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
来源:本站 时间:2012-01-09 16:37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1218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蔡德威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江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以来,我市先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和“黑格比”、“凡亚比”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困难很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市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确保了我市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中心工作所需的重点支出。五年来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并呈现加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在收入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保持平稳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每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56%以上,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保障了改善民生的各项实事的支出。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人大五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依法治税理财,努力增收节支,基本保证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

  一、2011年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1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9,542万元,为年度预算299,298万元的116.8%,比上年收入实绩253,836万元增收95,706万元(2010年收入实绩按省市“共享四税”体制调整方案调整为可比口径,下同),增长37.7%。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67,80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10,517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37,988万元,调入资金3,855万元,全年总计收入869,705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09,938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649,223万元增支160,715万元,增长24.8%。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0,493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4,470万元,调出资金769万元,全年总计支出825,67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4,035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42,943万元,净结余1,092万元。

  2011年,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936万元,为年度预算108,875万元的107.4%,比上年收入实绩92,480万元增收 24,456万元,增长26.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67,803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1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22,332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1,110万元,调入资金2,1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省转贷市资金收入10,517万元,总计收入640,853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88,560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175,270万元增支13,290万元,增长7.6%。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410,55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493万元,调出资金769万元,总计支出61037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0,476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30,170万元,净结余306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1年市本级的收支完成数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936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1,481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16,688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1,110万元,调入资金2,1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10,517万元,总计收入248,887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8,560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24,2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49万元,调出资金769万元,总计支出218,41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0,476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30,170万元,净结余306万元。

  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是:

1、增值税收入5,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2、营业税收入15,9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

3、企业所得税收入5,3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4、个人所得税收入2,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5,12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

6、房产税收入1,5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1%

7、印花税收入949万元,比上年增长24.9%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2,180万元,比上年增长58%

9、土地增值税收入2,464万元,比上年增长86.8%

10、车船税收入1,7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11、耕地占用税收入3,292万元,比上年下降26.1%

12、契税收入9,919万元,比上年增长59%

13、专项收入10,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0.9%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1,552万元,比上年增长27%

15、罚没收入16,512万元,比上年下降20.1%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5%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098万元,比上年增长44.5%

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28,611万元,比上年增长8.7%

2、公共安全24,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

3、教育29,380万元,比上年下降2.2%

4、科学技术4,990万元,比上年增长97.2%

5、文化体育与传媒6,934万元,比上年增长53.8%

6、社会保障和就业23,884万元,比上年增长7.1%

7、医疗卫生9,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4.8%

8、环境保护6,107万元,比上年增长2.6%

9、城乡社区事务8,584万元,比上年增长8.9%

10、农林水事务8,257万元,比上年增长2.7%

11、交通运输17,770万元,比上年增长4.3%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4,408万元,比上年增长30.3%

13、住房保障支出5,906万元,比上年增长39%

14、其他支出3,342万元,比上年下降14.9%

二、2011年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

(一)收入总量增长较快,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4.9亿元,增长37.7%

一方面,增收措施落实到位。面对影响我市经济和财政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增强全局观念,围绕市委、市政府抓收入保增长的各项工作部署,着力加强财税协调,强化财政收入监测分析,抓好收入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积极拓宽收入来源,抓好非税收入管理,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另一方面,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各县(市)财政收入有新的突破,其中阳春市完70,372万元,增长44.3%,阳东县完成71,678万元,增长35.3%,阳西县完成28,641万元,增长54%,县级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对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强力的拉动作用;同时,随着各区经济环境的逐步优化,区级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海陵区、阳江高新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更是快马加鞭,其中海陵区完成20,669元,同比增长93.2 %,阳江高新区完成14,540元,同比增长101.4%

   (二)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扩大内需专项资金,2008年至今累计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53个,资金120,3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773万元,省配套资金39,673万元,我市投入配套资金11,624万元;2011年当年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65个,资金38,927万元,此外,2011年当年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51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及扩大内需项目建设。

突出重点,扶持工业园区建设。从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扶持力度。2008年至2012年,省财政每年补助阳江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1亿元,用于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每年补助阳江市现代产业引导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引导现代产业发展。2011年,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评为全省重点园区,将在资金、金融、用地等方面获得省重点扶持,并于2011年当年获得省级补助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政府切实加强对省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监管,并加大市、县(市、区)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推动阳江工业转型升级。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贯彻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做好与各销售网点的沟通协调,加快审核进度,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全市共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93,886辆,兑付补贴资金7,621万元;补贴下乡家电163,179台,补贴资金4,707万元;补贴家电以旧换新78,303台,补贴资金2,220万元,有效拉动了城乡消费。

