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
来源:本站 时间:2008-04-22 10:17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08325在阳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许培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江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的一系列经济工作部署以及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依法治税理财,努力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基本保证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收支计划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良好。

  据快报统计(以下2007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07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682万元,为年度预算116,535万元的111.28%,比上年收入实绩104,048万元增收25,634万元,增长24.6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4,372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2,204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65万元,调入资金3,050万元,全年总计收入369,373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6,391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82,857万元增支73,534万元,增长26%。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59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2,141万元,拨付国债转贷资金50万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15万元,全年总计支出364,19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178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3,980万元,净结余1,198万元。

2007年,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089万元,为年度预算38,460万元的112.04%,比上年收入实绩34,339万元增收8,750万元,增长25.4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4,372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07年市本级反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解上级支出均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15,728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458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65万元,调入资金3,050万元,总计收入288,762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80,083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66,429万元增支13,654万元,增长20.55%。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198,84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98万元,拨付国债转贷资金50万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15万元,总计支出284,59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169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3,980万元,净结余189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07年市本级的收支完成数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089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8,089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12,859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458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65万元,调入资金3,050万元,总计收入99,610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80,083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12,56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729万元,拨付国债转贷资金50万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15万元,总计支出95,44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169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3,980万元,净结余189万元。

     2007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是:

(一)增值税收入5,6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6%,比上年增长15.68%,增收772万元。

(二)营业税收入10,6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19%,比上年增长10.32%,增收992万元。

(三)契税收入3,8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比上年增长17%,增收561万元。

(四)企业所得税收入3,68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83%,比上年增长24.71%,增收730万元。

(五)个人所得税收入1,9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77%,比上年增长20.54%,增收328万元。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2,9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95.81%,比上年增长9.17%,增收248万元。

(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7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3.55%,比上年增长0.64%,增收11万元。

(八)专项收入1,8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14%,比上年增长21.59%,增收335万元。

     2007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17,9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65%,比上年支出15,296万元增长17.04%,增支2,607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追加地方缉私办案经费及其他补助支出增加。

2、公共安全11,09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71%,比上年支出9,050万元增长22.6%,增支2,045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补助阳江市政法信息网项目资金以及禁毒专款等补助支出增加。

3、教育9,8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65%,比上年支出8,581万元增长15.04%,增支1,291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补助市技工学校再就业培训等专项资金1,200万元。

4、科学技术2,0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44%,比上年支出1,609万元增长26.48%,增支426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2,0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3.11%,比上年支出1,982万元增长5.85%,增支116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12,47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8.34%,比上年支出9,176万元增长35.95%,增支3,299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补助再就业等专项资金增加。

7、医疗卫生3,8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93%,比上年支出2,985万元增长27.94%,增支834万元。

8、环境保护2,84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2.16%,比上年支出1,018万元增长179.08%,增支1,823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补助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800万元,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700万元和省治污保洁工程专项资金300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4,28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6.92%,比上年支出4,665万元下降8.17%,减支381万元。减支主要原因是去年省追加阳江市口岸设施补助975万元,而今年无此项补助。

10、农林水事务6,77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比上年支出5,712万元增长18.54%,增支1,059万元。

11、交通运输4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1.34%,比上年支出323万元增长50.46%,增支163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3,35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0.19%,比上年支出2,514万元增长33.61%,增支845万元。增支主要原因是省追加石油价格补贴等专项资金支出增加。

13、其他支出3,04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68%,比上年支出3,518万元下降13.45%,减支473万元。

2007年,为确保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完成预算任务。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继续实施财税联席会议和收入通报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和监控,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契税征管相关制度,大力做好契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经过全市财税部门的努力,2007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皆超额完成了预算收入任务。

