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传承岭南画派根脉 推动书画艺术发展
关伟、曾纪升书画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曾宇萍 张莹 时间:2023-09-29 10:58 【字体: 】 浏览量:-

  9月28日下午,“岭南根脉,翰墨传情”关伟、曾纪升学术研讨会召开,就关伟、曾纪升学术成果与岭南画派传承发展展开研讨交流。本报整理摘登部分与会人员及文艺界人士的发言,敬请关注。

  ◎ 当代岭南中国人物画家陈略

  兼收并蓄笔墨当随时代

  关伟是关山月的入室弟子,他的画作展现出了关山月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二十多年来,关伟不曾停歇过“行万里路,绘万幅图”的脚步,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岭南的风貌,也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很有气度。他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但他作品的气格是世界性的。

  曾纪升师承刘春草。刘春草是与关山月同辈的岭南画派大师,他长期旅居国外发展,吸收了国外美术的一些优点,其画作也体现了岭南画派兼收并蓄的创作理念。基础牢固,再吸收世界艺术里的好东西,这是非常聪明的理念。曾纪升的书画传承了岭南画派的根脉,每次看到他的作品,我都很受感动。

  中国书画树大根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把有高度、体现时代精神、富含正能量的作品展现给大家。两位艺术家联合举办书画展是很有意义的。

  ◎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思瑞

  传承创新方能有所成就

  经过20多年的精心创作,关伟的笔墨功夫愈加深厚,在继承岭南画派技法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特点及现代书画特色,不断跟随时代的脚步,将岭南画派带入了新境界。曾纪升的书法作品精妙,山水、花鸟画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联合展出为阳江书画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10多年来,阳江书画界取得了很大进步。阳江有着深厚的书画文化底蕴,书画热潮激发了全国各地对书画艺术的关注,在此契机下,阳江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书画的年轻人。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很多,相关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目前,阳江的书画爱好者数量十分可观,单美术协会就培养了近千人。学习书画,还是要守住初心,不必出于利益考量随波逐流,盲目将其作为专业方向。

  ◎ 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利庆伟

  曾纪升书法因势随形顺其自然

  曾纪升的草书,非王非米,非颜非张,非孙非怀,但兼而有之,因势随形,顺其自然。创作时,他大都以线条为核心,让线条产生质变。例如,他有些字的线条爽利而劲健。他对节奏的把握则顺畅贯通,对法度和气息的驾驭也心中有数。

  至于隶书,用笔稚拙而不板,瘦矮而不弱化,没有蚕头雁尾,但方折用笔坚实,有的作品显得雄浑,有的作品显得厚重。形式是书法的载体,法则是书法的本体,曾纪升重视书法的本体,形式的关注度略少些,可以说,在形式与内容的取舍方面,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

  老友关振东是关伟的父亲,他评价关伟“比较孝顺 ”;关山月说“关伟很勤奋”;秦咢先生谈及关伟“这个孩子很淳朴”。与关伟相识数十年,他为人既仁且义,是一位真诚的人。

  ◎ 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自豪

  书画一体在沉稳实践中寻求突破

  对曾纪升书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承岭南之风,立新文人画之意。曾纪升的书画,笔法突出筋、骨、皮、肉等特点,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以书法立气韵,以气韵驱笔墨,以笔墨生精彩。

  书画一体,广泛涉猎和实践。曾纪升以书法入画,广泛汲取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之精髓,长期以来深入自然,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到人民中去写生创作。如创作梅、兰、菊、竹,山水、花鸟等题材,他回归到中国画最本质的特征上去实践和思考。

  纵观曾纪升的书画艺术脉络,他不断在沉稳的实践中求突破和超越自我。没有书法的底蕴和文人的情怀是无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细细品味其画作: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笔下雪竹寒气习习,傲骨挺拔;他的梅花寻香求意而气盛情浓;他的山水构图虚空丰盈而质朴饱满,明快简洁,有天真的率性、新文人画的诗性和饱含生活的韵味。

  ◎ 阳江市书画研究会会长关基活

  关伟作品长岭南根脉壮山月精神

  关伟深得岭南画派诸家大师真传,特别是继承和发扬了关山月的笔墨精神,用笔用墨气势磅礴、霸气自然,用色绚丽鲜明,赏心悦目,把中国画在表现自然风景方面的特色,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春山空翠》《雪露》《银装》《没有夕阳的暮》等系列作品,画面饱满蓬勃,展现了关伟内心的丰盈。他的西部写生《天界》《雪域灵光》《天宇云吞去》等作品,发挥了笔墨的艺术表现力,在写生中融汇中西,兼工带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域高原的空灵与博大,传统与神秘。他充分发扬了关山月的笔墨精神、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精致、松秀、大气、清幽、浓厚的艺术特色,用自己的艺术实践阐释了“岭南风骨和山月精神”。

  关伟还热爱家乡,多次捐款、捐画热心支持家乡的建设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品格,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见解都令人钦佩,对小辈的爱护与培养也令人感动。

  ◎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谢明

  保持精气神传承岭南画派根脉

  岭南画派艺术家在德艺双馨方面做得特别好,一代代岭南画派艺术家很儒雅、很谦虚、乐于助人。当年高剑父收关山月为徒,见其家境贫寒,特意免去了学费,这是非常难得的。

  艺术家的品格与情怀体现在艺术创作当中。品格高尚作品立意才会高,才能创作出真正高水平的作品。岭南画派的大师没有所谓“大家”的傲气、俗气和媚气,他们笔下的梅花、牡丹等同样如此。关伟的画作将“冷”与“热”处理得十分好,像《冷月无声》《意静不随流水转》等作品,在一种看似清冷的意境中,却蕴含着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展现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岭南根脉 翰墨传情”。岭南画派的传承发展,离不开 “根脉”和“情”的传承,要保持这种精气神,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 市老干部大学校长李联德

  深入生活泼墨时代才能创造艺术精品

  书法国画要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必须打牢功底,深入生活、泼墨时代,才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曾纪升的书法,运腕灵活,提挫转动作精到入微,从容洒脱,天真烂漫,古朴天成。其隶书,笔力遒劲,糅合张迁碑笔意,线条凝重沉着,峻峭之中秀润含蓄;其行草,用笔潇洒,结体飞动而又不失平稳,体势纵横,疾徐随意,节奏感强,个性风格鲜明。

  曾纪升的国画独具特色,专攻山水梅竹牡丹,兼画走兽。其笔下的老虎正气凛然、虎虎生威;梅兰、牡丹、竹石笔意清爽脱俗,简练飘逸,形神兼备,以书法的线条入画,“疏、瘦、秀”;山水作品则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刚劲峭拔,超然物外,布局灵通,寄妙理于豪放,寄新奇于平淡,撞粉用色,深得岭南画派惠泽。

  ◎ 文化评论学者林观星

  关伟国画彰显岭南画派新风貌

  纵观关伟先生二十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有着清晰的艺术脉络及建构。

  创作主题的“真实性”回归。关伟不单以丰富的速写、国画、水彩写生经验为创作筑牢基础、积累灵感,并且对现实生活、自然风景有大量的思考和积累,是创新和实践的融合。《南天佛国》将自然山水、建筑与人群活动进行巧妙结合,与以往作品相比,其意境之美更加浓郁,有浓重的人文气息。对于相似的创作主题,他会采用两种不同的绘画技法,这是他多元化尝试和删减化运用的生动体现。

  岭南画派的融会贯通。关伟多年来深受关山月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以创新精神不断吸取中西方绘画的营养,创作出富含当今时代精神,呈现祖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风貌特征与美学意蕴的作品。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