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渔乡渔文化 大澳大文章
——热烈祝贺阳东大澳渔村晋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梁小可 张贝奇 冯峥 时间:2023-08-15 10:01 【字体: 】 浏览量:-

  历经两年多的创建,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综合评定,成功晋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今日揭牌,为阳江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岁月流转,海风悠扬,大澳渔村的故事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要说大澳,必须先弄懂三个关键词:“六澳之首”“十三行尾”“先有大澳后有东平”。

  六澳之首——原阳江县有六大港口,依次为:大澳(后东平)、北津、戙船澳(后闸坡)、丰头、溪头、沙扒。因为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从始发港广州,到出口港徐闻,途经阳江海域,大澳是第一个港口,也是当时六澳最繁盛的大港口,因此史称“六澳之首”。

  十三行尾——全称是“十三行加条尾”,与当年广州最繁盛的商业区十三行并称,但还“加条尾”。

  至于“先有大澳后有东平”,则说来话长,且听仔细道来——


  大澳前世

  先有大澳 后有东平

  大澳,为区别香港的大澳,也曾叫西大澳(现大澳还有一个古香炉,铸着“西大澳”3个字),占地648公顷,位于阳东区东平镇东南5公里,与台山市境毗邻。东西南三面环海,过去是船舶航行省城、香港的停泊站,是广东历史大港之一,中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宋代古沉船“南海I号”就发现于大澳港外的海域。

  在唐宋时期,很多从泉州、潮州、广州出发前往南亚、欧非的贸易商船,都会经过或停靠于此。

  “先有大澳,后有东平。”这流行百年的民谚,给后人留下研究大澳古港兴衰演变的历史轨迹。

  导致大澳由兴旺到衰落,先是天灾。据《阳江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一次强台风袭击,大澳港船只全部沉没,岸上房屋多被摧毁。大澳居民纷纷迁居东平,故曰“先有大澳,后有东平”。

  后是人祸。最后一次海啸过后,台山、新会人仍来大澳投资建铺10余间,阳江人也来开10多间,共有船只 100多艘。至民国初年,基本恢复元气。但到了民国十二年(1923年),军阀混战,海盗四起,附近“贼澳”(台山五堡)便是海盗出没之地。海盗常到大澳洗劫,连商会大楼前楼也烧了。渔船开始外流到别处。抗日战争前后,海盗林贵仔更乘机猖獗掠夺,终致大澳最后衰落,成了一个废墟。居民、商铺再次迁往东平。

  大澳今生

  先有古港  后有渔村

  新中国成立后,大澳古港迎来新生,隶属东平,先后作为东平辖下的生产大队、自然村。

  阳江撤县建市后,眼看一水之隔的东平镇繁荣富强,生意兴旺,大澳人经不起诱惑,陆陆续续再次迁往东平。

  “三起三落”,加之进入现代社会,大澳陆路交通落伍,人们都说这是绝地,难以重生。

  当年的阳东县委县政府以独到的眼光,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决定把这里开发成旅游区。2001年年初,阳东县东平旅游景区建设指挥部成立,负责统筹大澳渔家文化村和东平玉豚山两个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外出考察学习,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筹建小组接受了阳江市著名民俗专家冯峥的建议:建原生态渔村,办全国首家渔民民俗风情馆,打好休闲渔村旅游牌,打造一个独具渔家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同时,还确立了核心的建设原则:景区修旧如旧,不得在大澳增建新式建筑物。

  200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阳东县东平旅游景区建设指挥部”在东平珍珠湾景区挂牌办公。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绍文兼任总指挥,副县长敖振澜兼任副总指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黄仁兴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县外事办刘宝霖任副主任。东平镇政府派出陈国业、陈强、陈东等配合。两大景区的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景区建设采取边建边运营的方式,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发成型的珍珠湾景区,则由团县委青年旅行社的陈业果、黄家新、黄贵容等人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后期,左永辉、周开取、谭良华等也参与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克服了资金有限、人手不足等方面的困难,终于建成了具有渔家文化特色的大澳旅游景区。

   景区亮点

  改造后的大澳景区,保留了原来的六处主要景观——

  疍家屋

  疍家屋按照渔船设计布局,狭长的房屋似一条船,分上下两层。

  下层隔开一个个小房,就似船舱,为生活区,作客厅、饭厅、工具间、储藏室、卫生间、厨房、猪鸡狗舍等。

  上层以木板作地板,整一层都是寝室,相当于一张大床。分左右两边,因家人多寡分设不等床位。按家人年纪大小、男女老少分布排列,以蚊帐隔开。右边是家庭长辈、中为叔伯,最后为婚姻夫妇。左边为未成年人床位,依年纪大小由前到后——与船上布局一样。

  由于这上层是寝室,和家口船的船尾一样,是“非请勿进”的地方,除非主人邀请,外人一般不能上去。上去的人,必须脱鞋赤脚登楼。家庭主妇一早一晚会认真把地板抹一次。

  据专家考察,大澳疍家古民居为国内仅存的疍家民居。它建造于清代之前,与上世纪60年代末渔民上岸定居的“渔民新村”是两码事。全国著名的散文家傅非对还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大澳感叹:“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老街居然没有商贩。我所到过的度假胜地,都是商贩满街,这里是唯一的例外。”著名作家王十月说:“在大澳渔村取景拍一部海上剿匪片,不用搭背景。”

