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深圳大学教授郭杰做客漠阳传媒大讲堂
分享诗人公木的成长历程和作品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杨辉南 时间:2023-11-09 10:22 【字体: 】 浏览量:-

  11月8日下午,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杰做客漠阳传媒大讲堂,围绕“诗人公木和他的诗歌创作”这一主题,分享公木的成长历程和诗歌特点。

  公木(1910-1998),本名张松如,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抗击侵略、争取解放的昂扬斗志。公木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而且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经历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围绕从文学青年到左翼作家、在抗日烽火中奔赴延安、《八路军大合唱》与军歌的形成三个阶段,郭杰生动地讲述了公木的人生历程。

  “公木的叙事诗创作,善于刻画人物、叙述事件、熔铸思想。”随后,郭杰结合公木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详细地分析了他的诗歌作品。他介绍,公木在叙事诗领域成就很多,抒情诗作品数量最多,并创作出许多非常优秀、脍炙人口的歌词作品,在旧体诗创作上也独具一格。“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公木最为脍炙人口的歌词,是他1963年为电影《英雄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英雄赞歌》,这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性插曲之一。

  在公木晚年,郭杰曾作为学术助手在他身边工作过整整7年。在讲述公木的人生历程和诗歌特点的过程中,郭杰回忆起了许多与公木在一起的故事。“师生对坐,如沐春风,谆谆教诲,受益无穷。”郭杰说,公木的诗歌创作,发出了时代的歌声,体现了战士的情怀。

  在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郭杰还专门创作了诗歌《奏响时代之声——献给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并在阳江日报社记者节文艺晚会由报社记者朗诵。

  本期活动为漠阳传媒大讲堂第十二讲,由阳江日报社主办,免费向社会开放。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