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闸坡雅韶等地盘活乡村闲置土地,以荷为媒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发展“荷花经济”让“颜值”变“产值”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盘聪颖 李健铭 时间:2024-07-18 10:33 【字体: 】 浏览量:-

  蝉鸣起,荷花香,又到一年赏荷季。时下,阳江各地的荷花竞相开放,不仅美化了村居环境,也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开辟了产业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我市不少地区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发展“荷花经济”, 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把荷花的“颜值”变为“产值”,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7月15日下午,记者在海陵试验区闸坡镇新盐村荷花基地看到,百亩荷塘花开正艳,满池莲叶青翠欲滴,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形成了一道“荷在湖中、湖在景中、人在画中”的靓丽风景线。正在拍照的游客梁女士表示,现在正是赏荷花的好时节,他们一家三口从市区驱车而来,不仅可以观荷、采荷,还能购买到新鲜的莲子和莲蓬。

  “每年的5月至8月是最佳赏花期。近期,来游玩的游客逐渐增多,高峰时一天可接待3000名游客。”该荷花基地负责人梁晓燕介绍,基地于2022年创建,荷塘占地160亩,共栽种了太空莲花、江西白莲和福建莲等40余个荷花品种,形成了以观赏荷花、采摘荷花、销售莲蓬为主要模式的“荷花经济”。今年,新盐村荷花基地鲜莲蓬亩产达到500公斤,产值约6000元,带动了2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此外,该基地采用“花稻花”轮作的模式,荷花凋谢后种植晚造水稻,打算轮种绣球花、格桑花等观赏型花卉,打造“一季一景”,助力建设“四季海陵”。

  新盐村党总支书记冯先富表示,这片荷塘昔日是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唤醒了“沉睡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接下来,新盐村将依托荷花产业优势,通过举办荷花节、灯光节、婚纱影视策划等活动,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农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闲置土地变荷塘,农村变“景区”,这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吸引了80后青年郑丽雅返乡创业。今年2月,郑丽雅盘活了50余亩撂荒地,改造田坎,种植荷花,以池塘“小美”扮靓乡村“大美”,在家门口发展“荷花经济”。

  7月12日,记者在笏朝村的荷花基地看到,满塘荷花绽放正盛,几名工人穿梭在莲叶中采摘莲蓬,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见到一批新鲜采摘的莲蓬上岸,郑丽雅递上一颗饱满的水果莲子给记者。记者现场品尝了一颗,口感清甜而脆爽。

  郑丽雅告诉记者,她曾带队到湖北、阳东等地学习荷花种植技术,引入“太空莲36号”品种进行培育,于今年7月成熟,并进行首次采摘。由于今年雨水天气较多, 产值未达到预期,但这种荷花浑身上下都是宝,具有花多、蓬大、结实率高、颗粒大、品质优等特点,花朵可以用来做鲜切花,所产出的莲子口感不涩,莲蓬、莲梗、荷叶均有经济价值。预计明年亩产能达到300至500公斤,她对荷花产业的发展很有信心。郑丽雅表示,荷花基地将进一步优化“太空莲36号”荷花的种植技术,延伸壮大“荷花+”产业链,充分挖掘并发挥其更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记者从雅韶镇政府获悉,接下来,该镇将结合笏朝村的特色餐饮和荷花基地的优势资源,连片打造 “观赏—游玩—品尝”精品旅游环线,持续推进“美食+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游客的消费体验。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