61.7%。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90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644万元,下降25.3%。
2012年财政支出预算,根据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71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5,519万元和基金收入30万元,减除各项上解支出3,796万元及基金支出30万元,全区可供支配财力为42,433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7,779万元,增长22.4%。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2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42,433万元。
2012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8,91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580万元,增长21.5%。
2、国防7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6万元,增长27.1%。
3、公共安全1,39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80万元,增长14.9%。
4、教育13,56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197万元,增长30.8%。
5、科学技术19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5万元,增长2.6%。
6、文化体育与传媒11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1万元,增长10.2%。
7、社会保障和就业6,34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447万元,增长62.8%。
8、医疗卫生1,857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08万元,增长19.9%。
9、节能环保1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1万元,增长157.1%。
10、城乡社区事务39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44万元,增长12.4%。
11、农林水事务2,01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27万元,增长6.7%。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6万元,增长86.7%。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14.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1,1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4万元,增长1.2%。
16、预备费20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7、其他支出6,09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少190万元,下降3%。主要原因是预算科目调整。
(二)2012年区本级一般预算草案(含岗列、城西、中洲、白沙街道办事处)
2012年区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29,785万元,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5,967万元增收3,818万元,增长14.7%;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安排25,076万元增收4,709万元,增长18.8%。
按与县级可比口径(含契税及耕地占用税)计算拟安排30,745万元,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绩25,967万元增收4,778万元,增长18.4%;比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5,076万元增收5,669万元,增长22.6%。
2012年区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20,255万元比上年实绩16,072万元增加4,183万元,增长26%;比上年预算15,665万元增加4,590万元,增长29.3%。其中:
(1)国税口径地方税收入5,755万元,比上年实绩收入4,562万元增收1,193万元,增长26.2%;比上年预算安排4,625万元增收1,130万元,增长24.4%。
(2)地税口径地方税收入14,500万元,比上年实绩收入11,510万元增收2,990万元,增长26%;比上年预算安排11,040万元增收3,460万元,增长31.3%。
2、非税收入9,530万元,比2011年预算9,411万元增收119万元,增长1.3%。其中:
(1)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7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90万元,增长33.9%。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7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收1,717万元,增长42.6%。
(3)罚没收入48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97万元,下降16.8%。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5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1,047万元,下降61.7%。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90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收644万元,下降25.3%。
2012年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根据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78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3,691万元和基金收入30万元,减除各项上解支出3,775万元及基金支出30万元,区本级可供支配财力为39,70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7,044万元,增长21.6%。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2年区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39,701万元。
2012年区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8,32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448万元,增长21.1%。
2、国防6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6万元,增长30.2%。
3、公共安全1,39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80万元,增长14.9%。
4、教育12,36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734万元,增长28.4%。
5、科学技术18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5万元,增长2.7%。
6、文化体育与传媒113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1万元,增长10.8%。
7、社会保障和就业5,80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307万元,增长65.9%。
8、医疗卫生1,78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08万元,增长20.8%。
9、节能环保1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1万元,增长157.1%。
10、城乡社区事务36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44万元,增长13.5%。
11、农林水事务1,91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27万元,增长7.1%。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6万元,增长86.7%。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3万元,增长14.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1,14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4万元,增长1.2%。
16、预备费197万元,与上年预算安排相持平。
17、其他支出5,93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减少190万元,下降3.1%。主要原因是预算科目调整。
三、2012年工作措施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向好,我区经济发展环境日渐优化,财政增收后劲不断增强。我们一定要在新一届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紧围绕区“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发展战略和省“双转移”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体制和机制等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大力支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提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双轮驱动”效率。二是落实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速发展。三是强化招商意识,落实好招商引资经费。四是注重经营城市,做好土地经营文章,努力筹集资金加大土地储备。五是完善激励性财政机制,鼓励镇街加快发展。
(二)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财政收入形势分析,执行并研究行之有效的抓收入措施,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一是落实好财税部门联席会议、领导分片抓收入、财政运行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大对税源、税种特别是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征管力度,依法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大力清理拖欠税,做到应征尽收。二是继续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三是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三)严格支出管理,保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要坚持“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做好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创造“吃蛋糕”的良好环境。一是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管理,从严控制追加支出,认真按照预算安排的项目和进度列支,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二是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落实好“五个零增长”、“四个从严控制”,控制“三公经费”增长。三是对各项财政支出精打细算,量入而出,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在确保政权运转和工资发放的基础上,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四)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支持建设幸福江城
要积极统筹财力,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的投入,找准服务幸福江城建设的介入点和突破口。一是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二是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双到”扶贫开发,巩固扶贫开发成果。三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进劳动力转移。四是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重点工作,支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五是继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五)注重“双基”建设,强化财政的管理和监督
要以逐步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为导向,以改革促监督,以监督推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完善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二是强化支出管理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支出管理平台,规范资金拨付程序,逐步将全区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三是推进政府性债务清理、固化、消化工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四是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完善基层财政管理的指导机制。五是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财政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各位代表,2012年的预算任务繁重而艰巨,做好2012年各项财政工作,对于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为动力,按照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幸福江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