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15个“双11”,从仅有一天到预热“抢跑”,从商品打折到凑单满减,从低价“买买买”到消费回归理性……这些年,各大电商平台在时间、优惠方法、商品品种等方面,不断更新“双11”的玩法,作为观察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这些变化同时折射出了人们的消费观之变。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在此背景下,今年“双11”有什么新动向?消费者的“购物车”里都装些什么?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线上线下商家,了解他们今年“双11”的销售情况。
电商平台
主打低价吸睛
套路虚招减少
与往年相似,今年10月中旬起,电商领域就开始了“双11”的预售活动,各类促销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低价”“便宜”仍是电商平台的核心“打法”,如淘天集团就喊出“全网最低价”;京东今年“双11”活动的主题为“真便宜”等;淘宝天猫也在“双11”大促强调“最低价”概念,推出“同时段、所有电商平台中最低价”商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几年前电商平台在优惠活动上搞“算术题”,各类尾款、膨胀金、抢红包、直播独享等“套路”,让消费者开展“头脑风暴”。今年这种情况有所减少,“立减”“直降”成为了主要玩法,减免套路减少了,优惠更加简单,直接体现在商品降价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虽然促销活动不像以往那么丰富,但‘双11’期间商品价格直降了不少。”市民梁女士表示,“双11”预热阶段,她在某电商平台抢购了一套护肤品、几套秋装共2000余元,除了有“满300元减50元”“满200元减30元”的满减优惠之外,她发现今年“双11”优惠直接体现在商品价格降低上。
那么,我市电商企业今年“双11”销售是否有新突破?记者从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主售户外工具的企业今年“双11”线上销售额约30万元,其中天猫电商平台销售额约15万元,抖音直播销售额约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0%,取得了亮眼成绩。
阳江十八子公司则在今年拉长了“双11”的战线,从10月中下旬起开始预热抢订单,并在天猫、抖音等平台推出优惠活动,主售菜刀。“今年我们单件商品的价格会便宜一些,不过销量没有呈现‘爆发式’增长,总体销售额比往年减少了约20%。”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越来越多电商平台加入、优惠活动成常态化、平台推流减少是导致销量不及往年的原因。
线下商圈
推出促销活动 “突围”吸引客流
不仅电商平台“双11”火热销售,线下实体商城也以花样促销活动“突围”,企图在购物狂欢节分一杯羹。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商圈了解到,今年“双11”恰逢周末,多家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同样选择拉长“战线”,提早几天推出购物节活动,打响降价促销的招牌,以不亚于电商平台的优惠力度吸引客流、拉动消费。他们的“双11”成绩单如何?
“今年‘双11’热闹了不少,客流量整体提升了30%。”位于东风三路的一家超市有关负责人梁女士告诉记者,该超市今年的“双11”活动从11月10日开始,持续到11月12日,期间推出了零食“满49元减15元”、组合活动价、“超级生鲜周”、爆款特价商品等系列活动,销量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0%。此外,该超市还借着“双11”购物节的东风,大力推销自有品牌商品,并给出较大的折扣力度,其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
尽管如此,梁女士还是明显地感受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愈发趋于理性,倾向于按需购买、购实惠之物,如今鲜有大量囤货的现象了,商家转变营销策略迫在眉睫。“以往各大商家之间比拼‘价格战’,宁愿降低毛利或负毛利,也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引流、竞争,容易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而且商家通常会选择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商品用于打折促销,用低价吸引顾客购买,而不考虑消费者是否需要。”梁女士表示,今年该超市不再一味追求低价引流,虽然商品优惠力度不及往年,但将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刚需品作为主推产品,并给予直接降价的优惠,让消费者不需要做繁琐的“攻略”,可以精准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位于新江北路的一家商超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双11”当天的客流量逾4000人次,较去年明显增加。“今年的销售额达32.3万元,较去年仅增加了2.3万元。相对来说,客单量明显下降了。”该工作人员说,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该超市同步布局线上电商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直播间抢折扣券,再到线下超市使用。
家电市场
随着“双11”购物节从线上延展到线下,家电产品的线下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展,并以与线上持平或更低的价格,积极拥抱“双11”带来的变化。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风三路的一家家电商城看到,写有“线上比价、线下购买”字样的宣传展牌依然显眼,上面推销了多款折扣力度较大的商品,并有30天质量问题可退、30天价保、180天质量问题可换等服务。“今年‘双11’期间的客流量明显上涨,销量也较为可观,光11月10日晚上我们门店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万元。”该家电商城店长陈女士说,今年套购家电的消费者较多,以旧换新、置换家电的群体较少,大多购买刚需家电,用于新房装修,75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洗烘一体机等智能化、品质化、便捷化的家电比较热销。
陈女士表示,传统的“双11”是线上电商平台的购物狂欢节,如今线下商家也要通过让利、薄利多销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吸引消费者购买。“在消费者的固有观念中,总觉得线上买家电会更便宜,其实近年来,线下门店的家电商品价格已与线上持平,有的家电商品价格甚至比线上还低。”陈女士说,同时她也感受到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低价”“促销力度大”不再是促进消费的唯一手段,越来越多消费者注重商品的品质和购物体验感。
位于新江北路的一家数码家电店工作人员敖先生同样表示,数码家电产品的价格透明,线上线下基本持平。“门店所有商品和线上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是一样的。”敖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双11”,门店的客流量有了显著提升,很多市民前来试用、体验数码家电产品,他们会仔细对比产品质量、规格大小、功能性能等,再考虑下单购买,总体销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套购空调、冰箱的年轻消费者居多。
90后陈女士便在今年“双11”期间,到该数码家电店购买了一套空调。“前几年我都会选择在线上平台买家电,价格能便宜不少。但由于不能接触到实物,发生过买回来货不对板、没用几次产品就坏了等类似事件。现在线下家电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了’,我认为到线下门店挑选实物,能买到更合适、安心的产品。”陈女士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