(二)严格支出管理,保障重点支出需要。2007年,为确保收支平衡,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在资金安排上坚持“保重点”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公共支出需要,保证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政权机关正常运作所需经费,保证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在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基础上,严格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超预算支出的审批程序;切实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稽核和检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市和市本级财政皆实现了收支平衡。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工作,促进经济发展。落实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和旅游促销经费,保障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贯彻实施激励型财政机制,促进县镇财政增收。切实做好省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工作,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贷款贴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做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各项工作,支持项目单位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首批4个贷款项目已全部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的评审并签订了贷款合同,贷款额度为4亿元。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合计完成42,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63%,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继续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和对种粮农户实行综合直补,并将种粮大户的补贴标准从每亩补贴20元提高到每亩补贴25元,将综合直补的补贴标准从每亩补贴7元提高到每亩补贴19元,共拨付种粮补贴986万元,综合直补2,975万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

严格执行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稳定猪肉价格。从稳定市场物价、防止通货膨胀的高度,切实做好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工作,抓紧制定补贴方案、核实饲养数量、落实补贴资金,在最短时间内把补贴资金拨付到位。全市共发放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949万元,有效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保障了猪肉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

全面落实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及时拨付补贴资金。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有关通知精神,对部分弱势群体、公益性行业继续实行财政补贴,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共拨付成品油价格补贴14,286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和公益性行业有效应对油价上涨所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

认真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现农村与城镇低保户义务教育学生全免费。按省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秋季开始,农村与城镇低保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课本费,实现学杂费、课本费全免。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及时拨付补助资金,共拨付义务教育补助资金15,526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工作,全市共支出补助资金17,433万元,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CD级危房改造。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保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配合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部门,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工作,2007年全市共征收各险种社会保险基金58,802万元,发放39,852万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支出7,28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率从2006年的64%提高到83.9%

(四)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财政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通过细化预算编制项目,进一步增强对部门各项必需支出的保障能力。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07年,市级在全部预算单位中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编制政府采购计划、专家库建设、政府采购信息化等基础性工作,强化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2007年,全市实际采购金额64,581万元,节约率为5.16%。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2006年度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项目100万元以上或连续两年以上安排50万元以上的财政专项资金共4,096万元16个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并对20052006年度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专项经费385万元进行重点评价。

(五)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配合省审计厅做好对省补助我市的农业、科技、社保、卫生、环保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制定《阳江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实行规范管理。继续做好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预、决(结)算编制和审核工作。2007年全市共编审工程预、决(结)算项目511项,总造价65,713万元,经审核定案造价60,698万元,核减4,995万元,核减率7.6%,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节约了财政资金。积极推进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完成了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的建设,实现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继续完善财政内部循环监督工作系统,对基层财政所和财政结算中心开展全面检查,完善监督制度,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二、2008年一般预算草案

   (一)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草案

2008年,我市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坚持依法治税理财,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依法强化收入监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市2008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经市政府研究,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49,136万元,比2007年收入实绩129,682万元增加19,454万元,增长15%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3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2、营业税收入32,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3、企业所得税收入12,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4、个人所得税收入5,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9,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6、房产税收入3,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

7、印花税收入1,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

9、土地增值税收入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10、车船税收入2,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11、契税收入9,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12、专项收入5,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

1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14、罚没收入5,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根据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49,136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5,666万元,调入资金6,500万元,上年结转1,198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7,440万元后,全市可供支配的财力为265,060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265,060万元。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70,970万元,比上年支出63,918万元增长11%

2、公共安全23,343万元,比上年支出19,829万元增长17.7%

3、教育74,356万元,比上年支出63,677万元增长16.8%

4、科学技术4,307万元,比上年支出3,825万元增长12.6 %

5、文化体育与传媒3,865万元,比上年支出3,413万元增长13.2%

6、社会保障和就业34,680万元,比上年支出30,036万元增长15.5%

7、医疗卫生13,781万元,比上年支出12,136万元增长13.6%

8、环境保护2,110万元,比上年支出1,838万元增长14.8%

9、城乡社区事务9,087万元,比上年支出8,065万元增长12.7%

10、农林水事务13,068万元,比上年支出11,309万元增长15.6%

11、交通运输1,163万元,比上年支出1,038万元增长12%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5,250万元,比上年支出4,671万元增长12.4%