  明清特色街

  大澳内保存着颇具明清特色的古渔港商业街。街道长380多米,宽约4米,由80多座船形疍家民居两排相对而成。这些房子前半部是商铺,后半部“船仓”是作坊、工场和民居。

  大澳那时有20多家大渔栏,还有油杂、米铺、木材、中西药、盐店几十间,时与广州著名商业区“十三行”并称。因还有红楼这条“尾”,故称“十三行加条尾”,简称“十三行尾”。

  商会大楼

  大澳商会成立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那时还没有正式办公的地方。1931年(民国二十年)时任商会会长的司徒少松(现江城区司屋丆人),牵头建立现在的这幢大澳商会大楼,作为办公场地。

  大澳商会楼为西洋式砖木结构,包括用来办公的前楼和作为银库的后楼两幢,前楼为商会主楼,高两层,门前柱及墙都是“石米”镶砌,门额有“大澳商会”字样。

  银库相当于现在的银行,高三层,每层均有防盗贼枪炮孔。正门上有商会创建人司徒少松于民国二十四年所题的“清晏”两字牌匾。两楼首层占地面积共140多平方米,商会楼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这幢汇中西特色的小楼不但造型美观,且楼墙坚厚,四周遍设枪眼,还可作碉堡使用。一旦海盗进村,群众可进内躲避,贵重物品可放进后楼银库中。

大澳商会当年还曾是一个征税点和人民解放军恩阳台独立大队武工队的联络点。我党曾在这里分别指挥过南鹏海战(对日)和黄花环剿匪战(对蒋)。

  解放后,商会楼曾经是大澳中学、大澳党政办公室所在地。这几经风雨的楼房是大澳兴衰的见证。

  重建大澳旅游区时,这幢银库已是危楼。如推倒重建,又非旧貌。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景区筹建工作组采取“加腰箍”巩固的办法:用钢板把大楼四周箍紧,断裂处用高压泵灌注高标水泥,果然达到预期效果。

  万人坟

  大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阳江海域的重要港口,是阳江水运交通出入要冲,是沿海渔业旺盛的大港之一,商船出入频繁,来往客商甚多。因而,历史以来沉船很多(著名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就在附近出水),加上日寇在南鹏岛开采钨钢时,在杀人石杀人后推尸落海灭口,历代无主孤魂不少。渔村慈善人家便把这些丧生海难的尸体收拾到山后的一个山洞。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白骨不知几许,统称曰“万人坟”。清代翰林姜自驺和举人何铨曾先后到万人坟凭吊,各撰对联曰:“碧海无涯香梦渺,青山有主客魂留”“几亩青山千顷浪,一抔黄土半庭花”。

  它是阳东唯一的一座亭台式义冢。

  碉楼与炮台

  大澳渔村左右两边有炮台共两个,目前右边的炮台还残留数米高。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总督爱新觉罗·长麟饬建碉楼外,另建炮台一座于港湾口岸处即观音山(又称澳咀山)下,今已荒废。

  鸳鸯树

  鸳鸯树在商会大楼金库门前。树龄200多岁,在主体凤凰树里孖体寄生另一种树,因形似两只交颈鸳鸯,俗称“鸳鸯树”。这棵凤凰树历来被人们喻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忠贞不渝、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象征。

  后来,有一棵树长到了一块,势头甚劲,有压倒“原配”之势。前几年,一阵台风把这个“第三者”吹倒,传为奇谈。

  新建景区,增加如下几个景点:

  1、全国首家渔民民俗博物馆。

  2、在商会大楼、南鹏村、商业街之间,人工开凿一个3000平方米的“小西湖”。湖边仿周庄建有方便游客通行的“双桥”。

  3、开辟打造“东平史馆”(兼培训、会议室)。

  4、沿海边建筑一条水泥护栏。

  5、一座景区牌楼和标志性雕塑。

  6、从村民家中发现一座古碑,记录着清朝时期大澳与台山的分界情况。现立在商会里面。

  景区建成后,举办过几次渔家民俗大型活动:

  1、海上赛龙舟。这是大澳渔家传统的体育项目。时在农历五月初五。龙船是渔民日常使用的“艇仔”插上彩旗而成,这种逆水赛龙舟显示出一种粗犷的原始美。

  2、疍家婚嫁。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特来拍摄。《畅行天下——阳东行》电视专题片收入其中场面,编导主持人兼主要演员。

  全国首家渔家民俗博物馆

  渔家民俗博物馆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高12.8米。依照大澳“叶里藏桃”风水形制设计。

  渔家民俗博物馆内的大型雕塑群以及浮雕壁画由广州美术学院韦振中、苏家芬教授以及他们的助手关振华创作、设计和监制,阳江民间雕塑家陈大满完成雕塑。

  2021年,阳东区将该馆划归阳东区博物馆。

   大澳殊荣

  大澳渔村,是全国保护完整的疍家古民居群之一,世界著名的“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就在大澳港外的海域出水。

  大澳渔村获得的荣誉: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国家级最美渔村

  ● 中国古村落

  ● 广东十大最美乡村

  ● 广东省人文历史最美乡村旅游

      示范区(点) 

  ● 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 广东省美丽乡村特色村

  ● 广东省旅游特色村

  ● 广东省古村落

  ● 阳江市文明村

  ● 阳江十大最美乡村

  ● 阳江市旅游文化示范点

  ● 阳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阳江市十大最美森林乡村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