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为发展使用护好绿电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曾宇萍 时间:2024-04-07 09:21 【字体: 】 浏览量:-

  4月6日,张小曳院士工作站揭牌暨阳江市“百千万工程”专家聘任仪式举行,“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这是阳江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必将有力推动阳江新能源技术创新实现全面突破,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绿能之都注入强劲动力。

  张小曳院士表示,将全力以赴、带领团队完成好科研任务,为阳江市委、市政府打造 “绿能之都”和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提供科学支撑。

  阳江布局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

  近年来,阳江发展壮大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率先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加快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全力打造中国绿能之都。3月2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颁布2024年广东省院士工作站(第三批)建站单位名单,同意在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建立广东省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为进站院士。

  “我一定全力以赴、带领团队完成好科研任务。”张小曳院士表示,阳江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绿能产业发展,而且要在全国率先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打造中国绿能之都。阳江的海上风电在建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在可再生能源电网的布局里面,海上风电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现在全省的10度电里约有1度电是来自阳江的,全国100度电里约有1度电是阳江发的,阳江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在阳江设立院士工作站的原因,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以建设广东省院士工作站为抓手,依托阳江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阳江市气象保障研究中心、阳江市近海经济产业气象保障重点实验室,共建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工作站的设立将联合科研、业务单位、高校以及企业实施联合攻关以及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通过加强与产学研各方创新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支撑阳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围绕用好、增加和护好绿电展开研究

  张小曳院士指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如何使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深度转型,这其中通过可再生能源对煤电的有序替代是关键中的核心。在城市尺度、在电网中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不断用好绿电、不断增加绿电、并护好绿电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系列的科技支撑。依托院士工作站,张小曳院士将带领团队重点开展三方面研究。

  第一方面,为用好绿电,将构建基于国际标准的阳江市虚拟电厂和碳监测与服务平台,以服务碳中和行动效果和潜力评估。碳监测与服务平台包括三大版块:一是要形成“政府治碳”的能力,政府掌握城市特别是城市外向型制造业、产业链的碳排放;二是“企业测碳”,企业能测定自己的碳排放、准确上报关键要素数据;三是“交易溯碳”,政府提升城市碳排放统计能力,掌握企业和关键出口创汇产品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虚拟电厂,其目的是进一步地把更多的绿电用到产业链上,以降低碳足迹。

  第二方面是要增加绿电。开展碳中和进程中、高分辨率阳江海上风电能源布局与新型电力系统优化预测研究,科学支撑阳江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吸引外向型产业落地,助力阳江打造“绿能之都”。

  第三方面是要护好绿电。开展阳江极端天气和可再生能源要素精密观测及长时效精准预报预测和近海经济产业风险防御应用研究,提升服务近海经济产业和社会经济效益。这方面我们要利用现有的气象方面的科技优势去开展研究。

  在做好这三方面的研究后,还会开展阳江大气污染机制成因、控制措施、预报预测全链条研究,提升政府防灾减灾和大气污染治理能力。

  整合资源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等重要能源领域文件,强调要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政府及时、全面、客观掌握管辖区域的人为碳排放和自然碳交换是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的需求。

  紧紧围绕“双碳”目标,阳江通过建设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构建与行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核心研发团队深度合作的创新研究基地,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优势与产业优势的结合打造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利于实现“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的良性闭合链路,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广东省和阳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小曳院士指出,工作站的成立,能够有效地把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良好的沟通和联动。做好工作站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全国起到带动作用。

  对于阳江绿能产业的发展,张小曳院士表示,阳江要充分地把出口创汇型企业的碳足迹降到最低,来应对已经开始试行的欧盟碳关税调节机制的挑战。同时要规划利用好阳江已有的特别是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人才培养方面,张小曳院士认为,要通过一个个重大的项目、在实战当中不断地培养人才,带领人才取得更大的发展,因此院士工作站对于广东人才的培养也会有比较大的作用。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