13、其他支出9,080万元(含预计规范津贴补贴、调整工资、增人增资经费6,500万元),比上年支出6,320万元增长43.7%

(二)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草案

    根据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以及市本级财政的具体情况,经市政府研究,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支计划作如下安排:

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49,553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43,089万元增加6,464万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收入6,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2、营业税收入1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3、企业所得税收入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4、个人所得税收入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3,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6、房产税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7、印花税收入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8、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

9、土地增值税收入940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10、车船税收入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11、契税收入4,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12、专项收入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6%

1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14、罚没收入2,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根据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49,55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5,666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08年市本级反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解上级支出均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9,040万元,调入资金6,500万元,上年结转189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05,14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440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68,365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08年市本级的预算收支安排计划为: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49,55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523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4,200万元,调入资金6,500万元,上年结转189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2,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00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68,365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68,365万元。

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以下用于对比的上年实际支出数已减除省追加的非财力性补助支出):

1、一般公共服务14,112万元,比上年支出12,865万元增长9.7%

2、公共安全12,038万元,比上年支出10,327万元增长16.6%

3、教育7,753万元,比上年支出6,730万元增长15.2%

4、科学技术1,356万元,比上年支出1,207万元增长12.3%

5、文化体育与传媒1,914万元,比上年支出1,714万元增长11.7%

6、社会保障和就业9,616万元,比上年支出8,315万元增长15.6%

7、医疗卫生4,354万元,比上年支出3,789万元增长14.9%

8、环境保护741万元,比上年支出657万元增长12.8%

9、城乡社区事务2,973万元,比上年支出2,632万元增长13%

10、农林水事务4,285万元,比上年支出3,745万元增长14.4%

11、交通运输418万元,比上年支出376万元增长11.2%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2,032万元,比上年支出1,816万元增长11.9%

13、其他支出6,773万元(含预计规范津贴补贴、调整工资、增人增资经费2,500万元),比上年支出3,045万元增长122.4%

三、认清形势,开拓奋进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8年的财政工作,圆满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对于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和谐阳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以市委倡导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狠抓财源建设,千方百计把经济“蛋糕”和财政“蛋糕”做大,实现经济与财政协调发展。要继续落实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力度。要逐步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调动全市招商引资积极性。要以南海I号出水进馆为契机,加大对市内各旅游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支持旅游业做大做强。要进一步用好用活省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项补助金,发挥最大效能,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要继续做好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建设。要用好科技三项费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继续贯彻落实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促进外贸发展。

(二)强化收入管理,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收入管理,确保完成预算收入任务,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完善各县(市、区)异地招商税收分成体制,理顺市内税收征管关系,促进全市收入均衡增长。继续实施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责任制,严格依法治税,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确保实现财税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做好非税收入征管工作,按规定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足额纳入预算管理。

 (三)严格控制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严格按《预算法》要求编制预算,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不打赤字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的范围和内容执行支出预算,从严控制追加支出,严禁越权调整、改变预算用途。要在维持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保障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各项政策的资金需要,提高对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科技、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确保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工资津贴补贴改革工作,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科学性,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切实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事后三个环节的监督。二是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改革,改进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支付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继续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推进和建立预算单位自我评价、财政部门综合评价、社会评价等互为补充和一体化的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展绩效评价的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加快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五)加快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一是完善财政支出监控机制。继续对财政支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跟踪检查。完善基建项目财政资金拨付办法,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工作力度。三是健全财政外部监督机制。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算、决算、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超预算支出情况的制度,完善实时在线预算监督系统。四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级财政内部循环监督体系,对资金分配进行实时监督,并延伸检查资金使用单位,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我市夺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