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年市本级财政共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结合使用,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扶持企业发展;积极支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三)确保预算执行到位,切实保障公共民生需求。

  认真履行配置资源职责,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三公”经费,确保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实现“三个零增长”。 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对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1年,全市共拨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3,864万元,城市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420万元;普及高中阶段和职业教育,做好阳江市第一中学迁建和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新建的各项工作,2011年初两校工程完工并实体移交使用。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财政共拨付医改补助资金42,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7%三是支持各地2011年扩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共拨付1,276万元,推进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支持加大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及时拨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扩大与促进再就业。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做好“三农”工作。2011年,全市完成农林水事务支出 123,486万元,同比增长44.8%。基本保证了重点农业项目的资金需要。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230万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认真落实涉农财政补贴政策。全市共拨付农资综合直补资金9,240万元,拨付种粮直补资金1,143万元,两项补贴惠及32.44万农户,126.95万农民;三是支持科技兴农。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基地、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一系列政策,做强做大有区域优势的名牌农产品。

保障投入,按时保质把十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年初市政府承诺办十件民生实事,涵盖了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办好十件民生实事。2011年全市安排85,366万元资金,全力保障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并切实加强资金的监督问效,及时通报资金安排进度。

管好用好扶贫“双到”资金。2011年,省、市安排扶贫“双到”专项资金1,41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各项财政改革全面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框架逐步形成。在部门预算中贯彻绩效性原则,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项目范围,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取得新突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深化,各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进。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贯彻实施《阳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对非税收入实行规范管理。市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和公务卡结算改革进展顺利,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加强政府采购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年节约采购资金5,582 万元,节约率为7.2%。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市公用事业集团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整合、人员调配、工商登记等各项组建工作,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运作良好。

   (五)强化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

  一是完善财政监督体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做好产业转移补助资金以及农业、社保、教育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检查工作,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做好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审核工作。全面落实公共工程代建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二是自觉接受监督。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管理的重大事项、预算执行和超预算追加情况。积极办理市人大、政协提出的各项议案提案和建议,做好沟通工作,取得代表的理解和支持。大力配合审计部门完成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根据审计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

 

第二部分 2012年一般预算草案

 

  一、2012年我市财政收支所面临的形势

  收入方面 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较快,形成了较高的收入基数,2012年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压力很大。初步分析,2012年既有增收的有利因素,也有减收的不利因素影响。主要有利因素: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发展基础日益牢固,部分重大项目如广东广青、世纪青山镍合金、阳春华润水泥、阳西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等相继投产、扩大规模将带来新增税源。主要不利因素:房地产市场增长进入整体下行阶段,将导致2012年房地产税收增速回落甚至减收;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造成地方库税收减少;非税收入增收潜力有限等。

  支出方面: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增长较快;财源建设、企业改革创新等促发展方面需要不断增加投入;政府性债务负担重等各方面资金需求压力巨大,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有限,财政收支矛盾问题依然严峻。

  二、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草案

  2012年市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阳江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民生,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市2012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经市政府研究,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412,460万元,比2011年收入实绩349,542万元增加62,918万元,增长18%

  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52,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2、营业税收入71,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3.2%

  3、企业所得税收入24,330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4、个人所得税收入9,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22,6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

  6、房产税收入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2%

  7、印花税收入6,23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5,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1%

  9、土地增值税收入1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1%

  10、车船税收入5,4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

  11、耕地占用税收入1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12、契税收入38,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13、专项收入20,925元,比上年增长12%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3,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15、罚没收入2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6%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7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根据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计划412,46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5,062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1,092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11,044万元,调出资金825万元后,全市可供支配的财力为666,745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666,745万元。

  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100,924万元,比上年支出92,400万元增长9.2%

  2、公共安全60,080万元,比上年支出53,704万元增长11.9%

  3、教育152,361万元,比上年支出127,553万元增长19.4%

  4、科学技术14,006万元,比上年支出11,645万元增长20.3%

  5、文化体育与传媒10,684万元,比上年支出9,024万元增长18.4%

  6、社会保障和就业87,644万元,比上年支出72,894万元增长20.2%

  7、医疗卫生55,188万元,比上年支出46,955万元增长17.5%

  8、节能环保8,721万元,比上年支出7,120万元增长22.5%

  9、城乡社区事务20,943万元,比上年支出18,256万元增长14.7%

  10、农林水事务62,503万元,比上年支出52,197万元增长19.7%

  11、交通运输20,094万元,比上年支出18,222万元增长10.3%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7,502万元,比上年支出6,869万元增长9.2%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52万元,比上年支出2,055万元增长4.7%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182万元,比上年支出4,621万元增长12.1%

