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深中通道开通的契机,我们从深圳驱车到阳江仅用2个多小时,来阳江寻找‘诗与远方’更便捷了。”深中通道开通的第二个周末,深圳的游客林女士与14名退休的老伙伴组成自驾队伍来阳江旅游,感受独特的漠阳文化。
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香港、深圳等地的游客纷纷跨海而来,为阳江旅游市场注入了新动力,阳江文旅产业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喜迎“深港客”
多个景区人气热度上扬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阳江山海兼优、风光秀丽,拥有大角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等1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深中通道开通后,以海滨风光闻名的阳江,吸引了一批“深港客”前来游玩。
7月12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阳东区东平镇珍珠湾旅游区看到,有不少游客在海边踏浪戏水。“我们来自深圳,趁着深中通道开通和孩子放暑假,赶上这波旅游热,一路西行来到阳江。”陪孩子赶海的何先生说,这趟旅行让他们感受到了阳江的城市魅力。现在从深圳开车到阳江非常方便,他们以后会经常带孩子过来旅游。
该旅游区负责人陈振伟表示,近期,来自深圳、香港等地的私家车和旅游大巴明显增多,带动了景区客流量增长,日均接待游客达到了2000人(次)。
而位于海陵岛的谷寮艺术度假村,上周末也迎来了民宿预订热潮,入住率达到了60%,预订量比平日增长了两成,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深中通道这几天热度很高,带来了一波客流量,我们对今年的旅游市场信心满满。”谷寮艺术度假村负责人陈永毅说。
市场“热起来”
文旅融合绽放山海魅力
近年来,在“湾+带”联动作用之下,阳江立足海丝文化特色,通过开展鼍城行大运、阳春鸡笼顶越野赛、南海(阳江)开渔节等文旅活动,加速释放旅游潜力,助推文旅产业持续“破圈”。
乘着深中通道的东风,阳江文旅产业再次迎来了发展“黄金期”。7月11日至21日,2024东平大澳渔家文化村沙滩电音节精彩上演,市民游客可以通过观看乐队和烟花演出、体验非遗夜市盛宴等方式,沉浸式感受夏日“电音节+潮流市集+美食”的活动乐趣。
“沙滩电音节首秀当晚,吸引了2000多名游客前来观看,让我们尝到了流量的甜头。”大澳渔村服务经理马润润开心地说。从中山驱车而来的游客黄女士说,这趟旅程,她不仅观看了精彩的演出,还到大澳渔村了解渔家文化,并购买了虾酱、鱼胶、鱼干等特产,收获满满。
“泼天的流量”降临,如何让深中通道的热度持续得更久?
记者从各县(市、区)文广体旅局了解到,目前,阳东区正在加强旅游品牌创建,推进绿美阳东寿长河片区生态产业发展项目等6个项目建设,并策划开展“一月一主题”农文旅活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旅游度假胜地;阳春市以构建“一核一带两心六组团”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交通配套、文旅内容等,激活农文旅体融合新动能;海陵岛则鼓励各景区和景点推出票价优惠、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阳西县以推出全国高考生和中考生免费游阳西,开通阳西至沙扒免费公交旅游专线,举行“非遗活动周”“山海夏日·畅游阳西”主题文旅活动等举措,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阳西。
练就“硬功夫”
聚力推进文旅“融湾入圈”
近段时间,阳江市旅行社陆续推出深中通道系列的旅游线路,受到阳江市民热捧。
广东光大国旅阳江江城分公司总经理谭珮君表示,现阶段,前来游玩的“深港客”以自驾游居多,阳江的落地接待热度仍未显现。她认为,旅行社该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深圳旅游业界的合作,将两地的知名景点串联起来,不断探索“湾区旅游”新玩法。
机遇当前,阳江正以资源和区位优势,聚力加快融湾入圈的步伐,积极“引客入鼍、留客在鼍”。市文广旅体局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科副科长欧振宇表示,我市正在稳步推进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积极引进知名文旅企业,不断丰富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此外,立足滨海旅游优势,该局将进一步推进A级景区评定创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低空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业态,推动一批优质文旅综合体、乡村酒店(民宿)等项目落地,全力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同时,推出“海丝风情研学游”“山海风光度假游”“乡村渔歌休闲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擦亮阳江文旅品牌。
“深中通道的开通,给阳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对未来阳江文旅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市旅游协会会长谭中明认为,政府部门应持续加大推广力度,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以体验“穿越深中通道”为纽带,多种形式举办深圳、阳江两地文旅交流会,互相输送优质的文旅和研学产品,实现客源互送、市场共享。阳江本土旅游企业应强强联手,共建区域合作典范,从跨界融合、品质升级、新媒体营销、精细服务等方面入手,推动阳江旅游产业升级,给广大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