  15、住房保障支出13,876万元,比上年支出10,985万元增长26.3%

  1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5,529万元,比上年支出5,041万元增长9.7%

  17、其他支出26,889万元(包含省补助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1亿元),比上年支出23,953万元增长12.3%

  二、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草案

根据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以及市本级财政的具体情况,经市政府研究,2012年市本级财政收支计划作如下安排:

  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37,985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16,936万元增加21,049万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7,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

  2、营业税收入20,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8%

  3、企业所得税收入6,7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

  4、个人所得税收入3,0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9%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6,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6、房产税收入2,035万元,比上年增长27.7%

  7、印花税收入1,205万元,比上年增长27%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2,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7.5%

  9、土地增值税收入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10、车船税收入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3%

  11、耕地占用税收入4,0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12、契税收入12,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

  13、专项收入1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3,8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15、罚没收入18,040万元,比上年增长9.3%

  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550万元,比上年增长8.9%

  根据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37,98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5,062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2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11,144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净结余收入306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248,4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044万元,调出资金825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154,139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2年市本级的预算收支安排计划为: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37,98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8,231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5,500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306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31,65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400万元,调出资金825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154,139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154,139万元。

  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22,729万元,比上年支出21,032万元增长8.1%

  2、公共安全20,800万元,比上年支出18,173万元增长14.5%

  3、教育20,027万元,比上年支出17,696万元增长13.2%

  4、科学技术2,898万元,比上年支出2,634万元增长10%

  5、文化体育与传媒6,534万元,比上年支出5,923万元增长10.3%

  6、社会保障和就业20,345万元,比上年支出18,039万元增长12.8%

  7、医疗卫生7,795万元,比上年支出7,164万元增长8.8%

  8、节能环保3,273万元,比上年支出2,870万元增长14%

  9、城乡社区事务9,920万元,比上年支出9,011万元增长10.1%

  10、农林水事务7,668万元,比上年支出6,834万元增长12.2%

  11、交通运输12,240万元,比上年支出10,822万元增长13.1%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779万元,比上年支出2,598万元增长7%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312万元,比上年支出2,103万元增长9.9%

  14、住房保障支出5,191万元,比上年支出3,564万元增长45.7%

  1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1,988万元,比上年支出1,685万元增长18%

  16、其他支出1,615万元,比上年支出15,00万元增长7.7%

 

第三部分 努力增收节支  细化财政监管 确保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经济发展,夯实财源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狠抓财源建设,实现经济与财政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支持民营经济、旅游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在财税政策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各项产业转移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推动我市园区经济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集中财政性资金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建设。

  二、大力组织收入,不断做大财政“蛋糕”

  实施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制,严格依法治税,做好重点税源的跟踪管理;搞好税源调查,深入挖潜,加大对存量房交易、工业园区土地交易、交通运输、建安房地产业等薄弱环节的税收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做好非税收入征管工作。

  三、科学安排支出,坚持统筹兼顾又有所侧重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的范围和内容执行支出预算,从严控制追加支出,严禁越权调整、改变预算用途。

  二是加大民生投入,改善人民生活。在维持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要。按照《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的部署,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以及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力度。落实资金继续做好2012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

  三是统筹安排预算资金,促进全市各项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尤其要保证我市在建重点工程等涉及民生的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资金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四、加强“两基”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强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细化预算编制,建立包括人员、编制和资产在内的基础信息库,实行以定员定额为主的人员编制管理办法。

   (二)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认真做好部门预算工作,探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公务卡结算改革;扎实做好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各项改革工作,打造“阳光财政”、“绩效财政”;深化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困难国企改革后续工作,加大协调、指导和监管力度,做大做优市公用事业集团公司。

   (三)完善基层财政管理指导机制,推进基层财政建设。一是进一步理顺市与江城区、海陵区、高新区财政体制,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工作。二是督促县(市、区)财政部门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五、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

  严格执行《预算法》等财政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财政管理制度,规范财政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的监督检查,堵塞管理漏洞,形成专项资金申请、使用、绩效评价、检查监督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逐项制订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跟踪,确保资金使用高效合理。不断强化外部对财政的监督,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市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工作,增强预算透明度,加快民主理财步伐,推动财政阳光化管理。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开好局,起好步,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